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亮愛生活
-
2 # 使用者2850992558380貓
一碗羊肉餄餎面由羊肉湯,辣椒油,蔥花,香菜,羊肉片組成,辣椒油提前做好冰凍,羊肉提前滷好冷藏第二天中午切片,蔥花香菜可以隨時切,餄餎面面機器生產,大鍋熬羊肉湯,出餐速度翻檯率非常的高,在店裡再搭配精美冷盤。滷雞滷肉售賣,看起來專業整潔,又覆蓋客戶很廣泛。
-
3 # 是依媽吖
山西人,愛吃餄絡,怎樣做也好吃,早上河洛湯,骨湯熬製的,中午吃打擼餄絡或炒餄絡,山西人離不開面食,一天三頓面
-
4 # 蝸牛螢火蟲VLOG
這種傳統獨特的飲食製作方式,不知從何時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中國北方地區獨特的風味名吃。山西曲沃餄餎面尤為起源早,在運城地區,臨汾地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餄餎麵館,當地人開玩笑說,“曲沃餄餎面可以申請”物質文化遺產“,可見當地人們喜愛餄餎程度。河南郟縣餄餎面也是遠近聞名,與山西曲沃餄餎面相近。餄餎面在山西大同、內蒙古中西部、甘肅東部也很常見。,滷不同但面大致相同。 我是山西大同人,也特別喜歡餄烙面
用料
雞蛋2個,西紅柿2個,白麵70克,茶樹菇適量,豆麵70克,木耳適量,幹黃花菜適量,幹香菇,澱粉,耗油,醬油,蔥薑蒜
做法
1.白麵。豆麵和澱粉倒盆裡
2.攪拌均勻
3.用熱水別太燙和起來軟點。多揉揉。醒30分鐘。準備滷
4.香菇。木耳茶樹菇。黃花菜提前泡好洗乾淨。切小
5.蔥薑蒜切末末
6.雞蛋炒出來西紅柿切丁。尖椒切丁
7.油熟了,蔥薑蒜爆香。放花椒麵。放切好的香菇,木耳,茶樹菇,黃花菜炒出香放尖椒醬油,耗油噴醋放西紅柿雞蛋加水。煮會。
8.熬好的滷。可以做任何你喜歡的滷
9.把面沾水放餄烙床裡
10.水開了,壓鍋裡煮2分鐘
11.撈好澆滷
12.拌起來
-
5 # 新疆新東方烹飪美食
"餄餎"的定義,解釋為:"北方一種用蕎麥麵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餄餎,北方一種麵食。王楨《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一位農學家,他的農學專著《農書-蕎麥》中還有一句話,《辭海》上沒有提及:"以供長食,滑細如粉。
-
6 # 我是道德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真真正正的餄餎面呢,都是在別的段影片軟體上看到的,吃的人很多“無恙無恙的”可能是因為小妹好看吧,我猜的,
河南餄餎面應該是最著名的了,裡面有羊肉湯機器壓的面,辣椒醬還不錯,大把蔥花,口味絕對很重,不知道長春哪裡有味道不錯的餄餎面,幫忙推薦一下,我去嚐嚐鹹淡。
-
7 # 阿偉214850627
餄餎面我們這邊有一家,時常和知己兩三人酒後去餄餎麵館要兩個冷盤一碗餄餎面,一般都是點羊肉的,個人感覺暖暖的,醒酒開胃,吃完回家睡覺,挺好的!味道,面滑爽,湯醇厚,加上香菜蒜苗辣椒油,美美噠!
