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乙己亂彈
-
2 # 機甲Bro
人類的技術突破要有一個爆炸點。戰爭往往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尤其世界大戰這種程度的戰爭,資源和資訊被空前集中,對於新技術的研發支援力度也大大增強。所以才能在幾年時間內取得技術爆炸。
二戰時期研發成功的核武器,是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人造武器,甚至威脅到了人類種族存亡。但為何距離二戰結束已經七十餘年,還沒有新的威力更強的武器呢?
其實對於威力這個詞,我們的理解過於片面,爆炸威力更大,波及範圍更廣,殺的人更多是我們對威力的理解。但威力這個詞引申下去到破壞力,那我們就有更多的理解。只要能癱瘓敵軍,讓對方喪失戰鬥力,在同樣時間摧毀對方戰力越多那麼威力就更大。
在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SEED中出現一種武器,被稱為中子干擾器。未來戰爭,各型武器都需要電子元器件。使用了中子干擾器的一方,引發了電磁衝擊波,一時間五十公里半徑內的敵軍武器,電路全部失靈,各種通訊,雷達,制導全部癱瘓,指揮部無法下達指令,也不知道自己部隊所在。作戰部隊失去了指引,沒頭蒼蠅一樣亂闖。汽車打不著火,飛機紛紛失去動力墜毀。而使用一方配備了反中子干擾器,不受影響。輕輕鬆鬆把作戰變成屠殺。受影響一方只能投降。
這只是文學作品裡的一個假設,但這種武器如果真的研製成功,確實比原子彈這種單純的物理破壞型武器要乾淨的多也文明很多。同時也不用考慮核輻射對戰後的影響。
同樣出自高達作品,曾經有一種佈置在外太空的,由上千鏡面組成的陣列。透過角度調整,把太Sunny集中反射到一個透鏡上,形成超高熱量的光柱,直接照射地標目標。這種武器的優勢在於,光束是無法攔截的。而且只要角度合適,這種攻擊可以源源不斷的砸到敵方頭上。
雖然影視作品裡的產物還有好多技術上的漏洞,但這種科幻理想也許也能對現實的軍工研發產生助理。比如出現了很長時間的石墨炸彈,就是針對敵方供電系統的。而鐳射武器也被大量研製,現在已經出現了放空用鐳射炮。
武器的研發帶動民用科技進步,但我們希望武器越來越先進,但武器從不被使用!
-
3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未來反物質武器是一種理論上威力超過核武器的裝置,它使用反物質作為武器的動力源、推進劑或炸藥。反物質武器還不能生產,因為目前反物質的生產成本(估計為每克63萬億美元)非常有限,因為製造反物質的技術非常有限,不足以在武器中生存,而且反物質一旦接觸到普通物質就會湮滅,使得儲存非常困難。
這種理論武器的最大優點是反物質和物質碰撞導致它們的質量能量當量的總和作為能量釋放,這至少比最有效的聚變武器的能量釋放大一個數量級(100%對7-10%)。湮滅需要並透過碰撞轉換完全相等質量的反物質和物質,碰撞釋放兩者的全部質量能量,1克約為1.8×10^14焦耳。按照1千噸梯恩梯當量= 4.184×10^12焦耳的慣例,1克反物質與1克普通物質反應產生42.96千噸當量的能量,儘管中微子的產生會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截至2004年,生產百萬分之一克反物質的成本估計為600億美元,現在只有更貴。
小型反物質武器在經濟上更可行:一枚現代MK3手榴彈含有227克梯恩梯。十億分之一克正電子含有37.8千克梯恩梯的能量,“正電子手榴彈”(十萬億分之一克反物質,相當於378克梯恩梯)的成本達到600000美元。如果可能的話,這不包括微密封裝置的成本。
反物質催化的核脈衝推進提議使用反物質作為引發小型“觸發器”爆炸給宇宙飛船提供推力。理論上,同樣的技術可以用來製造非常小並且可能“無裂變”(非常低的核輻射)的武器。反物質催化武器可能比常規核武器更具可用性,產生更少的核沾染,因此反物質武器的使用在政治上可能更容易接受。
-
4 # 青絲豆腐
核武器:
原子彈和氫彈是早已廣為人知的核武器。美國於1945年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的2顆原子彈,在廣島投擲的代號為“男孩”的原子彈是利用鈾核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製造的炸彈,稱為鈾彈。在長崎投擲的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則是利用鈽核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製造的炸彈,稱為鈽彈。中國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也是利用鈾核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製造的炸彈,故同為鈾彈。它們都屬於第一代核武器。幾年後,氫彈試驗成功。氫彈是利用輕核(氘、氚)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製造的炸彈,具有更大殺傷力,屬於第二代核武器。原子彈和氫彈有五大毀傷作用,即衝擊波、光輻射、貫穿輻射、放射性汙染和電磁脈衝。
後來根據戰術的需要,增強或減弱核武器某方面的毀傷作用,武器專家開發出了第三代核武器。例如:增強輻射的核武器——中子彈,增強衝擊波的核武器——衝擊波彈,增強放射性汙染的核武器——感生放射性彈,增強X射線的核武器——X射線彈,減少放射性沉降物的核武器——弱剩餘放射性武器,等等。美國正在積極發展威力小於5000噸TNT當量、藉助精確制導技術摧毀地下指揮部和武器庫的鑽地核彈,它也屬於第三代核武器,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武器專家們又在動腦筋開發研究第四代核武器。
反物質武器:
世界界萬物都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共性。反物質也一樣,它一旦遇上正物質,就與之“迅速結合、互相湮滅”。這種“湮滅”(annihilation)並非正反兩種物質化為烏有而消失,實際上,它們的質量會轉變成能量完全釋放。按照著名的愛因斯坦質量能量關係式E=m·c^2可以計算出釋放的能量:1毫克反物質“湮滅”放出的能量達到1800億焦耳,約等於43噸TNT當量。目前最大的核彈——蘇聯的“沙皇炸彈”約為5000萬噸TNT當量,也僅相當於1.1千克反物質湮滅產生的能量。
反物質炸彈易於引爆。它不像原子彈那樣必須達到臨界質量,即使特別微小的質量也能造成爆炸:它也不像氫彈那樣要求很高的爆炸點火溫度。反物質炸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這就是它與原子彈、氫彈不同,爆炸後不殘留放射性物質、不造成放射性汙染。總之,反物質之所以被選來製造第四代核武器,主要原因有三:
①反物質武器能量密度高、爆炸威力大;
②反物質製造和利用的技術難度高、耗資大,一般國家不易掌握和實現,便於超級大國獨自擁有;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有點太大了……
至少想了又想……不知道怎麼回答問題?
孔某就是一個“私人愛好”儲存了一點點“材料”、世界現實存在的核武器已經可以把地球毀滅N次……
那麼、有沒有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武器存在?答案:絕對有!一定有!
另外一個關鍵詞:擁有世界上最威力無比的武器裝備…目的是什麼?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魚死網破”還有球意義?
從技術上講:以人類現在的“智慧”更先進的比“核武器”威風凜凜的殺人武器絕對存在。
:…人類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裝備、人類知道……
再次以後人類打仗用的是“石頭、棍子”……
最終結果還是一句話、一個字:“和”為貴。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