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客觀原因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它使得美國經濟泡沫越來越大。
其次是雷曼自身的原因。
1.雷曼原本是一家傳統的銀行業巨頭,但是由於房地產,債券業的發展,雷曼也投身其中,並且投資不均。雖在起初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時聲名大噪,但是由於投資不均導致的風險係數也隨之加大。
2。雷曼自身資本有限,但是由於想要獲得大的收益,大力發展次級貸款業務,使得美華人不管有錢沒錢都一股腦的炒房。發育不良的雷曼,打個比方,想用槓桿一竅昇天。凡事都是有最高峰的,物極必反嘛,所以美國經濟經歷了次貸危機的寒冬。但是我認為次貸危機只是導火索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根源。根源在於美國太過自由的市場和無度的消費觀念。“那明天的錢消費”這種超前消費觀。
3.
3)所持有的不良資產太多,遭受巨大損失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產抵押債券都屬於第三級資產(Level3Assets)。雷曼作為華爾街上房產抵押債券的主要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將很大一部分難以出售的債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資產表上(30%-40%)。這樣債券的評級很高(多數是AAA評級,甚至被認為好於美國國債),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資者的青睞,賣不出去。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將它們自己持有,認為風險會很低。但問題是,這些債券並沒有一個流通的市場去確定它們的合理價值。這同股票及其它易於流通的證券不同,沒有辦法按市場(MarktoMarket)來判斷損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持有者所能做的就是參考市場上最新交易的類似產品,或者是用自己的特有的模型來計算損益(MarktoModel)。但計算的準確度除了模型自身的好壞以外,還取決於模型的輸入變數(利率、波動性、相關性、信用基差等等)。因此,對於類似的產品,不同金融機構的估值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另外,由於這些產品的複雜程度較高,大家往往依賴第三方(比如標準普爾等)提供的評級和模型去估值,而不做認真細緻的分析。最後,業務部門的交易員和高層有將此類產品高估的動機。因為如果產品估價越高(其實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值多少錢),售出的產品越多,那麼本部門的表現就越好,年底的時候分得的獎金就越多。因此,很多人往往只顧及眼前利益,而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甚至認為很可能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
市場情況好的時候,以上所述的問題都被暫時掩蓋了起來。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積累在一起大爆發。所以業內人士把這樣的資產稱為“有毒”資產。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時候還持有413億美元的第三級資產(“有毒”資產),其中房產抵押和資產抵押債券共206億美元(在減值22億美元之後)。而雷曼總共持有的資產抵押則要(三級總共)高達725億美元。
在這些持有中,次貸部分有約2.8億美元。住宅房產抵押佔總持有的45%,商業房產抵押佔55%[3]。
這點情況和花旗銀行及美林有所不同。美國的次貸危機,早先是從住宅房產領域開始的,然後才逐步擴散到商業房產領域。這也是為什麼,花旗銀行和美林從去年下半年的兩個季度到今年以來資產減值逐漸減少,而雷曼的減值逐步增多;在風暴發生的高峰,雷曼的資產減值也大幅增加。
實際上,如果雷曼不破產倒閉的話,如果市場的情況不能回暖,流動性不能改善,其持有的不良資產還會繼續大幅減值而帶來進一步的虧損。這點可以從下面表中的資料得到驗證。下表(表5)列舉的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5月31日)資本市場部資產表上所持有的各類金融產品,及其負債表上對應的金融產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雷曼的資產和負債之間有很大的錯配:其資產有大量的三級資產(413億),而負債表中幾乎沒有(3.4億);同時資產表上的一級(最優)資產(456億)要少於負債表中此類(1,049億)的一半。不僅如此,隨著市場的惡化,其所持二級資產和金融衍生品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這裡,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三級(甚至二級)資產在短期內貶值幅度會如此之大,為什麼被稱為“有毒”資產?這要從美國的房地產貸款特性說起。我們知道,三級和二級的抵押債券是由次級和次優先順序房貸支撐的。美國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房貸市場,其房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各種房貸可以主要被歸為固定利率房貸、浮動利率房貸、或者二者的結合。固定利率房貸和中國的房貸類似,區別主要是年限和償還本金的方式不同。幅度利率種類繁多,有普通償還、負償還、選擇償還、固定時段償還、兩步房貸、可轉換房貸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創新品種,比如Streamlined-K、Bridge/Swing、反向房貸,住家延長房貸等。前幾年,因為市場利率較低,浮動利率房貸比較流行,其比例在新發貸中大大上升(2004年為33%,2007年回落到17%[4])。
