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蔚藍色的海

    只要有學生在學校,被叫到學校應該是常事,誰叫老師有這樣一個權利呢,有了總會拿來用用。再者說了孩子是你自己,管教責任還得交給你,老師多省事啊,動動嘴皮子,孩子就上緊箍咒。

    他們掌握著孩子學習的“生殺大權”,那個家長敢不隨叫隨到。除非你是大於他的領導。說是對孩子負責和其實負了多少責真的不知曉。城鎮的老師有家長慣著就有了優越感,就可以頤氣指使。你也得像孩子一樣聽話,叫你向左就不可以向右。

    一切為了孩子,所以仍氣吞聲,不管老師對不對都不敢反駁,最怕的是孩子遭罪,遭到報復性處罰。其實是家長想多了,有的更是賄賂老師讓孩子多受關照。

    教育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分數大於一切,忽視了孩子能力培養。很多大學生進入社會無所適從,慘遭淘汰。很多人學了十幾年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用不到,為了適應工作重新學習。這不能說明問題嗎?

  • 2 # 萍姐情感屋

    家有孩子的父母,被老師叫家長是很正常的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他上初二的那次,也是對兒子的成長最有意義的一次!

    那天是星期五,下午三點多,我正在衛生間洗衣服,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我急忙在圍裙上擦了擦手,拿起手機一看,竟然是班主任李老師的電話。

    奇怪啊!現在正式上課的時間,打電話做什麼?帶著狐疑又不敢怠慢,我趕緊接通電話,還沒有來得及開啟擴音,就從聽筒裡傳來劉老師高八度的女高音,她喘著粗氣吼道:

    “宏偉媽媽,你趕緊來一趟學校,你這個兒子我是沒辦法教了!你倒是來評評理,這件事究竟是誰的錯?”

    說完就“咣噹”掛了電話,只留下我一臉懵,任憑一陣陰風吹亂我的自來卷……

    學校離我家有三公里,我迅速換上衣服,蹬起腳踏車就直奔學校。

    十分鐘後我已經出現在學校教學樓的門口,我用袖口擦了擦額頭的汗,稍微定了定神,就朝他們班走去。

    誰知剛進樓道,就聽到一個男聲和一個女聲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我三步並做兩步來到聲音的源頭——初二年級辦公室。

    一開門,只見快一米八的兒子跟班主任李老師倆人面對面站著,正在理論,倆人都是面紅耳赤,整個房間的空氣都感覺被加熱了,瀰漫著一股火藥味兒。

    看到我進來,李老師趕忙把我拉到他們倆中間說:“宏偉媽媽,今天這件事,你兒子非說你會站在他一邊,我偏不信,我倒是想看看你是什麼看法。”兒子也不甘示弱地說:“對啊,咱們把事情說明白。”

    我看他們倆太激動,就勸他們先坐下休息一下,慢慢說。

    李老師喝了幾口水,讓兒子也坐下,倆人就你一句我一句講了起來:

    今天星期五,原計劃第二節課要組織合唱排練,同學們都已經拿到音樂教室的鑰匙也準備好了譜子。因為還有兩週就要比賽,所以就定在星期五第二節課自習課進行排練。兒子作為班長和文藝委員也是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誰知道李老師卻把同學們都攔了下來,不讓大家出去。兒子覺得不合適,就站起來問李老師:“老師,這是為什麼?“

    李老師並沒有正面回答,只說:“你不要管,只要照做就行。“

    這時候,同學們也情緒很大,他們也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了,就這樣沒有理由地被取消活動,都感到生氣。

    兒子一向是一個守信用、比較嚴謹的孩子,他就覺得不管老師有什麼理由,既然需要佔用這個時間,起碼應該給大家一個交待或者理由吧?

    就這樣,一個要答案,一個死活不給,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在班上較起真來了。

    兒子覺得自己佔理,李老師也覺得自己沒錯。倆人就決定把我喊去,讓我給說說理。李老師說,你兒子堅稱:“我媽肯定會向著我!”李老師認為:“我作為班主任有權利更改計劃,而且不需要解釋。”

    事情弄清楚了,這怎麼勸呢?因為我們家是一向主張民主,無論什麼事都會和孩子一起商量,最後的決定權在本人。而且一旦決定的事不能隨意變動,如果有其他原因也要說明白。青春期正是孩子的品格和修養養成的時候,我不能讓14歲的兒子覺得,比自己輩分或者位置高的人可以隨意破壞規則。畢竟在社會上立足,誠信很重要。

    可是又不好直接說老師有錯,怎麼辦呢?

    我思來想去,打算分開來論。

    我先肯定,老師調課也是為了學生,但是孩子們希望得到答案,也沒錯。

    然後我先勸李老師:

    “李老師為了孩子們盡心盡力,很是感動。孩子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也不妥當。不過,孩子們也都不是小孩了,最好能給他們一個理由,也好讓他們心服口服。畢竟合唱排練也是為班集體爭光嘛!”

    接著又說兒子:

    “你要求老師公佈原因沒有錯,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你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來追問老師。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會感覺不舒服,就是想說也可能生氣不說。你完全可以下來在問。”

    李老師聽了我說的話,也緩和下來,說到:

    “其實,我也知道孩子們挺需要這次排練,只是明天有個檢查團,可能要來抽籤聽課,我是想再給他們多上一節課,免得明天出醜。這事學校不讓說出去。你說

    他在課堂上那樣追問我,我怎麼說?我今天也有點急躁、緊張了。宏偉,別生老師的氣啊!”

    聽到老師的道歉,兒子已經眼含淚水。他站起來深深地向李老師鞠了一躬,哭著向李老師道歉:“李老師,對不起,我不該在課堂上追問您!以後我注意。”

    這時,教研室的幾位老師也過來了,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宏偉是個負責任的班長 ,我們老師互相調課都是他給熱心跑腿聯絡,而且學習特別自覺,還多才多藝,我們都很喜歡他。”

    有的家長一接到老師的電話,就首先判斷一定是孩子的錯。到了學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孩子訓一頓,暴脾氣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也不去問清楚到底孩子是不是有錯。經常這樣顛倒是非,就會讓孩子失去正確的是非觀,對家長失去信任,對老師不會尊重。

    1、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一定要弄清楚客觀事實,再做判斷。

    2、不能因為老師是權威,就先把孩子放在犯錯的角度上考慮事情。殊不知,你的一次次錯判和冤枉就是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對父母失去信任的開始。

    3、家長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膽量和能力。是孩子的錯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讓孩子心服口服。不是孩子的錯也要給孩子昭雪。

    4、孩以後還要在這個集體學習生活,他也要“面子”。所以家長處理這些事情要避開其他同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朝之後無華夏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