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北中信鴻圖教育陳偉

    關於名校

    1、名校的優勢

    首先,名校自身的軟硬體條件都很優秀,師資隊伍、科研條件、就業前景等因素都吸引著大批學生報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擴招導致普通研究生畢業就業競爭力降低。再加上社會對名校的優先認可等各種原因,使得如今許多大學生對考研有種很強烈的“名校情結”,名校考研甚至已經成為考研的一種“潛”趨勢。於是,考研呈現“扎堆兒”考名校的現象。而且就目前來看,儘管近年考研熱度有所下降,但這種“名校熱”依然還在持續。無論在軟體方面還是硬體方面,名校的資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無法企及的。比如清華、北大、人大每隔兩三天就會舉辦一場學術講座,最多的時候會出現一天多場講座的情況。除此之外,名校還會提供給學生更多學術交流、科研實踐的機會,相對而言普通院校這種機會較少。

    不少人認為,如果在名校讀研,能師從一位學術界的“大牛”導師,那麼今後的學術研究,甚至畢業後的工作都可能會一帆風順。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發展平臺,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時會明確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畢業生,那麼你就可以輕鬆越過這一關卡。

    2、名校未必十全十美

    名校也有弱勢學科:並不是名牌大學的所有專業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綜合性的知名大學中,有些非傳統、非強勢的專業是隨著學校的發展和招生規模的擴大而增設的。這些新增設的專業在師資力量、課程設定等方面不一定強過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專業是優勢學科,在該學科領域中佔有很高位置。

    名校同樣存在就業競爭壓力:就業,應該是學生最為關注的,而名校的就業率並非100%。知名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雖然設定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關卡,但他們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名牌院校畢業的學生都具備充分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名校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在選擇專業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客觀地分析,理性評判自己的學習能力,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切忌不切實際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為貪圖名校帶來的“榮耀”而盲目“追熱”。全面認識名校,客觀評價自己。

    想清楚三點,擇校不難

    1、學會認識自己

    很多同學對自己本科所讀專業不滿意,想借助考研為自己選擇一條更加喜歡的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想升學深造,成為高精尖人才;更有一部分同學覺得自己大學四年增長的實力和掌握的知識不夠,想完善自己同時也躲避嚴峻的就業形勢……而你是哪種呢?在決定考研之時,你先問問自己,我考研的動機是什麼?再問問自己,我的興趣在哪裡?興趣能夠和考研聯絡在一起嗎?哪些院校開設了相關的專業?我的學習實力如何?在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加之半年有餘的複習,我大概能達到什麼分數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學校?這些問題是你擇校之前必須思考的。學校和專業就在那裡,而適不適合你,才是最關鍵的思考點。

    2、衡量自身情況與院校的結合點

    全國共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專業選擇的要求?你的能力適合衝擊哪個層級的院校?這個層級的幾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最需要思考的是,你的目標專業是否是這些院校的重點專業,專業特色類院校與專業實力較弱而綜合實力強悍的院校都是需要考生謹慎考慮的。畢竟,研究生時期的專業也可以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涯。當然,人各有志,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研究生的畢業證,那建議選擇報考本科母校,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不明覺厲的便利。

    3、觀察地域狀況,遙想未來發展

    對於不跨專業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來說,地域問題同樣是擇校需要考慮的一方面。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後長遠的發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畢業之後會繼續留在讀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離,和自己職業生涯走向的規劃是否存在衝突同樣需要稍加思考。

    必須關注的六項資料

    1、招生人數

    這條資訊一般在招生院校公佈的專業目錄裡面有說明。一般是指出每個專業招多少人,還有部分專業僅僅顯示這個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對於後者,同學們在報考時一定要打聽清楚你所報考的專業的具體招生人數。招生名額很多,當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則,就很危險。特別是熱門專業,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註定失敗。還要注意,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資料,最好能檢視去年的資料。因為有的院校某些專業,每年招生情況變化比較大。所以,這一點也要搞清楚。

    2、報考人數

    從這一關鍵資訊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這對報考選擇至關重要。當然,這一資料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有的連著好幾年都過千。像這樣的專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建議大家不要選擇。

    3、錄取人數

    這一資料也非常重要。透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佈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於招生人數,這是因為該專業當年生源質量很好,所以學校適當擴招。還有就是,最終錄取人數大於報考人數,是因為該專業報考人數不足,有調劑生進來。這一小小的變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學的救命稻草。

    4、報錄比

    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這一資料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還有更高的。例如,人大經濟學院和財政金融學院,2014年金融學專業(學碩)報考人數2009,最終錄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金融專碩報考989人,最終錄取148人,其中推免生34人。這就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競爭如此激烈,沒有實力如何應對!

    5、推免人數

    這一關鍵資料,之所以強調這個資料的重要性,是因為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佔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於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必須清楚當年到底有多少人透過推免。這一資料現在各招生單位研招辦、相關院系網站上應該都有公佈。同學們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特別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學更要注意。如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在10月底正式報名結束之前,同學們還可以修改報名資訊。否則一旦報考這種火拼專業,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6、複試分數線

    一般待國家線公佈以後,各招生單位開始根據國家線劃定本校的複試分數線。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專業的分數線一般都是國家線。事情雖然看著很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問題非常重要,那就是部分專業的實際分數線遠比國家線高得多。上一年錄取最低分數線也比國家線高不少。對於這樣的專業,同學們心裡必須清楚真正的分數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最好的安排》演員為啥都紅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