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藥在日本復興
古代的日本,頻繁的火山運動給這個國家帶來意想不到收穫:溫泉。
溫泉中含有某些礦物質對人體有著特殊的功效,於是古代日本人生病後便開始嘗試找不同的溫泉泡著,俗稱“湯療”。
誠然,人如果得了感冒發燒的小病,泡泡溫泉出出汗是有益的,但如果遇到重大疾病,就怕人沒走出溫泉,便死在其中。
來唐朝留學的遣唐使和僧人們發現,華人會在生病時把一些草和樹皮在一起燉成湯喝下去,這些湯藥還能對病人康復有極大幫助,這就是日本人第一次見識中醫。
中醫引發了日本人高度關注,他們拼命在長安學習中醫知識,將醫書《傷寒論》、《金匱要論》帶回了日本,作為看病製藥的秘籍。
中醫很快在日本出現弊端,他們不會識別草藥還有很多藥日本並不生產,醫書可以教人看病開方可不能提供藥。
唐宋時期,中醫並未盛行,所以日本還從中國進口。日本僧人田代三喜留學大明,將“陰陽五行”和“經絡學說”帶回日本,針灸之術開始深入人心。
幾百年的文化交流,日本人對草藥的知識已大有長進,這位日本“漢方醫學復興”打下基礎。
19世紀後半葉,美國將軍佩裡率倆艘蒸汽戰艦開啟日本國門,西方醫學隨之在日本傳播開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政府的嚴令下,“漢方醫學”衰落,只得民間的土方子流傳。
到20世紀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1976年,厚生省正式將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
隨即,中醫在日本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本一處漢方藥館
日本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
89%的日本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日本“帝國製藥”(日本一家制藥公司:編者注)生產的貼敷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膏體1.8萬噸,相當於12億貼,連線起來可以繞地4.2圈,產量居世界第一。
2、日本人為什麼走在了前面?
核心期刊《中草藥》於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日本漢方藥如何實現了逆襲?
政府支援
除了將漢方藥納入醫保體系,減輕患者採用漢方藥的藥費負擔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視漢方醫學教育。明治政府曾頒佈法律廢止漢方醫學,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綜合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藥科大學、齒科大學可開設傳統醫學教育課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學省釋出《教育核心課程設定》,漢方醫學教育被納入其中。到2004年,80所醫科大學全部開展了漢方醫學的教育。
政府還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漢方醫藥研究機構,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和漢藥研究所。
重視創新
日本的創新主體是企業。
日本製藥企業的科技人員佔全國科技人員總數的60%,其研發費用佔整個國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三共、津村、鍾紡)的新藥研發費用均佔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
日本漢方藥大多采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劑型,擺脫了水煎火熬的傳統中藥服用方法。為最大限度保留藥效,藥物提取過程採取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噴霧乾燥、真空冷凍乾燥等技術和裝置。
劑型創新,讓服用漢方藥更加方便,也更加適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製劑外觀和口感上日本企業也進行積極創新:顆粒美觀、包裝精緻、口感好。一些漢方藥顆粒劑能直介面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藥粗糙、苦澀的觀感。
企業最能貼近市場,也最有活力。比如,日本“小林製藥”(日本一家制藥公司:編者注)瞅準“霧霾商機”研製出“清肺湯DUSMOCK”,大力向中國遊客推銷。因為中國遊客爆買,“小林製藥”計劃2017年把“清肺湯”的產量增加30%,達到約110萬包。
日本在中藥“六神丸”的基礎上,加入人參、沉香研製的“救心丸”,年出口就超過1億美元。
嚴苛的質量控制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頒佈漢方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漢方藥都按這個標準生產。
日本還專門出臺了藥材種植規範,要求生產過程中儘量不用化肥和農藥,儘可能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對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除了檢測性狀、乾燥減重等專案外,日本對於漢方藥中重金屬殘留量和農藥殘留量的監控非常嚴格。而且日本漢方藥對於鑑別和含量測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國中藥標準更為嚴格。
標準化,是現代生產的顯著特徵。標準化後的漢方藥不會與歐美標準發生衝突,顯然也更有利於漢方藥走出日本國門,被國際市場接受。
比如,津村製藥的“六君子湯”就被西方醫學界用來進行輔助抗癌治療。
重視傳承
中藥原料、中醫典籍,是中醫藥的兩大法寶。
中藥強調“道地藥材”。“津村藥業”先後在中國建立了70多個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材種植基地。
國內擁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藥企業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個。中國生產的大量藥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進行加工再把成藥賣到全世界。
但是近年來日本漢方藥企開始加速中藥材中國產化。比如,津村用青森縣八戶市的廢棄小學,進行藥用人參栽培中國產化種植,在北海道2021年前年栽培量有望增加到2000噸,是2016年的3倍。
重視中醫古籍的傳承。不同於西醫,中醫的智慧植根於中國傳統古籍之中。現在日本漢方醫籍的藏書量僅次於中國,還有20多家漢方醫籍出版和翻譯機構,每年出版漢方醫藥書籍100多種。不僅注重古代書籍,日本還特別關注大陸和港臺地區最新的中醫藥研究動態,在大陸和港臺地區設立專門機構,收集所有中醫藥出版物,為其所用。
中醫在日本發展也並非盡善盡美。比如,日本對中醫存在“廢醫存藥”的情況等等。
但這卻給了我們很大的趕超機會,畢竟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家寶。
