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哲學,每種文化都體現在這種文化的具體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上。而每種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又體現在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學者把文化定義為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文化也可以說是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學前兒童教育與文化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存在著必然的、內在的聯絡。一般來說,在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社會的文化傳統與學前兒童教育大致保持著相對適應和功能互相配合的狀態。

    一方面,一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傳統(包括一定社會的政治指導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蘊含在整個社會中,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強烈地制約著人們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和教育內容;另一方面,這種特定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又使傳統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家庭不僅具有生產和生活的功能,而且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子女在家學私塾中、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完成教育。中華民族自古十分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家教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中國家庭教育史上,不但出現了孟母斷機、岳母刺字這樣的教子有方的楷模,而且許多名人、許多家族都立有家戒、家訓、家規和家範。

    下面我來簡要說一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精華與糟粕。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1.重視早期教育

    中國提倡學前兒童早期教育的思想淵源出自儒家“正本”“慎始”的哲學觀。

    《易經》稱:“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因此,中國曆來重視對子女進行早期家庭教育,甚至主張“胎教之法”,為子女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西漢的賈誼在《新書·胎教》中就提出要“正本慎始”,須行“胎教之道”;劉向在《列女傳》中提出了“慎外感”的主張,重視孕婦對外界事物的感應。在此基礎上,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高度重視外界事物和周圍環境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提出了“外象內感”的胎教理論,奠定了中國胎教學說的理論基礎。

    古人不僅重視胎教,而且認為孩子出生後要今早對其進行家庭教育。《禮記·內則》就提出了按年齡安排的早期家庭教育計劃:“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認為“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2.提倡正面教育

    《易經·蒙卦》稱:“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要對蒙童及時地以正當、正確、正面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教育。這是中國古代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

    3.注重教子做人

    德教為本,把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放在首位,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顯著特點之一。歷代家庭教育論著和各種家規、家範、家戒,無一不是強調“忠孝傳世”,把教子做人作為論述的重點,以勉子立德、誡子自立、教子孝親、訓子以儉為教育的基本內容。

    4.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其中,學前兒童教育要從實際出發,按照科學規律進行,必須適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這一點在中國的傳統家教文化中也有所體現。孔子提出了“欲速則不達”。

    孟子也批評了“揠苗助長”的愚蠢做法。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學字亦不可早。小兒手小骨弱,難教以拔蹬法。

    5.尊重本性,因材施教

    孩子的氣質、性格、興趣等個性特徵各有不同,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要因人而異。孔子在春秋時期就採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與冉有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聽說了一件事,要不要馬上去做?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對冉有卻說:“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對此發生疑問,孔子解釋說:“冉有退縮,故激勵其進取;子路則勇於進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縮。”(見《論語·先進》)

    6.慈愛與教育並行

    慈愛自己的子女是人之天性,宋代袁採在《袁氏家訓》中指出:“父母於其子嬰孺之時,愛念尤厚,撫育無所不至。”但是一味的溺愛,對子女的成長反而不利。顏之推認為正確的做法是:“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

    (二)中國古代傳統家教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中國傳統文化中積累了豐富的學前兒童教育經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但也有消極的、陳腐的、不科學的內容,因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分析傳統家教文化中的不利因素。

    1.傳統文化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依然影響著眾多的家長

    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充斥著功名思想,教育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功名,光耀門楣。當今許多家長依然過於重視攫取功名的考試,把考大學作為子女未來的唯一出路,對孩子的學業寄予厚望,甚至是不切實際的期望。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快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長盲目地進行“過早教育”和“過度教育”,這裡就有一個極端的例子。2005年12月24日,年僅3歲、身高不足1米的鄭博,只因不肯識數認字,死在了親生父母的棍棒下。

    2.家長本位的親子關係不利於兒童獨立意識、獨特個性的培養

    傳統文化中的等級制度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上下尊卑、等級森嚴。表現在親子關係上就是“父為子綱”。父親在家中享有絕對權威,子女必須絕對服從。朱熹在《童蒙須知》中寫道:“凡為人子弟,常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長上檢查或有過失,不可便自分解。”這是家長本位的教育模式,一味強調家長意志,完全忽視子女的意志,扼殺其創造精神和健全的個性。當代的許多家庭仍然把順從、聽話、老實看作好孩子的標準。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孩子時常表現出自信心不足,主動性、獨立性、自學性和進取精神差,缺乏強烈的主人翁思想和創新慾望。

    3.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利於兒童創新及競爭意識和健全人格的培養

    “中庸之道”作為儒學的重要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童蒙讀本《太公家教》中說:“言不可失,行不可虧。他籬莫越,他事莫知……口能招禍,必須慎之。見人善事,必須贊之;見人惡事,必須掩之。”教育孩子從小學會不說對自己不利的話,不做對個人不利的事,學會迴避矛盾,明哲保身。這種利己的教育觀念不利於培養兒童的創新和競爭意識,不利於培養兒童正直正義的人格。

    4.此外,把子女當作私有財產的觀念、重男輕女的觀念、崇尚體罰的觀念等傳統家庭教育觀念也根深蒂固,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代人的教育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腰痠背痛,很困沒力氣,還動不動就感冒怎麼辦?應該怎樣調理身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