可是浮動利率的特點是,如果利率上升,每月要償還的利息會隨之增加,甚至本金也會增加。這時很多買房者就交不起利息,只好斷供且房子被銀行收回。另外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住家延長房貸(HomeEquityLoan)。這種形式允許貸款購買第一套房產者,在房價上升的時候,把房產做抵押,從銀行貸款購買第二套房產。舉例:如果我首付20萬,同時從銀行借貸80萬買第一套房產。現在房價普遍上漲,我的房子也不例外,漲到150萬(這個漲幅在美國過去幾年是保守的了)。如果這時我的第一套房貸還剩70萬,那麼我的淨資產就是80萬(150減去70)。我可以用這個80萬連同第一套房產做抵押,去貸得另外的60萬去買第二套房產。我們看出來了,我實際是以20萬的自有資產獲得了130萬的房貸,取得了高達6.5倍的槓桿率。住家延長房貸十分適合信用記錄不良的購房者。在房價上升、利率低、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看不出問題來。但當房價大幅下降、利率升高、經濟形勢變差時,這種模式就很快地崩潰了。很多人不但無力償付房貸,連信用卡等的償付都發生困難。可以說,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美國民眾過度借債造成的。而前面所述的房貸,都紛紛以房產抵押債券的形式賣給了華爾街上的投行。投行們要麼繼續賣給投資者,要麼受利益的誘惑保留在自己的資產表上,要麼打包成CDO等出售,或者再用CDO生成其它的金融衍生品。
我們可以想見,當房價大幅下降,無力支付房貸的購房者大量增加,相關性增大,原來所依據的定價模型不再起作用的時候,房地產市場所支撐的金融產品必將經歷一個痛苦而快速的貶值過程,而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行們不得不持續減值這樣的“有毒”資產。最後,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大量採用ABX指數進行對沖。但ABX指數對相關性有很強的依賴,成分固定,對沖風險時要承受基點誤差風險(BasisRisk)。在市場劇烈波動,相關性增大時,雷曼的對沖失敗,造成資產和對沖雙向受損。
因為貪心.
首先客觀原因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它使得美國經濟泡沫越來越大。
其次是雷曼自身的原因。
1.雷曼原本是一家傳統的銀行業巨頭,但是由於房地產,債券業的發展,雷曼也投身其中,並且投資不均。雖在起初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時聲名大噪,但是由於投資不均導致的風險係數也隨之加大。
2。雷曼自身資本有限,但是由於想要獲得大的收益,大力發展次級貸款業務,使得美華人不管有錢沒錢都一股腦的炒房。發育不良的雷曼,打個比方,想用槓桿一竅昇天。凡事都是有最高峰的,物極必反嘛,所以美國經濟經歷了次貸危機的寒冬。但是我認為次貸危機只是導火索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根源。根源在於美國太過自由的市場和無度的消費觀念。“那明天的錢消費”這種超前消費觀。
3.
3)所持有的不良資產太多,遭受巨大損失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產抵押債券都屬於第三級資產(Level3Assets)。雷曼作為華爾街上房產抵押債券的主要承銷商和賬簿管理人,將很大一部分難以出售的債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資產表上(30%-40%)。這樣債券的評級很高(多數是AAA評級,甚至被認為好於美國國債),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資者的青睞,賣不出去。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將它們自己持有,認為風險會很低。但問題是,這些債券並沒有一個流通的市場去確定它們的合理價值。這同股票及其它易於流通的證券不同,沒有辦法按市場(MarktoMarket)來判斷損益。在這樣的情況下,持有者所能做的就是參考市場上最新交易的類似產品,或者是用自己的特有的模型來計算損益(MarktoModel)。但計算的準確度除了模型自身的好壞以外,還取決於模型的輸入變數(利率、波動性、相關性、信用基差等等)。因此,對於類似的產品,不同金融機構的估值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另外,由於這些產品的複雜程度較高,大家往往依賴第三方(比如標準普爾等)提供的評級和模型去估值,而不做認真細緻的分析。最後,業務部門的交易員和高層有將此類產品高估的動機。因為如果產品估價越高(其實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值多少錢),售出的產品越多,那麼本部門的表現就越好,年底的時候分得的獎金就越多。因此,很多人往往只顧及眼前利益,而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甚至認為很可能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
