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胎寶媽的生活隨記

    地震預測為什麼難?地震預測難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球的不可入性。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如藍天、白雲、太陽、月亮和星星等,還可以利用火箭和衛星觀測遙遠的太空,但是,要進入地球內部就很難了。目前,人類最深的鑽探達到10000米,採礦的礦井深幾千米,而這只是地球半徑的幾百分之一和幾千分之一。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上天容易入地難”的說法。

    目前,地震學家正在利用這種方法探測地球的深部,探索地震發生時地殼的狀態和變化,從而進一步探索地震的成因。2017年6月召開的全國地震科學大會提出的“透明地殼”計劃,就是利用地球本身的震動和人工振動源的方法,給地殼做“CT”,讓地殼“透明”起來。 儘管世界各國的專家一直在探索地震成因和地震預測途徑,但是地震發生的原因比地面上發生的自然現象更加複雜,人們要想完全瞭解地球內部,還有漫長的探索之路。

  • 2 # 笨笨愛娃娃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

    地震預測分為:短期預測、中期預測、長期預測。目前最不能預測的就是短期預測即不能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中期預測主要是指對重點地區的預測;而長期預測主要是地震帶。中長期預測,已經可以基本實現

  • 3 # 18846657919

    根據所認識的地震發生規律,用科學方法對未來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作預先的估計。地震預報則是在具備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將地震預測的意見向公眾宣佈。有實用價值的地震預報必須同時報出時間、地點和強度。科學的地震預測是將來實現地震預報的基礎。   地震預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開展的探索性研究專案,特別是中、短期或臨震前的預測尚處於探索階段,遠遠沒有到可以實用的程度。

    一些學者對實現地震預報抱有懷疑,對於用行政手段組織地震預測持保留態度。   地震預測的科學前提是認識地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過程,包括地球介質物理、力學性質的異常變化。但是人類對地震成因和地震發生的規律還知之甚少,主要是因為地震是宏觀自然界中大規模的深層的變動過程,不同於實驗室中單純的可控條件下進行的樣品試驗,其影響因素過於複雜,還可能有人類未知的因素存在。

    人們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觀測某些物理量,這種觀測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當代科學技術條件下,人們還不能深入地球內部直接或間接觀測深層介質的物理狀態 ,因為測量過程本身就將打破原有的狀態。而所能觀測的物理量異常變化是否與地震的發生真正相關還不能確知 。

    這就是地震預測研究所以進展緩慢的真實原因。   地震預測研究有3種不同的思路:   ①地震地質。地震發生在地殼中上層,故認定地震應屬於地質過程。研究已發生的大地震的地質構造特點,應有助於今後判定何處具備發生大地震的地質背景。但有些地震發生前,地質構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後才發現有某個斷層,認為與地震有關。

      ②地震統計。對過去已發生的地震,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從中發現地震發生的規律,特別是時間序列的規律,根據過去以推測未來。此法把地震問題歸結為數學問題。因需要對大量地震資料作統計,研究的區域往往過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點有困難,而且外推常常不準確。

      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質的破裂,故認定地震應屬於物理過程。觀測地球物理場各種參量以及地下水等異常變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難是,觀測中常遇到各種天然的和人為的干擾,而所謂的前兆與地震的對應往往也是經驗性的。尚未找到一種普遍適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 3種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獨立地解決地震預測問題 。實際採取的是綜合的辦法,把3種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對比參照,力求對未來的地震活動作出估計。   地震預測是世界難題,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難,我們對地下發生的變化,只能透過地表的觀測來推測;第二,地震孕律的複雜性。

    透過專家多年的研究,現在逐漸認識到地震孕育、發生、發展的過程十分複雜,在不同的地理構造環境、不同的時間階段,不同震級的地震都顯示出相當複雜的孕律過程;第三,地震發生的小機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覺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發生,有些還是比較大的地震。但是對於一個地區來說,地震發生的重複性時間是很長的,幾十年、幾百年、上千年,而進行科學研究的話,都有統計樣本。

    而這個樣本的獲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難。   由於地震預測作為一個世界性科學難題,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預測,探索地震預測的有效途徑,但就現在來說,不管國內還是國際上,還很難完全準確地預報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會顯示度的預報意見必須給出未來地震時間、地點和震級,即時空強三要素,一種實用的預報方法必須具有較高的準確率。

      動物對於地震更為敏感,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岩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

    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也有幾句順口溜總結得好: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 4 # 一是賞析

    答:因為地震預報必須同時包括時間、地點和強度,由於地震情況複雜,有些地震能預報,有些則無法預報,另有一些地震科學家對地震預報的成就給予了肯定,認為地震發生地點、時間、震級的短期預報終將實現,而長期預報的成就則更加突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音字母的發音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