回覆列表
  • 1 # 溪兮潺潺

    1

    第一類家長屬於樂於分享型。他們十分熱衷於分享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甚至是很願意和老師和學校分享,這類家長的主要需求就是希望被傾聽,被肯定,希望他們的好意見和好想法能夠被採納。

    2

    第二類家長是指責挑剔型。遇到問題總是習慣性地去挑剔,從來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這類家長的主要需求依然是傾聽。他們之所以挑剔、指責,就是因為他們的不滿意和訴求沒有被別人接收和採納。同時他們也需要被理解。

    3

    第三類是焦慮、困擾型。焦慮、困擾型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非常投入,但是有時候用力過猛,反而不知道方向,所以他們也依然希望被傾聽,被共情,並需要我們能夠提供科學、實用的方法進行指導。

    4

    第四類是疏離、迴避型。這種型別的父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工作繁忙,或是為了生計不斷奔波,所以沒有多餘的精力與學校進行更好的互動和交流。還有一種可能過往與學校溝通的經歷是負面的,所以就會本能的迴避。無論是疏離還是迴避,我們都要接納。當他的孩子有進步的時候,我們要不定期的給予反饋,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孩子是很友好的,並沒有因為我的疏離,而批評我、指責我。同時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讓他們有信心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

    5

    第五類是主動合作型。他們需要的是常規資訊的反饋,比如孩子在學校吃的怎麼樣,玩的怎麼樣,學的怎麼樣,開心不開心,人際關係好不好,同時他們也需要被信任。學校可以邀請這型別的父母更多的參與家校溝通的志願者活動中,成為家校共育體系中比較活躍的角色。

    促進有效溝通

    1

    通用的溝通法則

    首先,溝通頻率。家庭和學校在溝通頻率上是一定頻次、規律、多種渠道。

    其次,溝通質量。在溝通質量上是雙向溝通。一是溝通方式上,包括家訪,家長到學校去跟老師交流,家長會,電話、微信、書面通知、便條、家校通、班級群等等。但在所有的溝通方式裡,書面的溝通很多時候是單向的,而這種口頭語言的溝通,更多是雙向的,或者是利用電子溝通平臺,也可以讓我們的溝通實現雙向效果。

    二是溝通的內容上,要形成雙向的傳遞和反饋的機制,比如作為老師要向家長分享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計劃、制度;並向家長傳達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等方面的資訊。同時,老師也可以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向家長了解其教育中的有效方法和困惑等方面的內容,並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案。同時,學校也要鼓勵家長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分享。

    三是溝透過程。主要表現為如何聽,家長才願意說以及怎麼說,家長才願意聽兩個方面。首先,怎麼聽,家長才會說?要積極傾聽和理解。這需要我們不僅要眼到,耳到,心到,口到,還需要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注意:眼睛不東張西望,要注視對方;從態度上表現出對對方的話感興趣;身體前傾;不隨意打斷對方或改變話題;可以透過:“嗯”,“後來怎麼樣了?”等語句表示你在認真聽。非言語的資訊,包括眼神的交流,微笑、點頭,身體前傾等資訊。其次,怎麼說,家長才願意聽。需要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她,而不是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要體會對方的感受和情緒;關注對方的感受;反饋出對方的具體感受;不評價,不著急提建議。所以,先去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建立信任之後,我們再去分享道理、方法和建議。讓家長們感受好,他們才能做得好!

    四是溝通的內容是基於觀察的學生資訊反饋。這個反饋一定是客觀的、具體的、正向的語言交流和反饋的過程。

    2

    個性化的溝通

    我們是建立在行為改變階段理論的基礎之上,基於父母意願的溝通,進行個性化的溝通。

    第一階段

    前意向階段

    這類家長的特點是他們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打算。她/他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也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跟孩子的行為有關係。我們適用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認可家長還沒有準備好改變的現狀,並強調最終的決定權在他們自己手裡。第二,提供評價性反饋(比如,孩子的行為與同伴群體的對照,以及在無干預情況下的預後)。第三,提供關於孩子行為與父母行為關係的相關資訊、第四,鼓勵家長重新評估自己的行為,並進行自我探索(比如,“這是你希望的親子關係嗎?”)。

    第二階段

    意向階段

    這個階段的家長逐漸意識到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是對於是否要真正做出改變又是比較矛盾的,所以沒有打算立即做出改變的行動。我們可以採取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認可家長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改變,並強調最終的決定權在他們自己手裡。第二,就行為改變的利弊與父母進行現實的討論分析。第三,討論結果預期(比如,如果你決定改變,可能給你和孩子帶來的好處是……)。

    第三階段

    準備階段

    即家長已經準備好要做出一些改變,並且可能已經開始嘗試一些行為改變。我們適用的策略是第一,肯定家長是具備改變的必要能力的。第二,幫助家長移除阻止改變的障礙。第三,幫助家長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比如“如果您感興趣,我建議你看看這個影片,關於如何給孩子設定界限”“如果您願意,我們可以安排兩三次會面討論一個具體的行為改變方案”)。第四,鼓勵家長慢慢來。

    第四階段

    行動階段

    這意味著家長已經開始改變並持續一段時間(比如3-6個月)。我們可以第一,幫助父母尋找社會支援,以促使自己的改變和進步得以維持(比如參加父母互助小組,給自己適度放鬆和屬於自己的時間)。第二,幫助掃除阻止改變的障礙。第三,協助父母獨立應對改變過程中的障礙和挑戰(比如,應用一些對付兒童新行為問題的技巧)。

    第五階段

    維持階段

    家長已經習慣(比如,超過6個月)將行為改變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承諾要持續改變下去。我們可以透過第一,討論可能從哪些途徑獲得持續的支援。第二,強調維持進步的內部獎勵和自我強化。第三,預期反覆和去災難化(如:你已經有這麼多的改變,而且你的孩子也有這麼多積極的迴應,這太棒了。不過在未來孩子肯定會出現新的問題,你在使用新的教育方法時可能也會有一些困擾。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如果這些狀況發生,怎麼辦?)這些方法來解決。

    第六階段是反覆階段。這個階段的家長,經過一段時間的改變,可能會回到舊有的行為習慣,尤其是當遇到特殊的壓力或者孩子出現新的問題時。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第一要肯定過去的付出與努力,以及成效。第二要討論問題出在哪裡?突發原因是什麼?第三,重評改變的動機和阻礙。第四,鼓勵發掘新的應對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幸孢菇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