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雲宗

    謝邀。你提的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歷史不是所謂勝利者書寫的!史書的記載是史學家們經過嚴格的考證,經受了反覆的質疑而成書的!所謂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論調,是推行歷史虛無主義,隨意顛覆歷史,否定歷史英雄,為歷史罪人翻案,顛覆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的人為自己製造的藉口。

  • 2 # 泡麵侃史

    歷史是有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沒有錯,但是歷史同時也是史學家書寫的。勝利者可以稍微修改一下歷史,但是史學家的筆鋒是不會放棄他們的。

    所以即便是勝利者,你在書寫歷史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尊重客觀歷史的,不被大眾承認的歷史,那只是歷史小說。

    劉邦以前是流氓,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同時他也是斬殺了白蛇的王者不是嗎?你認為後者是真的存在嗎?所以說後者才是勝利者的筆鋒,前者才是史學家的筆鋒。

  • 3 # 順勢而為2020

    說古代的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古代都有專門的史官,而史官就是專門記載歷史事實的。古代的史官也是一群很有骨氣和信仰的人,史學家司馬遷就是因為不願意按漢武帝的意志篡改歷史,而被漢武帝施以腐刑。古代史官對歷史的記載是以事實為依據,還是比較客觀的,所以記載漢高祖是流氓出身也屬正常!

  • 4 # 造作的楚狂人

    古代史官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一般都是由某些家族世襲的。而史官秉持的原則,就是秉筆直書,有什麼寫什麼。

    至少在唐太宗以前,皇帝都是不能干涉史官的,不管把你寫得多壞你也只能受著。

    所以你會看到,《春秋》《左傳》《戰國策》裡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個人物都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很多黑點。亂倫通姦弒父殺弟,比比皆是,真實而且有料,這就是先秦史書的魅力。

    春秋時期兩個著名的史官

    晉國的董狐和齊國的太史

    晉靈公是一個暴烈的昏君,時常殘害臣民,執政大臣趙盾勸說無果,後密謀刺殺晉靈公。刺殺失敗,趙盾出逃,在外聽說晉靈公被弟弟趙穿帶兵殺死,於是立即回國繼續執政。

    在我們看來,趙盾刺殺晉靈公其實是一件好事,是出於正義。但作為史官的董狐,秉持客觀,並不美化趙盾,而是直接寫道:“趙盾弒其君”,給趙盾定了個“弒君大罪”。

    儘管趙盾辯解,認為人是弟弟趙穿殺的,但董狐仍然認為趙盾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記錄歷史講究客觀,有一說一,不因有感情偏向而刻意美化。

    董狐秉筆直書,倒沒有遭遇什麼報復。而齊國太史記載大臣崔杼弒君,結局就比較慘了。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齊崔杼弒其君莊公﹐"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為了記載崔杼弒君一事,齊國太史氏兄弟三人前赴後繼,哥哥死掉之後弟弟接著寫。

    史料中的“南史氏”,指的是齊國南方另一個著史的家族。南史氏聽聞太史氏兄弟都要死絕了,於是自己拿著竹簡,準備代替太史氏接著寫。

    崔杼看到這種情況,表示無奈,最終也不再繼續殺史官,而是由他們去寫。

    後來文天祥寫《正氣歌》,裡面就稱讚道“在晉董狐筆,在齊太史簡”。兩位史官的精神的確值得敬佩。

    漢以後的史官

    到了漢朝,更有著名的司馬遷,直接寫當朝史事,把項羽列為本紀,把陳涉寫成世家,把漢武帝貶得像個大暴君大昏君。漢武帝固然生氣,但好歹也沒有篡改史書。《史記》居然在漢朝流傳了下來,併為人稱頌。

    但畢竟寫當朝史事是一件大不敬的事。隨著皇帝集權的加強,帝王們也越來越不能容忍這種現象的發生。

    於是東漢班固寫《漢書》,便只寫西漢史,不涉及本朝史。從此以後,斷代修史成為慣例。而且修前朝史,多由政府組織,官方修訂。儘管如此,大部分史家仍然能夠保持客觀性。

    即使到了陳壽《三國志》,記述也還算有趣,人物刻畫得比較飽滿立體,沒有太多刻意美化。

    這是為什麼呢?一方面是史官精神所在,另一方面是資料儲存較好,試想沒有充分的檔案資料,史官再敢秉筆直書,也寫不出什麼。

    這是因為,雖然史官是斷代修史,但不意味著無人記錄當代史。

    皇帝的衣食住行,所有言論,都會有專門的史官記錄。《起居注》、《實錄》就是這麼來的。

    而根據規定,皇帝不可以看這些記錄,更加不能隨意篡改。幾百年來所有的帝王都這麼遵守了。於是這些真實的檔案得以儲存,為後世著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唐太宗修改實錄

    事情的變化,源於唐太宗。

    眾所周知,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兄弟,逼迫老爸退位,自己成了皇帝。

    現在我們看到的歷史記載,大多都把李建成以及李淵,描繪成比較平庸無能的人,相反李世民則比較有才能有魄力。

    真實的情況是,李建成非常有能力,在輔助父親建立唐朝的過程中,立下的功勞不比弟弟李世民少,甚至功勞更大。當然李淵也不是靠著兒子躺贏,他也有非常過人的地方。

    其實從玄武門之變,我們就能看出:李世民憑藉正常的手段,根本爭不過李建成。無論是比功勞,還是比朝廷中的支持者,他都比不過,更何況李建成還是長子,地位更高。著名的魏徵,不就是李建成的擁護者麼。魏徵這樣聰明的人,他所追隨的人,又能差到哪去呢?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採取非常陰險的手段,把自己的兄弟殺掉,清除一切大患。這麼做固然是一種帝王的手腕和魄力,無可厚非,但總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遭人鄙夷。為此他非常在意史書對他的評價。

    李世民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初時褚遂良不許,後來他再要求房玄齡,房玄齡應允並與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於貞觀十七年七月癸巳日獻予太宗。

    他還專門規定宰相兼修史書,因為宰相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著史時一定會考慮皇帝的利益。因而在後世,太宗李世民幾乎成了完美皇帝的代名詞,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黑點和缺陷。

    如今學界對於唐太宗篡改史書,已經大致有了定論。但是評價帝王主要看他的為政和功績,因而這些倒也不能否定他是一個偉大的帝王。

    只是從此以後,開了一個不好的風氣,所謂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便是從這裡來的。試想李建成如果躲過刺殺,李世民又會是什麼下場,成王敗寇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自太宗以後,史官幾乎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記錄也不再客觀。

    唐以後的史書,普遍質量和真實性值得懷疑。這些史書對於人物的刻畫以及歷史的記載,有千篇一律、格式化的傾向,體現不出人物的鮮明特色。一方面是資料少,沒什麼可寫,一方面是不容易出錯,觸犯到當權者。

    相反,一些民間野史,料子很足,記錄很生動,成為了值得參考的史料。現在研究唐以後歷史的學者,幾乎都不會只看正史,而是兼採百家,就是這個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破壞神2》召喚死靈法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