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師弟

    題主提出了三個界定,有史以來,穩定,與和平。

    但是如果以穩定來界定的話,目前是的。在國際關係之中,我們用穩定一詞時主要使用結構主義的概念,在當前的世界結構之中,大國和強國一方面透過核威脅能力,壓制住了潛在的規模小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透過深度融合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往合作,形成了和平的綁繩,也就是說,不和平模式的代價,超越了和平的成本,形成了當前的穩定態。從大洲的視角來看,歐洲大陸基本上是穩定地,這要歸功於深度一體化的歐盟形態,亞洲大陸基本是穩定地,因為東亞有大國崛起,中亞有印度發展和俄羅斯震懾,美洲大陸由於美國的存在形成一元重心進入穩定態。在這種逐漸多極化格局之中,國際機制和和平成本合理交織,形成了國際環境的穩定態,目前看來,這種穩定態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因為新的世界格局已經穩定且不容易翻車。

    如果以和平來界定的話,一定不是的。單不說目前正在敘利亞孕育的類似第三次世界大戰,去年還有半島的不穩定,緬甸的內戰,以及非洲的海盜政治。當前國際社會的相對和平,被國家內的政治動盪和區域經濟矛盾相對消化緩衝,比如南韓的總統更換,烏克蘭的政治動盪,英國脫歐,歐洲債務危機等等,從實然和平狀態來看,從2011年開始,西亞北非多個國家出現了由國內矛盾蔓延為國際爭端的系列衝突,其中包括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以及目前的敘利亞。而一些國家潛在的政治矛盾,也正在孕育,比如沙特王室的宮廷內鬥,伊朗國內反對派勢力,土耳其的宗教化政治等等,而這些國家的國內矛盾是否會外延為新的國際爭端,我們仍需拭目以待。

  • 2 # 詹思丁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發展進步中的永恆主題,據統計,自從有人以來,這個世界就沒有一天是完全沒有戰爭的,區別只在於戰爭的規模和影響而已。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就全球範圍來講和平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理想狀態,到今天都沒有真正實現。所以我們要明白和平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存在“最和平”的時期。但相對歷史來說,當今的世界的確和平得多。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之後,國家之間的 、衝突與矛盾就沒有停止過,二戰結束之前,國家之間解決矛盾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戰爭,和平手段只是輔助而已,那時的人相信武力獲取才是最可靠的保障,所以和平只是為戰爭作準備而已。那時世界上的主要大國之間的戰爭頻繁,特別是歐洲,而在歐洲崛起後,對廣大亞非拉國家採取的手段也主要是戰爭,人類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戰爭史,人類期盼和平,卻認為只有戰爭才能帶來和保障和平。一戰和二戰成為人類戰爭史的頂峰,其參加國家之多,死亡人數之大,各種損失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二戰之後, 人類才真正開始思考和平問題,開始意識到,實現和平的手段並不是只有戰爭而已,和平也能夠實現和平。聯合國的成立就是人類為了實現和平的一大努力,也是聯合國成立至今的宗旨,二戰至今已經73年了,在這73年中,世界上的主要大國之間沒有爆發過任何一場戰爭,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奇蹟。因為大國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比過去少,反而更加錯綜複雜,但卻始終沒有打起來,這在過去時不敢想象的。從這個角度講,現階段是人類發展至今比較和平的時期。

    不過換一個角度分析,今天的世界並不和平。二戰之後,大國之間的戰爭的確沒有爆發,這值得慶幸。但區域性戰爭,大國的代理人戰爭,有個人大國參與的戰爭卻從來沒有斷過。比如:北韓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戰爭、敘利亞戰爭等等,還有很多其他欠發達國家之間的戰爭。這些戰爭給國際社會也帶來極其不好的結果,特別是霸權主義橫行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巨大。另外想傳染病、各種資源匱乏、恐怖主義、自然災害、民族主義衝突、環境汙染、生態失衡、核洩漏等等問題對今天人類的生存發展造成了巨大威脅,也成為國家間矛盾的新誘發因素。從這些因素看,今天的世界並不和平,而且還更加複雜。

    總之,和平是相對的,但我們人類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牢記:對和平的追求是永恆的。

  • 3 # 北玄武

    國際社會的有史以來怎麼算?那就得從有了國際社會算起。啥時有的呢,國際社會必須是一個聯絡的整體,像歐洲羅馬帝國、東亞漢帝國、美洲印第安人這樣幾乎沒聯絡的割裂分散狀態的不算。

    國際社會必須從世界連為一個整體算起,世界連為一個整體就從15世紀末的歐洲航海大發現開始,從那時開始就逐步形成了相互聯絡的國際社會。

    自15世紀至今,粗略劃分一下,經歷了殖民與被殖民時代、冷戰時代、冷戰後時代。

    先說殖民與被殖民時代,這個時代又包括“兩牙時代”,荷蘭時代、法蘭西時代、日不落時代、一戰時代、二戰時代(不完全列舉)等等多個子時代。這一時代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平等,充滿了殖民主義國家對亞非拉的暴力與準暴力掠奪,掠奪當然就沒那麼和平。

    冷戰時代,雖然有核武器,美蘇兩大國也各自帶領一幫小弟互相爭鬥,但是世界整體上處於和平狀態(當然,不是一點戰爭都沒有)。

    冷戰後時代,兩極強權對峙結束後,原來矛盾凸顯與爆發,世界各地爭鬥風起,前蘇聯國家及其附庸動盪不安,中東各個地區安全惡化,印巴對峙依舊,不安全因素甚至蔓延到了美國,釀成911事件。整個世界熱點地區增多,現在依舊在增多,比如剛剛,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美伊關係,以伊關係又趨緊張。

    縱觀國際社會形成以來,其實冷戰時期才是最和平的年代。現在,還真不是。

  • 4 # 開拓進取創新篇

    謝邀:提到當今國際社會,我認為應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0年1月10日成立世界國際聯盟算起,當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時的美國總統和世界上幾個大國,為了在今後遏止和制止世界性的慘苦屠殺戰爭,後經當時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的提議,在世界上自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立了世界性的組織:國際聯盟簡稱國聯。

    可是在短短的二十年後就又發生了(1940年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中由於戰爭的殘酷,使數千萬人民失去了生命,後來在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斯陣營的領導下,在世界和各國愛好和平人士的共同努力艱苦奮鬥下,最終打敗了侵略者,人民又一次勝利了。

    因此在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倡議下,在幾個大的戰勝國的同意下,廢除了原來個國際聯盟,又成立了新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自成立了聯合國以來,雖然在世界各地又發生了幾次較大的地區戰爭,而每次戰爭都是什麼人和什麼國家挑起的,人們應該清楚,但在和以往相比較的情況下,自二戰後成立聯合國以來七十多年中,還算是比較穩定和平的,人們試想,沒有這幾十年的和平穩定環境,中國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嗎?各位網友,各位讀者,穩定和平從來沒有定義,如果世界大同了,算不算和平,有社會治安混亂現象沒有,所以請人們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吧!因此我認為從廣義上來講,現在就是最和平和最穩定的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為什麼被稱為日不落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