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72708087594

    洪減災是一項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系統工程,從氣象、水文預報到修築調洪、蓄洪和防洪工程河道整治、流域綜合治理以及防汛搶險等各種措施,必須協調一致、統籌安排。

    1.洪水預報

    在各種地質災害中,洪澇災害可預報性最強。因此,必須抓住這一特徵,加強氣象、水文預報工作,準確及時地掌握洪水資訊,為防汛搶險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防汛搶險如同戰場上的對敵作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特別是遇到超過警戒水位的特大洪水時,根據洪水預報可以有計劃地進行水庫排程,決定是否啟用分洪、蓄洪工程,組織防汛搶險隊伍等,使洪澇災害減至最低。洪水預報的基礎是暴雨的預報和監測,氣象站、水文站和雨量站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但由於觀測站點的空間分佈不均,降水實況的監測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利用雷達回波及氣象衛星雲圖資料監測預報降雨,雖然目前只能做到定性的估算,但對防洪搶險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整治河道與修築堤防

    整治河道或修築堤防,可以將洪水約束在河槽內並使其順利向下遊流動,是有效預防洪水災害的工程性措施。目前,中國約有20×104km的堤防,絕大部分為土質堤防,主要分佈在江河中下游及沿海地區。其中大江大河干流、主要支流、海堤、重點圩院的堤防約有5.6×104km。黃河下游堤防、長江中游荊江大堤、淮河北大堤、洪澤湖大堤、京杭運河大堤、珠江的北江大堤以及錢塘江海塘等堤防工程,都經歷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歷史,工程規模宏大,對防洪減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水庫建設與水壩加固

    修建水庫控制上游洪水來量,可以起到調蓄洪水、削減洪峰的作用,從而減緩中下游地區的抗洪壓力。暴雨過後,洪水來勢兇猛、洪峰流量集中,利用水庫調節洪水流量十分有效。在山地丘陵區與平原區交接河段修建控制性水庫,對中下游平原區的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江大河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的防洪作用更加明顯。美國全國河流的年徑流量約為17000×108m3,已建水庫的庫容達10000×108m3,總庫容佔年徑流量的60%。中國河流的年徑流量約27000×108m3,已建8萬多座水庫,總庫容約4500×108m3,約佔總徑流量的17%;但在現有水庫中,約1/3是病險水庫,防洪與興利作用不能充分發揮,需要進行加固處理。

    4.分滯洪區建設

    在大城市、大型廠礦等重點保護地區,需要在其上游地區修建分洪區或蓄洪區。當洪水來臨時,按照犧牲區域性、保全大局的原則分滯洪區建設

    在大城市、大型廠礦等重點保護地區,需要在其上游地區修建分洪區或蓄洪區。當洪水來臨時,按照犧牲區域性、保全大局的原則,可將超過水庫和堤防防禦能力的洪水有計劃地向分洪區分流,以保證重點城市和廠礦的安全,減輕洪水災害。

    然而,對於分滯洪區的建設,堵與疏的爭論在中國從大禹時代就開始了。所謂堵,就是修建防洪工程,儘可能防止洪水出槽;疏,用現在的術語,被稱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是防洪減災的發展方向。

    非工程措施的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來了,1958年美國開始接受這一概念。1966年以前,美國的防洪策略主要是透過修建水利工程,防止洪水氾濫。由於洪泛區土地不斷開發,經濟迅速增長,聚居人口增多,雖然防洪投資年年增加,但洪水災害損失卻有增無減。從1966年開始,美國防洪政策調整為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對洪泛區和蓄、滯洪區的經濟發展目標進行規劃調整,制定疏導洪水的應急方案,建立強制性的防洪保險。美國密西西比河爆發特大洪水時,洪泛區的人員必須全部撤離,政府並不採取任何防洪的工程措施,洪水過後則透過保險重建家園。

    5.防潮搶險

    在洪水期間,為了確保河道行洪的安全,防止洪水氾濫成災,採取緊急的工程措施以防止洪水破堤出槽,是防汛搶險的主要目的與任務。中國防洪戰線長、汛期長,防洪工程措施標準低,非工程措施不夠完善,所以防汛搶險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1998年中國長江流域發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時,百萬軍民組成的抗洪搶險大軍苦戰兩個多月,晝夜堅守在長江大堤上,排除了無數個塌堤潰壩的險情,有效地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和武漢等大中城市的安全。

    6.流域綜合治理

    無論是洪滯災害還是其他地質災害的防災減災,都是由多種措施組成的複雜系統工程。但在減災實踐中,往往重視直接性的工程防治措施,忽略間接的基礎性防治工作。例如,在防治洪水災害方面,重視水庫和堤防建設,忽視水土保持以及分洪區和蓄洪區管理。在對地質災害的認識方面,強調災害對生命財產的直接破壞作用,忽視其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以及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過後,中國提出了明確的防災、救災和恢復重建方針,制定了綜合治理洪澇災害的對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1)加高加固堤防,消除隱患,全面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標準。加強水庫管理,消除病險水庫,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有效執行,大力興建新的水庫,進一步增加攔蓄洪水能力。

    2)加強水庫管理,消除病險水庫,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有效執行,大力興建新的水庫,進一步增加攔蓄洪水能力。

    3)加強湖泊窪澱和分蓄洪區管理,退田還湖,合理開發利用湖泊。

    4)疏通河道,清除行洪障礙,保障江河暢流。

    5)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崩滑流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減少河湖泥沙,改善河道環境。

    6)提高災害監測與預測預報水平,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法規,加強宣傳教育,推進災害保險,實現社會化減災(張業成,1999)。

    小結

    礦山地質災害主要表現為冒頂垮幫、巖爆、瓦斯爆炸與煤層自燃、礦井突水,受環境要素影響,其作用方式不同產生的災害形式不同,採取的防治措施亦不同。對於工程建築物,地震效應大致分為場地破壞效應和強烈振動效應兩個方面,它與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震級大小和震中距等因素有關。地震災害的破壞形式有地面運動、斷裂與地面破裂、餘震、火災、斜坡變形破壞、砂土液化、地面標高改變、海嘯、洪水等。特殊土主要指黃土、膨脹土、鹽漬土、軟土、凍土、紅土等,由於土層的特殊性,產生的地質災害形式各不相同,有相應的防治處理措施。土地荒漠化是廣義而複雜的概念,包括土地貧瘠化、鹽漬化、沙化、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水土環境異常主要表現為表生地球化學環境的改變而影響人體健康,典型的有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病、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地方病。洪澇災害即是遭受洪水襲擊而產生的自然災害,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雖然各種因素的影響方式不一,但它們多與地質動力過程相關。氣候是控制洪澇災害的先決條件,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崩滑流活動與河湖淤積等因素加劇了洪澇災害的危害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國時期,蔣介石搞幣制改革目的是什麼?成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