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氣轉涼,卻不寒冷。
此時,是人體養生的一個黃金季節。
做好身體的養護,可為安度秋冬,打下基礎。
初秋,是人體陽消陰長地過渡時期。
此時節,天氣乾燥,晝熱夜涼,稍有不慎,便會舊病復發。
因此,在初秋時節,要注意養護好身體各處,增強對抗病邪的能力。
初秋,養生黃金季,養好二處,堅持三勤,做好四不,助力秋冬安康
養好二處
第一處:肺部
入秋後,是養護肺部的黃金期。
一方面,秋季乾燥,燥邪最易傷肺,誘發疾病。
另一方面,肺與口鼻相連,在寒邪到來之際,最先淪陷。
因此,在初秋時節,要注意養護好肺部,才能減少秋冬肺部疾病的發生。
對策:飲食“潤”一點
初秋,潤肺養肺,飲食尤為重要。
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百合,潤肺清熱。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
銀耳,滋肺益胃,滋陰補氣。山藥,滋陰養肺,大有益處。
雪梨,肥嫩多汁,潤肺生津。柑橘,生津止咳、潤肺化痰,改善肺熱。
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荸薺,汁多味甜,清肺熱,生津、潤肺、化痰。
第二處:脾胃
入秋後,調養脾胃,尤為重要。
經過一些“苦夏”的折磨,很多人的脾胃難免會虛弱。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
初秋時節,雨水較多,溼氣偏盛,最易傷脾,此時,要注意保護脾胃。
此時,若能調養好脾胃,可以在秋冬進補的時候,促進營養吸收,事半功倍。
對策:飲食適當吃點粥
入秋後,多吃點粥類,有益脾胃健康。
粥,能補益陰液,生髮胃津,健脾胃,補虛損。
初秋時節,適當的多吃點粥,對於調養脾胃,十分有益。
小米南瓜粥,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止痛。山藥粥,溫和滋補,健脾養胃。
堅持三勤
一:勤飲茶初秋時節,勤飲茶,對健康有益。
一方面,飲茶,可補充水分,對抗秋燥。
另一方面,飲茶,對調養脾胃,也大有益處。
並且,溫熱的茶水,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
苦苣地節茶,泡水代茶飲,生津、止渴、潤肺、宣肺、排毒。
用蒲公英、苦苣、地節、桔梗,搭配在一起,熱水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隨處可見,藥食兩用,被稱為“排毒草”,可利尿通淋,消炎殺菌,是“八大金剛”之一,不但可以幫助肺部排毒,還可對抗炎症,改善咽喉不適。
地節,是養陰生津佳品,質柔而潤,益五臟,用其泡水,可改善咽乾舌燥,乾咳少痰等,並可提高免疫力,助力健康。
桔梗,入肺經,用其泡水喝,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苦苣泡水,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對抗秋燥不錯的選擇。
二:勤泡腳
初秋,勤用熱水泡腳,好處多多。
入秋後,容易出現“秋乏”現象,使人感覺全身乏力。
用熱水泡泡腳,可舒緩神經,刺激穴位,恢復身體活力。
腳上是全身經絡的所在,泡腳可恢復自身的血液迴圈,幫助消除疲勞。
腎經,來於腳底,泡腳,還可補益腎臟。
經常用熱水泡泡腳,有助於腎臟健康,還可溫補腎陽,補益腎氣。
腎氣足,百病除,初秋時節,養護好腎臟之氣,可增強秋冬抗寒能力。
初秋時節,稍不注意,容易導致感冒。
寒從足底生,堅持用熱水泡腳,可驅寒,防感冒。
泡腳水中,加點花椒、生薑、艾葉等,去寒邪效果更佳。
三:勤運動
初秋,是運動的黃金季。
此時,天氣不冷不熱,尤為適合運動。
動則陽升,要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
如此一來,才能充分地生髮身體的陽氣,增強秋冬身體的對抗疾病的能力。
不過,要切記,運動不可大汗淋漓,適合進行輕緩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以微微出汗為度。
做好四不
一:不熬夜
入秋後,容易出現“秋乏”,此時,需要調整起居。一旦熬夜晚睡,導致睡眠不足,不但會加重“秋乏”,更會損害健康。保證充分睡眠,早睡早起,晚上最好比夏季早睡一小時,切莫熬夜晚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二:不貪酒
秋季,天氣逐漸寒涼,有些人喜歡喝酒暖身。
然而,不論是小酌,還是豪飲,喝酒對身體都有危害。
經常飲酒,對於食道、口腔、胃腸、肝臟、面板、大腦等,都有傷害。
所以,不論如何,都要注意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三:不悲傷
入秋後,很多人會出現“悲秋”的情緒。
這是受自然環境影響,身體代謝減緩,出現的一種抑鬱情緒。
並且,秋冬季節日照時間短,缺少Sunny照射,人也容易抑鬱和疲倦。
而悲傷抑鬱的情緒,對人體危害巨大,一定要注意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一個簡單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每天上午10點之前,到戶外曬30分鐘太陽。
所以,不妨適當曬曬太陽,有助於緩解“悲秋”的情緒。
四:不貪嘴
入秋後,很多人開始忙著“補秋膘”。
然而,現在人,平時就“營養過剩”,若再貪嘴吃太多,易“補過頭”。
如此一來,容易導致肥胖,誘發各類慢性疾病,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所以,即使入秋後,人們食慾大增,也要注意管住嘴,切莫貪嘴吃太多。
初秋,重視食療,打“底補”,調整好脾胃,為深秋、寒冬進補打好基礎。