別人可以急功近利、佔其一端、為己所用,而我們必須發揚光大。
1、中醫藥在日本復興
古代的日本,頻繁的火山運動給這個國家帶來意想不到收穫:溫泉。
溫泉中含有某些礦物質對人體有著特殊的功效,於是古代日本人生病後便開始嘗試找不同的溫泉泡著,俗稱“湯療”。
誠然,人如果得了感冒發燒的小病,泡泡溫泉出出汗是有益的,但如果遇到重大疾病,就怕人沒走出溫泉,便死在其中。
來唐朝留學的遣唐使和僧人們發現,華人會在生病時把一些草和樹皮在一起燉成湯喝下去,這些湯藥還能對病人康復有極大幫助,這就是日本人第一次見識中醫。
中醫引發了日本人高度關注,他們拼命在長安學習中醫知識,將醫書《傷寒論》、《金匱要論》帶回了日本,作為看病製藥的秘籍。
中醫很快在日本出現弊端,他們不會識別草藥還有很多藥日本並不生產,醫書可以教人看病開方可不能提供藥。
唐宋時期,中醫並未盛行,所以日本還從中國進口。日本僧人田代三喜留學大明,將“陰陽五行”和“經絡學說”帶回日本,針灸之術開始深入人心。
幾百年的文化交流,日本人對草藥的知識已大有長進,這位日本“漢方醫學復興”打下基礎。
19世紀後半葉,美國將軍佩裡率倆艘蒸汽戰艦開啟日本國門,西方醫學隨之在日本傳播開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政府的嚴令下,“漢方醫學”衰落,只得民間的土方子流傳。
到20世紀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1976年,厚生省正式將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
隨即,中醫在日本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本一處漢方藥館
日本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
89%的日本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日本“帝國製藥”(日本一家制藥公司:編者注)生產的貼敷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膏體1.8萬噸,相當於12億貼,連線起來可以繞地4.2圈,產量居世界第一。
2、日本人為什麼走在了前面?
核心期刊《中草藥》於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日本漢方藥如何實現了逆襲?
政府支援
除了將漢方藥納入醫保體系,減輕患者採用漢方藥的藥費負擔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視漢方醫學教育。明治政府曾頒佈法律廢止漢方醫學,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綜合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藥科大學、齒科大學可開設傳統醫學教育課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學省釋出《教育核心課程設定》,漢方醫學教育被納入其中。到2004年,80所醫科大學全部開展了漢方醫學的教育。
政府還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漢方醫藥研究機構,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和漢藥研究所。
重視創新
日本的創新主體是企業。
日本製藥企業的科技人員佔全國科技人員總數的60%,其研發費用佔整個國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三共、津村、鍾紡)的新藥研發費用均佔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
日本漢方藥大多采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劑型,擺脫了水煎火熬的傳統中藥服用方法。為最大限度保留藥效,藥物提取過程採取溫浸提取、減壓濃縮、噴霧乾燥、真空冷凍乾燥等技術和裝置。
劑型創新,讓服用漢方藥更加方便,也更加適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在製劑外觀和口感上日本企業也進行積極創新:顆粒美觀、包裝精緻、口感好。一些漢方藥顆粒劑能直介面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藥粗糙、苦澀的觀感。
企業最能貼近市場,也最有活力。比如,日本“小林製藥”(日本一家制藥公司:編者注)瞅準“霧霾商機”研製出“清肺湯DUSMOCK”,大力向中國遊客推銷。因為中國遊客爆買,“小林製藥”計劃2017年把“清肺湯”的產量增加30%,達到約110萬包。
日本在中藥“六神丸”的基礎上,加入人參、沉香研製的“救心丸”,年出口就超過1億美元。
嚴苛的質量控制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頒佈漢方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漢方藥都按這個標準生產。
日本還專門出臺了藥材種植規範,要求生產過程中儘量不用化肥和農藥,儘可能降低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對每個環節都有詳細記錄,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除了檢測性狀、乾燥減重等專案外,日本對於漢方藥中重金屬殘留量和農藥殘留量的監控非常嚴格。而且日本漢方藥對於鑑別和含量測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國中藥標準更為嚴格。
標準化,是現代生產的顯著特徵。標準化後的漢方藥不會與歐美標準發生衝突,顯然也更有利於漢方藥走出日本國門,被國際市場接受。
比如,津村製藥的“六君子湯”就被西方醫學界用來進行輔助抗癌治療。
重視傳承
中藥原料、中醫典籍,是中醫藥的兩大法寶。
中藥強調“道地藥材”。“津村藥業”先後在中國建立了70多個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材種植基地。
國內擁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藥企業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個。中國生產的大量藥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進行加工再把成藥賣到全世界。
但是近年來日本漢方藥企開始加速中藥材中國產化。比如,津村用青森縣八戶市的廢棄小學,進行藥用人參栽培中國產化種植,在北海道2021年前年栽培量有望增加到2000噸,是2016年的3倍。
重視中醫古籍的傳承。不同於西醫,中醫的智慧植根於中國傳統古籍之中。現在日本漢方醫籍的藏書量僅次於中國,還有20多家漢方醫籍出版和翻譯機構,每年出版漢方醫藥書籍100多種。不僅注重古代書籍,日本還特別關注大陸和港臺地區最新的中醫藥研究動態,在大陸和港臺地區設立專門機構,收集所有中醫藥出版物,為其所用。
中醫在日本發展也並非盡善盡美。比如,日本對中醫存在“廢醫存藥”的情況等等。
但這卻給了我們很大的趕超機會,畢竟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家寶。
別人可以急功近利、佔其一端、為己所用,而我們必須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