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05823673630

    第十名 大西洋比目魚

    大西洋比目魚(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學名庸鰈,產於北大西洋,是扁平魚類中最大的一種。

    大西洋比目魚:副捕撈受害者

    它們可以長到50歲,體長可達2.5米,體重在300公斤以上。由於性成熟時間晚(10-14歲),所以種群結構特別容易因為過度捕撈而遭到破壞。

    在底層拖網捕魚時,大西洋比目魚底棲的特性讓它們很容易作為一種捕撈副產物而被漁民捕獲。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第九名 條紋平鮋

    條紋平鮋(Sebastes fasciatus),又叫大西洋紅魚,生活在北大西洋,活動範圍在海面深度70-600米。

    這種魚類的體長可以長到50cm,壽命可達50歲。

    條紋平鮋要到8-9歲才性成熟,過去10年來的拖網捕撈導致大量條紋平鮋在沒有開始繁殖前就被捕獲,這對條紋平鮋種群的延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再加上當地海域的海盜和漁民違反法律進行非法捕撈,導致對這種魚類的保護一直無法有效地展開。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第八名 胸棘鯛

    胸棘鯛(Hoplostethus atlanticus),在國內的商品名為長壽魚、橙鯛魚,主要產自紐西蘭,澳洲,南非以及中國臺灣東港海域。

    長壽魚:超長的壽命使它受到滅絕的危險

    這是一種壽命很長的魚,它們可以活到150歲以上。也正是因為壽命長,它們要在20-32歲的時候才到達性成熟。當過多的幼體被捕撈後,整個種群的數量也會隨之快速下降。

    胸棘鯛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魚肉含有人體所需的而是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但在經過20多年的商業捕撈後,這個物種的數量大幅下降。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第七名 冬鰩

    冬鰩(Leucoraja ocellata)是一種很炫酷的魚類,它們能夠放電眩暈獵物或者震懾食肉動物。主要產地是大西洋西北部。

    冬鰩可以長到1.5米長,壽命大約是20年,但它們的性成熟很晚,要到11歲才開始繁殖。

    這種魚可以製成飼料行業所需的魚粉,也可以作為龍蝦養殖的誘餌,因而被大量的捕撈,隨著過度捕撈的持續,這個物種的數量也在大幅減少。上世紀80年代,這個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CR),之後人們對它們開始進行保護。

    根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目前這個物種的種群恢復良好,沒有再遭受過度捕撈。但它們較短的壽命和較晚的性成熟年齡導致這個物種的種群結構仍然很容易被破壞,需要繼續進行保護。

    目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第六名 稀棘平鮋

    稀棘平鮋(Sebastes paucispinis),生活在東太平洋阿拉斯加至墨西哥加利福尼亞海域,棲息在岩石底質底層水域。

    這種魚體長可達90釐米,雖然只需要長到4-5歲就可以進行繁殖,但隨著近幾年來洋流和溫度的變化,稀棘平鮋的幼魚存活率越來越低。

    雖然目前已經全面禁止了對這種魚類的捕撈,但科學家們估計,即使完全不進行捕撈,這個物種也需要差不多100年的時間才能將種群恢復到正常。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第五名 歐洲鰉

    歐洲鰉(Huso huso)生活在歐洲北部的淡水區域,其體型在所有淡水魚類中位列前茅。

    成年歐洲鰉的體長可以長到7米,體重超過1噸,它們壽命很長,可以活到100歲以上。

    它們的卵被稱為“真正的魚子醬”,一條成年的雌性歐洲鰉一次可以產200公斤的卵,所以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這也導致了過度捕撈。

    除了捕撈壓力外,歐洲鰉還受到棲息地減少的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歐洲鰉失去了90%的產卵水域。預計其數量還會繼續下降。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

    第四名 歐洲鰻鱺

    歐洲鰻鱺(Anguilla anguilla),主要分佈於北大西洋、波羅的海和地中海,它們面臨著獨特的生存挑戰。

    歐洲鰻鱺在海洋中產卵,所以他們會在海洋裡孵化出來,然後他們會向內陸的淡水游去。當它們達到性成熟後,在6到30歲的任何時候,他們都可能返回大海產卵,產完卵後,歐洲鰻鱺就會死去。

    向內陸游去的小鰻魚

    當它們去往海洋繁殖的路線暫時受阻時,它們會選擇回到淡水生活(不進行繁殖),等待下一次的繁殖之旅,那些終生不繁殖的歐洲鰻鱺可以活到50歲以上。

    這種不尋常的繁殖行為,意味著任何在海上捕獲的活的歐洲鰻鱺都還沒有產卵,過度捕撈很容易對歐洲鰻鱺造成滅頂之災。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

    第三名 巨石斑魚

    某種意義上來說,海洋中所有石斑魚的生存都在受到威脅,但巨石斑魚受到的威脅尤其嚴重。

    巨石斑魚可以分為兩個物種,一種是大西洋的伊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itajara),還有一種是東太平洋石斑魚(Epinephelus quinquefasciatus)。

    顧名思義,巨石斑魚體型較大,最大的個體能長到2.5米以上,體重超過360公斤。

    伊氏石斑魚

    由於它們繁殖時間很短,所以繁殖的後代較少,在捕撈過程中,幼魚又很容易被捕獲,因此這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幾年裡快速下降。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

    第二名 馬耳他鰩

    馬耳他鰩( Leucoraja melitensis),今天只有在西西里海峽(義大利和突尼西亞之間)才能看到這種稀有的魚類,它的生活海域範圍還在一直縮小。

    和其他的鰩類一樣,馬耳他鰩生長緩慢,性成熟晚,後代數量很少。

    馬耳他鰩並不是商業捕撈船的目標,但它們很容易被意外捕獲,然後它們會被繼續扔回水裡,在海里自生自滅。

    再加上當地政府對此反應遲緩,因此這個物種的數量才會一直減少。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

    第一名 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 Thunnus thynnus)分佈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溫帶及熱帶海域,中國的東海也有,它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瀕危魚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北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