-
8 # 葭月的十七
鄉寧餄餎面吃法鄉寧人吃餄餎面,與其它地方的吃法有別,重視程度不可小瞧。其特點的區別有三:首餄餎面先是一碗餄餎,除了羊肉稍子澆面外,豬肉、牛肉、魷魚、海參、木耳、蘑菇均可為之,紅蘿蔔、山藥旦、蔥姜、蕪荽亦是佳配。紅燒的、海鮮的、清真的、蛋炒的、涼調的不無不可。其次是吃餄餎不受時間、季節、場合的限制,亦不為主人客觀心緒的喜怒哀樂所影響。有朋自遠方來,親朋摯友的拜望相聚,節假閒暇的偶爾小酌,旅途小憩的充飢,匆忙工作間的加餐,都以餄餎為首選。叫法另外,餄餎面的內容和叫法上,亦有非常豐富的名堂,如:面裡和上菠菜汁的叫翡翠餄餎、和上南瓜或南瓜汁的叫黃金餄餎、用白玉米麵作的叫白玉餄餎、麵粉裡摻上榆樹皮磨的面,做出來的叫榆面餄餎,還有莜麥餄餎、蕎麥餄餎、高粱面餄餎、玉米麵餄餎,等等。倘若你於不經意間,碰巧逢上哪家婚喪嫁娶,上樑打頂的機會,那個做餄餎、說餄餎、吃餄餎的場面、作派和聲勢,簡直可以讓你欣賞到一次規模宏大的餄餎面交響曲。大案板上七大姑、八大姨們連說帶乾的切肉、剁肉,擇菜、洗菜、切菜;老盔、大盆邊的大伯、小叔們赤膊捋袖的和麵、揉麵、做面齊;梢爐子周圍老嬸子、小姑子們吆五喝六的撈麵、晾面、沖水,無不顯透著幾分舒心、快意、紅火、熱鬧。場合當然最堪叫絕的是全村、全巷或者是單位裡數一數二的年輕壯漢。高高地正襟危坐在爐臺上壓餄餎的架式和是那架不知哪年哪代流傳下來的紅棗木的餄餎床子,古樸厚實的橫跨在大鍋之上,餄餎面全然不顧下面的滾湯蒸騰,裝一窩子,壓一鍋,裝一窩子,壓一鍋,細細的、白白的如米線般地的餄餎面,絲絲不粘,線線不斷地,任鍋裡煮,笊籬撈、篩子盛。最後回到調料配好的湯鍋裡一熱,再澆上香味濃濃羊肉稍子,一碗一碗地往外傳,這一頓飯一般地不停點、不分頓,來客則吃,餓了便吃,做著、吃著、吆喝著、品評著,民間一般謂之“流水飯”,流的時間越長,吃的人越多,越說明主人家的人緣好,人氣好。時下,交往廣、門戶大一點的人家,辦一次婚嫁的排場,僅僅頭一天的餄餎面,就要用去五六袋麵粉之多。一袋麵粉50斤,6袋麵粉就是300斤。按一斤面4碗餄餎算,6袋面就是1200——1300碗餄餎。場面的熱鬧和陣勢的可觀,由此略見一斑。最近幾年,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不管誰家辦喜事,正份的宴席不一定要去吃。但是,頭一天的前奏——“吃餄餎”則是非去不可。一方面是要感受那個紅火、感受那個熱鬧;另一方面,則是要體現互相之間交往的不凡、關係的貼近和人情的厚道;此外,也反映了小小的餄餎面折射出來的老風俗、新習慣、吃文化、吃文明。郟縣餄餎面起源根據郟縣縣誌中的記載,據傳,郟縣餄餎面是明初由陝西傳入的。初以蕎麥麵為主料,配以熟羊肉、蔥花等熬製的羊肉湯。當時,居民使用一種叫餄餎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時,以小麥面代替蕎麥麵,口感營養更勝一籌。歷史記載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初,名三邊總督孫傳庭兵出潼關,來河南與李自成義軍餄餎面作戰。據傳,為了豐富關中將士口味,他傳諭三軍,每軍可以攜帶20臺樺木餄餎機。這一年10月,明軍與義軍在郟城東南講武場相遇,義軍佯敗。明軍追殺義軍15裡,至郟城東冢頭、柿園一帶的藍河岸邊李莊,義軍用“以利誘之,以敵取之”的策略,棄金銀、輜重於道,得勝。孫傳庭部潰不成軍,只得輕騎突圍西竄,幾十部樺木餄餎機為郟地李莊百姓及義軍所得。義軍所得八臺,李莊百姓為紀念義軍的金剛精神將“剛”改為“鋼”,美名為“金鋼餄餎”。精美的餄餎面製作裝置頓使百姓喜不自勝,一時街旁館巷,“金鋼餄餎”招子旗(即古時飯店招牌)迎風飄舞。自此,餄餎面製作水平又進一步。而另一說則是,唐朝時郟縣就已經有了金鋼餄餎面了 ,這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韓愈有著不解之緣。明人張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輯補〉一書“諫迎佛骨”一節有韓愈一段話:元和年間,自蔡屠賊歸,途食郟河漏。”這裡指的是,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帶)刺史吳員元濟反唐,擁兵自立。韓愈隨軍平叛,生擒吳元濟,史稱“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軍離蔡,行至郟縣城西吃了金鋼餄餎面。由此推斷,“金鋼餄餎”面至少有1200年的歷史了 。
回覆列表
餄餎面是由莜麵做的,莜麵加水和成比較硬的麵糰,壓成麵條,蒸十分鐘晾涼撕開,可以加滷子吃,也可以拌或炒。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