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4063198209

    一、選擇良種。

    選擇主蔓結瓜性好、坐瓜節位低、坐果率高、抗病性強、抗高溫的系列品種。

    二、播種育苗。

    因早春氣溫低,絲瓜直播發芽率低,必須催芽露白後才能播種。絲瓜播前將種子用55~60℃的水處理15分鐘,再用25℃的水浸泡4小時,漂洗去種皮表面黏液後,把種子用溼紗布包好放在溫箱中催芽。選出芽好的種子每缽播種1~2粒,一般畝用種500克左右。出苗前保持溫度28~33℃,出苗後適時通風降溫,以免造成秧苗徒長,溫度掌握在23~25℃為宜。關鍵是絲瓜苗一定要在出第一張真葉前移栽,否則會影響成活率。夏季溫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種前浸種3~4個小時或浸種後催芽24小時再播。單行雙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種子,蓋土1.5公分,蓋上紗網,淋水。出苗後,每穴留苗2株。

    三、適時定植。

    播後4~5天出苗,當秧苗有4葉1心時,在4月中旬選擇晴天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畝用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80至120公斤、尿素25~30公斤,然後深耕20釐米,耙平後建畦,畝栽苗2800株左右。

    四、整地播種

    夏絲瓜對土地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前作不是瓜類的就可以種植。由於夏季雨水多,露地種植絲瓜整地要深溝高畦;畦溝寬1.6米,畦面寬1.2米。雙行“品”字形種植,每穴2苗,穴距75釐米,密度為每667平方米2300~2500苗。定植時穴施農家肥0.5千克,複合肥少量。

    五、田間管理。

    定植後用小拱棚覆蓋,儘量少通風,以提高小拱棚內溫度,促進緩苗。緩苗後一般要噴120ppm的乙烯利或2000ppm的比久,以防苗徒長,促進多現雌花。同時還要澆一次透水,而後轉入蹲苗。當苗高30釐米時搭支架,並採用“之”字形綁蔓上引。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一律摘除。當瓜蔓同時生長時,要重水肥,原則上2~3天一水,5~6天一肥。追肥每畝每次用人糞尿500公斤或硝酸銨20~25公斤。

    肥水管理

    良種絲瓜前生育期短,植後30~40天結瓜。夏絲瓜苗期淋糞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畝施50公斤複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麩,每採收2~3次,再追肥一次,每次用複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5公斤。夏絲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於根系生長。抽蔓開花期需水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採收期除淋水外,溝內要保留10~20公分的水層,雨天要及時排水。

    理蔓打花打葉,插竹引蔓 當蔓長30公分時可插竹,插入字架。插架後,不要馬上引蔓,要適當窩藤、壓蔓,有雌花出現時再向上引蔓,並使蔓均勻分佈。絲瓜在主蔓留種能成瓜2~3個。吊瓜。絲瓜彎曲時,要吊瓜,用小包裝繩一頭綁瓜蒂,一頭綁一小石塊,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後2~3天進行。搞除老葉。夏絲瓜採收後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

  • 2 # 使用者8817237084689

    白關絲瓜種植技術

    白關絲瓜的採收期正逢蔬菜秋淡季節,鮮瓜上市價格穩定,經濟效益好。因此應合理安排播期,加強肥水管理,確保夏絲瓜品質產量,滿足市場需求,從而獲得增產增收。另外,夏絲瓜的栽培管理與春秋絲瓜有所不同,存在著蔓葉易發生徒長、開花結果遲緩等現象,栽培上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育苗移栽

    白關絲瓜不宜直播,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育苗移植。將絲瓜種子用清水浸種8-10小時後撈起瀝乾即可播種。播種方法常用的有塑膠營養杯和育苗盤育苗,營養土應採用新土或未種過瓜類的菜園土。播種時每穴播1粒種子。幼苗移植前,要適當控水制肥,培育壯苗。

    二、田塊選擇

    白關絲瓜喜肥,應選擇向陽、土質肥沃、溼潤、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粘壤土田塊種植。

    三、整地定植

    1、整地:起畦種植,畦面寬1.2-1.5米,溝寬30-40釐米,畦高35釐米。結合整地施足基肥,畝施土雜肥2000公斤+挪威複合肥50公斤或西洋複合肥50公斤。2、定植:白關絲瓜栽培採用雙行植,行、株距為70-80釐米×50釐米,以畝植1700株左右為宜。幼苗具2-3片真葉時即可移植大田。

    四、田間管理

    1、蔓葉整理:一般在蔓長35釐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釐米左右進行第二次壓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瓜蔓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畦面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

    引蔓上籬時,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籬,上籬之後,採用之字形均勻引蔓。在生長中後期,適當摘除基部的枯老葉或病葉,在蔓葉生長過旺情況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間隔摘除部分葉片,或在蔓葉生長過密的位置摘葉,有利於通風透光或減少病蟲害。

    2、及時理瓜:在開花結果期間,當發現小瓜擱在葉上、籬架上,瓜蔓間或被卷鬚纏繞,需要及時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懸掛棚架內,同時應清除病瓜,以免傳染病害。

    3、合理施肥:施肥總的原則是:勤施薄施,結瓜前控制水肥,結果後及側蔓盛發時施重肥,並重視磷、鉀肥的施用。

    應施足有機肥,適施化肥。有機肥足,絲瓜長得直而長,否則易造成瓜條畸形。移栽後5-7天畝用1:10淡糞尿水1500公斤淋施,以促進莖葉生長。以後至開花結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幼苗長勢旺盛,濃綠,可以少施或不施肥;長勢弱,每隔15天左右每畝淋施4-6公斤複合肥浸出液1500公斤或1:10淡糞尿水1500公斤。結果後,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畝施複合肥10-15公斤;盛收期間,施肥量應增加1-2倍,並加施草木灰50-100公斤/畝1-2次。

    4、水分管理:絲瓜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溼潤,植株開花結果期間,需水最多,根系也較強,需加強灌溉。絲瓜既需水,但也忌積水,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

    五、病蟲防治

    1、病害防治:猝倒病用70%敵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800倍液防治;疫病用72%克露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霜黴病用58%瑞毒黴6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0%粉鏽寧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500倍液防治。

    2、蟲害防治:瓜絹螟用1.8蟲蟎克20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製劑等防治;瓜實蠅用48%樂斯本1000倍液、90%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蚜蟲用10%蚍蟲啉1500倍液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側頸部淋巴結增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