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宏遠居士
-
2 # 我恨小孬蛋
如果自己的母語都覺得掉檔次,那請不要說中國話,別吃中國飯,別在中國住,外國這麼好,慢走不送,中國產車現在的水平不次於外國車,自己都不支援自己,中國產車只會和外國車差距越來越大,
-
3 # 天和Auto
漢字作為車輛標識是人性化設計-文字不存在「檔次高低」
汽車用漢字標註車輛按鍵功能的品牌有兩個,分別為:
日本的漢字當然是源自中國,時經過北韓半島幾乎不變的傳到日本;初期普及還是從貴族階層逐級下沉,至今漢字仍舊是日本正式場合主要使用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則被認為不夠莊重。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到處都看得到漢字,這時候似乎沒有人認為漢字是“不夠檔次”的吧。
所以謳歌使用漢字車標曾經得到以一致好評,不論謳歌是為了討好中國汽車市場的使用者,還是為了體現出一種文化氣息。
那麼比亞迪作為中國車企中的佼佼者,作為新能源汽車陣營中的領軍企業,使用漢字標註按鍵或作為車標使用,難道不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嗎?——很多人認為使用英文標註按鍵才洋氣,然而你也得先是個洋人才能和洋氣匹配吧。
洋氣這個詞的釋義是外國的樣式、風情或習俗,理論上應當屬於名詞;而隨著一些媚外者的出現又變成了形容詞,用於形容一些從衣著談吐方面都流露著“外國風情”味道的人。這一階段中的洋氣屬於“準褒義詞”,比如這個閨女長得挺洋氣,黃色的頭髮加上短裙感覺像是老外;不過隨著文化復興的逐漸深入,洋氣這次經歷了兩個階段的變化。
兩個階段分別為:
中性詞貶義詞當以西方和日韓為主的西方文化(涵蓋西化文化)不再熱門,洋氣這個詞就顯得沒有什麼意義,顯得很無力、很空白甚至很無聊。西方文化不在熱門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海外旅行、學習或工作的經歷,看到了曾經印象中到處都金碧輝煌的歐美日韓,實際街道建築都是老舊不堪,基礎建設水平遠不如國內。
同時行走在街道上面對的目光,並不像在國內看到老外一樣會有些“豔羨”的感覺;人家看你是有些不屑的,至此感覺“洋氣不是一種好氣”,既沒有包容也沒有先進。其實有的只是一些人意淫出來的高大上罷了,所以這時候再被誰說是洋氣也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中華傳統文化復興是近些年的熱門話題,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全球四大文明中燦爛的明珠;剩下的三個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這些文明還傳承下來了多少呢?印度撇開不談了,其種姓制度今日來看已經與文明毫無關係,埃及的文明充滿了神秘感,但埃及的近代史簡單瞭解後也會有些唏噓;而古巴比倫是今天的伊拉克區域,談什麼呢?
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都幾乎被西方文化摧殘殆盡,只有中國堅韌的度過了難關;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得以延續傳承,只是在某個階段因市場化的需求而出現了西方文化入侵。
縱觀歷史雖然沒有哪個朝代可以實現文化對中國的同化,可是在網路智慧時代必須警醒了;因為文化資訊的傳播是光速的,各類媒體為吸引眼球又基本不設底線的引入西方和日韓文化。結果造成了相當一段時間對傳統文化的壓制,沒有真正接觸過西方的人就會產生很多可悲的幻想。
所以文化復興是很重要的,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不應該被忘記;好在文化復興來得及時,但現階段不同年齡段的人在觀念上已經形成了差異。
比如≥90後的準中年和中年人正是被文化西化比較嚴重的2-3代,但≤2000後的年輕人往往都比較有文化自信。因為這些小朋友是在非常理想的物質環境中成長,看到了真實的中西方的不同,感受到了各種自信。
反之70-90後的人們更多接觸的是西方的影視文化、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小電影,以及各型別的商品。在長期接受傳統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對於這些新鮮的事物必然很感興趣;加之有些科技領域的產品確實存在同期中國產不如進口的問題,所以一些骨子裡自卑的人就學會了使用外國的商品武裝自己,至此慢慢形成了崇洋的風氣。
對於此類人而言,即使現在的中國製造更先進或更強大也不會承認,因為承認了中國製造的強大就等於扒掉了它的“皇帝的新衣”。這個問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得到且捂得透了,那麼倒之後“洋氣”也就成為了貶義詞,洋氣是用於評價那些習慣性否定中國製造與傳統文化所有元素,只認為外國文化和商品高階的洋奴。
這可以說這些人是“雙標兩面人”,是文化領域的“漢奸”,是骨子裡極度自卑的可憐蟲;這樣的評價雖然不好聽但確定是事實,此類人交流的時候總善於夾雜幾個發音不夠標準的英文,離開ABCD似乎就不會說話了。看到中文標識也會感覺低端,但如果WC用全拼的話,估計它們連衛生間和廚房都分不清楚。
回到品牌分析:比亞迪的漢字按鍵還應該被貶損嗎?
咱們來做個實驗吧,能獨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可以去看一看英文按鍵的汽車中控臺面板——能認全按鍵功能並知道所有英文全拼的司機,可以說連百萬分之一都不見得有!大部分司機並不知道這些按鍵有什麼功能,在智慧終端裝置普及率很低的階段中,很多新手司機都是靠著偷偷瞄老司機的操作去學習功能,而這些老司機也無非是一個個的試出來的。
圖個什麼呢?面對一串不認識的字元,依靠試探和記憶逐漸掌握不見得對的操作,這真是洋氣的有些可悲了。反之這些按鍵都用漢字標註,貌似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就都會操作了。
英文不是一個必須掌握的技能,英語也不是什麼全球語言;僅西方國家的歐洲也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等等,很多人知道AUTO是汽車但不知道它是德語單詞吧,AUTO在英語中是自動,以後別再問空調面板上為什麼用汽車的標識了。
對於絕大多數不需要出國工作或從事對外貿易的人而言,漢字仍舊是最容易識別的字元,用漢字標註車輛按鍵的功能自然是合理的了——所以比亞迪汽車的漢字按鍵設計首先是科學和人性化的,其次則是彰顯了一種文化自信;同時也是文化復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工業領域同樣可以振興中國傳統文化。
結語:請思考一個問題。
自信有那麼難嗎?想一想吧。
沒有文化和民族自信,不論個人還是企業都不會有什麼格局可言;文化可以且需要融合,但融合後也要區分主體和次要。
回覆列表
比亞迪的中文按鍵看著簡單明瞭,挺好用的,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群,他們不看說明書,別人介紹的功能他們嫌煩或者也記不住,除了開車,其他功能也很少用,也看不懂,更不想去探究。我就經常被我的朋友問到定速巡航怎麼用?中控臺的一堆按鍵都是幹什麼的,更有甚者連空調的那幾種模式都看不懂。
所以比亞迪的中文按鍵雖然看著挺另類的,但是至少使很多人不用很麻煩的看那些枯燥的說明書,就很簡單的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些按鍵的用途,也提高了一些功能和配置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