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72338610

    訴衷情其他含義

    詞牌名

    訴衷情,詞牌名,又名“桃花水”“訴衷情令”“漁父家風”等。以溫庭筠《訴衷情·鶯語》為正體,該詞為單調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韻六平韻。另有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四平韻,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的變體。代表作有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等。

    基本資訊

    中文名

    訴衷情

    別名

    訴衷情令

    桃花水

    漁父家風

    代表人物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體裁沿革

    唐代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本是情辭。後人據毛文錫詞改名“桃花水”,因黃庭堅詞曾詠漁父生活,名“漁父家風”。賀鑄詞

    訴衷情·鶯語

    名“步花間”“畫樓空”,張輯詞名“一絲風”。又名“訴衷情令”。《花間集》有單調三體、雙調一體。韋莊此調兩詞,格律全同,可見律極嚴。此調平韻中插入兩仄韻,短句頗多,極富變化。宋人用此調者甚眾,但通行四十四字型。[1]

    宋僧仲殊此調五詞,推為絕作。《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九:“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為最,小令之中,《訴衷情》一調又其最,蓋篇篇奇麗,字字清婉,高處不減唐人風致也。”此調前段多平仄字不拘者,後段三個三字句、三個四字句極不易處理,如仲殊的“閒院宇,小簾帷。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宮樹綠,晚煙斜。噪閒鴉。山光無盡,水風長在,滿面楊花”,均造佳境。陸游此調兩詞,皆為言志與抒情結合之作,如其名篇:“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體裁特徵

    正體,單調,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韻,六平韻。以溫庭筠《訴衷情·鶯語》為代表。此詞以平韻為主,間兩仄韻於平韻之內。 按《花間集》此體第九句類用疊字,如“輕輕”、“迢迢”、“沉沉”皆然。其第八句“柳”字可平,第十句“遼”字可仄,則參韋莊詞也。

    變體一,單調,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以韋莊《訴衷情·碧沼紅芳煙雨靜》為代表。溫詞起七字作三句,間入三仄韻。此詞起七字作一句,不間入仄韻,“倚蘭橈”以下俱同。或雲“佩”、“帶”非韻,不知韋詞又有“花欲謝。深夜。”顧夐詞有“羅帶重。雙鳳。”正與溫作相合。但溫詞起句間入仄韻,第三句又換仄韻,韋、顧詞祇於第三句間入仄韻耳。

    變體二,單調,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以顧夐《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為代表。按《花間集》顧詞二首,其一首與韋詞同,此亦韋詞體,惟第七句添一字、第八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結句添二字,即開宋人添字之法。元詞襯字實本於此。

    變體三,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四平韻。以毛文錫《訴衷情·桃花流水漾縱橫》為代表。此兩段詞全押平韻,與單調詞間入仄韻者不同。 按《花間集》顧詞別首結句亦用“訴衷情”三字,與此同。但前段第二句“碧沼藕花馨”,“碧”字仄聲。後段第三句“何時解佩掩雲屏”,“解”字仄聲。又魏承班詞五首,其一首前段起句“春情滿眼臉紅消”,“滿”字仄聲。結句“幾共醉春朝”,“幾”字仄聲。又一首後段第三句“夢魂幾度繞天涯”,“夢”字仄聲,與此平仄小異。惟一首前段起句“銀漢雲晴玉漏長”,“漢”字、“漏”字俱仄聲,“晴”字平聲,與此平仄全異。至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五首皆然,亦與此詞平仄全異。據此譜內可平可仄,餘見下詞。

    變體四,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以魏承班《訴衷情·春深花簇小樓臺》為代表。按魏詞五首,其四首與毛詞同,惟此首後段第三句不用韻異。[1]

    體裁格式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訴衷情·鶯語》

    平 仄,平 仄,平仄 仄,仄平 平。平仄 仄,平 仄,仄平 平。中仄仄平 平,平 平。中平平仄 平,仄平 平。

    鶯語,花舞,春畫午,雨霽微。金帶枕,宮錦,鳳凰帷。柳弱燕交飛,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訴衷情·碧沼紅芳煙雨靜》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 仄,平 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 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 平。

    碧沼紅芳煙雨靜,倚蘭橈,垂玉佩,交帶,嫋纖腰。鴛夢隔星橋,迢迢,越羅香暗消。墜花翹。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 仄。平 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 平。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訴衷情·桃花流水漾縱橫》

    平中中中仄中 平,中中仄中 平。平中仄,仄平 平,中仄仄平 平。

    桃花流水漾縱橫,春晝彩霞明。劉郎去,阮郎行,惆悵恨難平。

    中仄仄平 平,仄平 平。中平中仄仄平 平,仄平 平。

    愁坐對雲屏,算歸程。何時攜手洞邊迎,訴衷情。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訴衷情·春深花簇小樓臺》

    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

    春深花簇小樓臺,風飄錦繡開。新夢覺,步香階,山枕映紅腮。

    仄仄仄平 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2]

    代表作品

    唐·溫庭筠《訴衷情·鶯語》[1]

    五代·顧夐《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宋·張先《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宋·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

    宋·晏殊《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

    宋·杜安世《訴衷情·燒殘絳蠟淚成痕》

    宋·歐陽修《訴衷情·眉意》

    宋·蘇軾《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宋·黃庭堅《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陸游《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3]

    參考資料

  • 2 # 一葦渡江看潮生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 ·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話怎麼寫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