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曦蒙樂安(ღ˘⌣˘ღ)

    公元617年,李淵於太原起兵,以迅雷之勢席捲長安。次年,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所殺,李淵稱帝,國號“唐”,其次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兼尚書令 。短短4年間,李世民廣納賢能,取得一次又一次輝煌的戰績。

    公元618年八月,李世民出兵消滅了“西秦霸王”薛舉的勢力。

    公元619年,李世民率軍從龍門渡過黃河,攻打“定楊可汗”劉武周,次年,劉武周和宋金剛大敗,逃入突厥,最終被殺。

    再兩年,李世民在洛陽和虎牢關之戰中,擊敗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勁敵,為唐朝的未來鋪平了道路。

    作為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李淵喜不自勝。然而,在唐帝國中,並非所有人都喜歡李世民的做法,太子洗馬魏徵就是其中一人,魏徵見李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焦急萬分,他向太子李建成進言:

    “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

    魏徵的意思是:太子(李建成)是李淵的嫡長子,佔據名分,但秦王(李世民)的功勞卻如日中天,這樣下去 ,秦王的聲望越來越高,而太子則處在秦王的陰影中。將來大家都支援秦王,太子之位焉能坐得安穩?

    李建成聽完觸動很深,在魏徵的建議下,李建成開始積極謀劃,一方面爭奪兵權,另一方面出兵攻打劉黑闥,搶佔軍功。

    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世民之爭更加白熱化,魏徵建議李建成:應該找個理由把秦王李世民調到外地,只要李世民不在李淵身邊,他將徹底失去成為儲君的機會,只可惜,魏徵的這個建議李建成沒有聽取。當年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死於李世民的箭下,魏徵痛哭不已。

    說起魏徵,此人經歷坎坷,多次更換門庭,但總遇不到“明主”,直到遇到唐太宗李世民,魏徵才名動天下。

    魏徵,又作魏徵,字玄成,李密聚義於瓦崗的時候,魏徵曾前去投奔。隋朝末年,瓦崗軍日益壯大,名將如雲,魏徵仔細謀劃了瓦崗軍的未來,向李密獻出了十條規劃,可惜,李密剛愎自用,否定了魏徵,魏徵因此對李密有所失望。

    後來,魏徵主動和瓦崗軍的高階幕僚鄭頲交好,在瓦崗軍和王世充交戰之時,魏徵向鄭頲建議:“王世充糧草不多,瓦崗軍只要佔據險要地勢,打持久戰,王世充必敗。”

    不得不說,魏徵的這個非常高明,但當時瓦崗軍明顯佔據主動,鄭頲等人不想放棄大好形勢,因此並沒有將魏徵的建議轉達給李密,最終瓦崗軍被王世充所敗。

    瓦崗軍兵敗之後,魏徵投奔了李淵,而後被分配到東宮輔佐太子李建成。當初李建成對魏徵頗為重視。最初,魏徵勸李建成早點除掉李世民,李建成不聽。後期,魏徵建議李建成將李世民調離長安,李建成都未聽魏徵之言。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大權獨握,質問魏徵:“你為何要離間皇家兄弟,指使太子對付我?”魏徵不懼,回答說:“若是太子早聽我的,哪有今天的禍事!”

    初,洗馬魏徵常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敗,世民召徵謂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眾為之危懼,徵舉止自若,對曰:“先太子早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資治通鑑》

    魏徵言下之意,對自己當年的行為並不後悔,只怪李建成並不聽取“忠言”而已。

    李世民倒也大氣,見魏徵誠懇,便留在身邊,給予重用。因魏徵直言善諫,便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多次問政於魏徵,魏徵終於遇到明主。

    貞觀二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並且以親王之禮為李建成下葬,魏徵請求為李建成送葬,李世民欣然答應,並讚賞魏徵忠義。

    唐朝初建,很多規定並不成熟,又因為李世民性格暴躁,所以在貞觀年間,李世民在朝堂上的很多做法並不妥帖,魏徵則扮演著“得罪人”角色,每當李世民有失誤之初,魏徵都會直言勸諫。例如,勸李世民不要廣納嬪妃,不要頻繁射獵,不要重用外戚,不可重刑罰等等。因為魏徵多次頂撞李世民,李世民甚至想殺魏徵而後快,後來又覺得魏徵說得有理,因此對魏徵十分佩服。

    李世民最佩服魏徵的一次,莫過於貞觀元年的“馮盎謀逆案”。在此事件中,魏徵對形式的判斷非常準確,讓李世民認為魏徵堪比十萬雄兵。

    馮盎是是北燕皇族後裔,隋朝時期,馮盎在廣東屢立戰功,後來楊廣遠征高句麗,特地調馮盎北上,馮盎因功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馮盎佔據廣州,因馮盎恪盡職守,善待百姓,嶺南20多個州縣都自動歸順馮盎,因此馮盎成了隋末南方的一方梟雄,被人稱為“南越王”。

    實際上,馮盎並未稱王,很多人勸馮盎效仿西漢趙佗,自立為王。馮盎說:

    “我管轄一方土地,護百姓安寧,自己也錦衣玉食,哪能自立為王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馮盎在亂世之中安定一方百姓,並不求自立,算得上是一時人傑。

    武德五年,李淵派名將李靖南征,李靖非常佩服馮盎的為人,不忍心兵刀相向,派使者前去招降,馮盎知道唐朝得天下已經無法阻擋,不忍心生靈塗炭,因此歸順唐朝,被封為吳國公。

    因馮盎性格耿直,嫉惡如仇,得罪了南方的很多官吏。李世民登基後,陸續有人誣告馮盎謀反。剛開始李世民不信,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先後有十幾個州縣稱馮盎造反。李世民信以為真,打算派遣大將軍藺暮發兵十萬大舉討伐馮盎。此時,魏徵勸諫說:萬萬不可!

    李世民嘲笑魏徵:

    “馮盎都謀反了,你不讓朕發兵,難道靠嘴皮子就能讓馮盎乖乖投降?”

    面對李世民的質疑,魏徵立即為李世民分析嶺南的形式,魏徵說:

    “假如馮盎謀反,在一年的時間內,馮盎早就攻出廣東了,為何他還在原地呢?可見,馮盎並沒有明顯的反跡。只是,他得罪太多人,大家都說他謀反,他怕陛下信以為真,不敢輕易來朝廷解釋,因此才造成這個局面。陛下若派兵攻打,馮盎知道朝廷不信任他,為了自保,必然反抗。陛下若派使者前去安撫,馮盎知道朝廷仍然相信他,自然會派人來長安解釋清楚。”

    魏徵所言,李世民雖然不信,但考慮到南方多瘴氣,而且路途遙遠,10萬大軍此去,消耗甚多,於是暫緩出兵,先用魏徵之計一試,派大臣前去安撫,一探究竟。結果,李世民的使者剛到廣州,馮盎就派了親兒子和使者一同返回長安,向李世民陳述冤屈。情況竟然和魏徵所料一模一樣,李世民對魏徵佩服不已,大呼:

    “魏徵令我發一介之使,而嶺表遂安,勝十萬之師”——《資治通鑑》

    唐太宗李世民的意思是說:

    魏徵讓我派一個人去,竟然平定了嶺南諸郡,魏徵一言,勝過十萬雄兵。

    因此重賞魏徵,魏徵推遲半天,最終只接受了五百匹絹帛。

    作為唐初名臣,魏徵給後人的印象大多在“直言善諫”上。實際上,魏徵之才,在於他善於分析時局,並做出最正確的判斷。而諫言,只是最終的表象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鶚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