市場情況好的時候,以上所述的問題都被暫時掩蓋了起來。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積累在一起大爆發。所以業內人士把這樣的資產稱為“有毒”資產。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時候還持有413億美元的第三級資產(“有毒”資產),其中房產抵押和資產抵押債券共206億美元(在減值22億美元之後)。而雷曼總共持有的資產抵押則要(三級總共)高達725億美元。
在這些持有中,次貸部分有約2.8億美元。住宅房產抵押佔總持有的45%,商業房產抵押佔55%[3]。
這點情況和花旗銀行及美林有所不同。美國的次貸危機,早先是從住宅房產領域開始的,然後才逐步擴散到商業房產領域。這也是為什麼,花旗銀行和美林從去年下半年的兩個季度到今年以來資產減值逐漸減少,而雷曼的減值逐步增多;在風暴發生的高峰,雷曼的資產減值也大幅增加。
實際上,如果雷曼不破產倒閉的話,如果市場的情況不能回暖,流動性不能改善,其持有的不良資產還會繼續大幅減值而帶來進一步的虧損。這點可以從下面表中的資料得到驗證。下表(表5)列舉的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第二季度末(5月31日)資本市場部資產表上所持有的各類金融產品,及其負債表上對應的金融產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雷曼的資產和負債之間有很大的錯配:其資產有大量的三級資產(413億),而負債表中幾乎沒有(3.4億);同時資產表上的一級(最優)資產(456億)要少於負債表中此類(1,049億)的一半。不僅如此,隨著市場的惡化,其所持二級資產和金融衍生品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這裡,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三級(甚至二級)資產在短期內貶值幅度會如此之大,為什麼被稱為“有毒”資產?這要從美國的房地產貸款特性說起。我們知道,三級和二級的抵押債券是由次級和次優先順序房貸支撐的。美國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房貸市場,其房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各種房貸可以主要被歸為固定利率房貸、浮動利率房貸、或者二者的結合。固定利率房貸和中國的房貸類似,區別主要是年限和償還本金的方式不同。幅度利率種類繁多,有普通償還、負償還、選擇償還、固定時段償還、兩步房貸、可轉換房貸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創新品種,比如Streamlined-K、Bridge/Swing、反向房貸,住家延長房貸等。前幾年,因為市場利率較低,浮動利率房貸比較流行,其比例在新發貸中大大上升(2004年為33%,2007年回落到17%[4])。
可是浮動利率的特點是,如果利率上升,每月要償還的利息會隨之增加,甚至本金也會增加。這時很多買房者就交不起利息,只好斷供且房子被銀行收回。另外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住家延長房貸(HomeEquityLoan)。這種形式允許貸款購買第一套房產者,在房價上升的時候,把房產做抵押,從銀行貸款購買第二套房產。舉例:如果我首付20萬,同時從銀行借貸80萬買第一套房產。現在房價普遍上漲,我的房子也不例外,漲到150萬(這個漲幅在美國過去幾年是保守的了)。如果這時我的第一套房貸還剩70萬,那麼我的淨資產就是80萬(150減去70)。我可以用這個80萬連同第一套房產做抵押,去貸得另外的60萬去買第二套房產。我們看出來了,我實際是以20萬的自有資產獲得了130萬的房貸,取得了高達6.5倍的槓桿率。住家延長房貸十分適合信用記錄不良的購房者。在房價上升、利率低、經濟形勢好的時候,這種模式看不出問題來。但當房價大幅下降、利率升高、經濟形勢變差時,這種模式就很快地崩潰了。很多人不但無力償付房貸,連信用卡等的償付都發生困難。可以說,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美國民眾過度借債造成的。而前面所述的房貸,都紛紛以房產抵押債券的形式賣給了華爾街上的投行。投行們要麼繼續賣給投資者,要麼受利益的誘惑保留在自己的資產表上,要麼打包成CDO等出售,或者再用CDO生成其它的金融衍生品。
我們可以想見,當房價大幅下降,無力支付房貸的購房者大量增加,相關性增大,原來所依據的定價模型不再起作用的時候,房地產市場所支撐的金融產品必將經歷一個痛苦而快速的貶值過程,而以雷曼為代表的投行們不得不持續減值這樣的“有毒”資產。最後,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大量採用ABX指數進行對沖。但ABX指數對相關性有很強的依賴,成分固定,對沖風險時要承受基點誤差風險(BasisRisk)。在市場劇烈波動,相關性增大時,雷曼的對沖失敗,造成資產和對沖雙向受損。
因為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