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咔咔啊

    關於母親節的詩詞有:

    《遊子吟》、《送母回鄉》、《慈烏夜啼》、《西上辭母墳》、《歲暮到家》、《思母》、《墨萱圖》其一、《墨萱圖》其二、《別老母》、《遊子》。

    關於母親節的散文有:

    《我不是個好兒子》賈平凹散文《我不是個好兒子》--賈平凹散文

    《我的母親》老舍《我的母親》--老舍

    《秋天的懷念》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擴充套件資料:

    《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 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鬱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詩詞賞析:

    這是李商隱的詩,母親病了,李商隱要送母親回鄉求醫。對母親擔憂、不捨,傷感悲傷流淚。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這兩句的意思是:報答母愛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此都做不到,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詩詞賞析:

    慈烏,是較小的一種烏鴉,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稱慈烏。譯一下這首長詩:

    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溼衣襟,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詩詞賞析:

    這首詩寫得很哀婉,也很動人。詩人的母親已經去世了,黃昏裡他肚子站在母親的墳前,流著淚為母奠酒。一個“空”字道出了所有的無奈,母親已經去了。最後一句,用一個細節將詩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後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叮囑了。

    《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詩詞賞析:

    這首詩細緻地描寫過年時遊子回家的場景,母親趕製棉衣,心疼兒子瘦了,連聲問兒苦不苦?兒子卻不敢述說在外漂泊的艱難。畫面尋常樸實、生動感人,舐犢之情躍然詩中。

    《思母》

    宋·與恭

    霜隕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詩詞賞析:

    與恭,一作允恭,宋代僧人,浙江上虞人。時有詩名,與時士趙孟頫相善。

    與恭的愛母之情一點也不遜於世人,這首詩描寫母親去世後,霜打蘆花,詩人淚溼衣衫、悲慟欲絕;想起去年梅雨季節,老母倚門,盼己典當袈裟、負米歸來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滿腔懷念。這首詩樸素真實,直抒胸臆,深情敘述平凡往事,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感動、惋嘆不已。

    《墨萱圖》其一

    【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墨萱圖》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詩詞賞析:

    在萱草花(母親花)盛開的季節,母親倚門翹首盼兒歸、卻杳無音訊;而慧鳥的鳴叫,勾起遊子疏於奉養的愧疚。兩首透過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將母子間的思念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詩詞賞析:

    在參加舉人鄉試時,黃景仁屢試不中,無奈之下不得不離開老母親,到外地謀生。這首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直至現在也是歌頌母愛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此時有子不如無。”,道出了子女內心的無奈和心酸!

    《遊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詩詞賞析:

    中國古代早有代表母親的花——萱草,又叫忘憂草,象徵東方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犧牲奉獻的精神,在恬淡中散發出母愛的光輝。

    “萱,令人忘憂草也。或從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孟郊詩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自動麻將桌有哪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