初秋,天氣轉涼,卻不寒冷。
此時,是人體養生的一個黃金季節。
做好身體的養護,可為安度秋冬,打下基礎。
初秋,是人體陽消陰長地過渡時期。
此時節,天氣乾燥,晝熱夜涼,稍有不慎,便會舊病復發。
因此,在初秋時節,要注意養護好身體各處,增強對抗病邪的能力。
初秋,養生黃金季,養好二處,堅持三勤,做好四不,助力秋冬安康
養好二處
第一處:肺部
入秋後,是養護肺部的黃金期。
一方面,秋季乾燥,燥邪最易傷肺,誘發疾病。
另一方面,肺與口鼻相連,在寒邪到來之際,最先淪陷。
因此,在初秋時節,要注意養護好肺部,才能減少秋冬肺部疾病的發生。
對策:飲食“潤”一點
初秋,潤肺養肺,飲食尤為重要。
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百合,潤肺清熱。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
銀耳,滋肺益胃,滋陰補氣。山藥,滋陰養肺,大有益處。
雪梨,肥嫩多汁,潤肺生津。柑橘,生津止咳、潤肺化痰,改善肺熱。
枇杷,潤肺下氣、生津止渴。荸薺,汁多味甜,清肺熱,生津、潤肺、化痰。
第二處:脾胃
入秋後,調養脾胃,尤為重要。
經過一些“苦夏”的折磨,很多人的脾胃難免會虛弱。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
初秋時節,雨水較多,溼氣偏盛,最易傷脾,此時,要注意保護脾胃。
此時,若能調養好脾胃,可以在秋冬進補的時候,促進營養吸收,事半功倍。
對策:飲食適當吃點粥
入秋後,多吃點粥類,有益脾胃健康。
粥,能補益陰液,生髮胃津,健脾胃,補虛損。
初秋時節,適當的多吃點粥,對於調養脾胃,十分有益。
小米南瓜粥,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止痛。山藥粥,溫和滋補,健脾養胃。
堅持三勤
一:勤飲茶初秋時節,勤飲茶,對健康有益。
一方面,飲茶,可補充水分,對抗秋燥。
另一方面,飲茶,對調養脾胃,也大有益處。
並且,溫熱的茶水,還可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
苦苣地節茶,泡水代茶飲,生津、止渴、潤肺、宣肺、排毒。
用蒲公英、苦苣、地節、桔梗,搭配在一起,熱水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隨處可見,藥食兩用,被稱為“排毒草”,可利尿通淋,消炎殺菌,是“八大金剛”之一,不但可以幫助肺部排毒,還可對抗炎症,改善咽喉不適。
地節,是養陰生津佳品,質柔而潤,益五臟,用其泡水,可改善咽乾舌燥,乾咳少痰等,並可提高免疫力,助力健康。
桔梗,入肺經,用其泡水喝,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等,對於肺部健康十分有益。
苦苣泡水,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對抗秋燥不錯的選擇。
二:勤泡腳
初秋,勤用熱水泡腳,好處多多。
入秋後,容易出現“秋乏”現象,使人感覺全身乏力。
用熱水泡泡腳,可舒緩神經,刺激穴位,恢復身體活力。
腳上是全身經絡的所在,泡腳可恢復自身的血液迴圈,幫助消除疲勞。
腎經,來於腳底,泡腳,還可補益腎臟。
經常用熱水泡泡腳,有助於腎臟健康,還可溫補腎陽,補益腎氣。
腎氣足,百病除,初秋時節,養護好腎臟之氣,可增強秋冬抗寒能力。
初秋時節,稍不注意,容易導致感冒。
寒從足底生,堅持用熱水泡腳,可驅寒,防感冒。
泡腳水中,加點花椒、生薑、艾葉等,去寒邪效果更佳。
三:勤運動
初秋,是運動的黃金季。
此時,天氣不冷不熱,尤為適合運動。
動則陽升,要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
如此一來,才能充分地生髮身體的陽氣,增強秋冬身體的對抗疾病的能力。
不過,要切記,運動不可大汗淋漓,適合進行輕緩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以微微出汗為度。
做好四不
一:不熬夜
入秋後,容易出現“秋乏”,此時,需要調整起居。一旦熬夜晚睡,導致睡眠不足,不但會加重“秋乏”,更會損害健康。保證充分睡眠,早睡早起,晚上最好比夏季早睡一小時,切莫熬夜晚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二:不貪酒
秋季,天氣逐漸寒涼,有些人喜歡喝酒暖身。
然而,不論是小酌,還是豪飲,喝酒對身體都有危害。
經常飲酒,對於食道、口腔、胃腸、肝臟、面板、大腦等,都有傷害。
所以,不論如何,都要注意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三:不悲傷
入秋後,很多人會出現“悲秋”的情緒。
這是受自然環境影響,身體代謝減緩,出現的一種抑鬱情緒。
並且,秋冬季節日照時間短,缺少Sunny照射,人也容易抑鬱和疲倦。
而悲傷抑鬱的情緒,對人體危害巨大,一定要注意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一個簡單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每天上午10點之前,到戶外曬30分鐘太陽。
所以,不妨適當曬曬太陽,有助於緩解“悲秋”的情緒。
四:不貪嘴
入秋後,很多人開始忙著“補秋膘”。
然而,現在人,平時就“營養過剩”,若再貪嘴吃太多,易“補過頭”。
如此一來,容易導致肥胖,誘發各類慢性疾病,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所以,即使入秋後,人們食慾大增,也要注意管住嘴,切莫貪嘴吃太多。
初秋,重視食療,打“底補”,調整好脾胃,為深秋、寒冬進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