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說鑑歷史

    秦、兩漢、三國、西晉的官話:洛陽讀書音,即洛陽太學裡教學採用的標準讀書音。

    東晉、南北朝、十六國:八王之亂,永嘉南渡,洛陽讀書音變遷,在原洛陽讀書音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洛陽話,成為新的洛陽讀書音(洛陽正音),以此為官話。如《晉書.徐邈傳》有載:“雖不口傳章句,然開釋文義,標明指趣,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可知東晉時仍以洛陽讀書音為官話。

    隋、唐、宋:一直以洛陽正音為官話。這其中有兩個典故可證明:一是武則天時的侯思止,在上朝時讀“豬”這個字,未按洛陽正音讀“雕”,而是以長安音讀成了“株”,結果被大臣恥笑;二是宋代名臣寇準和大臣丁謂在討論“正音”問題時,寇準說“西洛”為“天下之中”,“洛陽話”應為標準音。丁說“不然,唯讀書人然後為正”。二人的意思綜合起來,就是洛陽方言不是標準音,只有“洛陽讀書音”才是“唯一標準”。這兩者意思是洛陽方言不是標準音,只有“洛陽讀書音”(洛陽正音),才是“唯一標準”。

    元朝:元朝建立之後,實行蒙語教育,有很多蒙語詞彙進入漢語體系,形成華蒙相成的形式。

    明朝:為了剔除掉蒙語遺留的文化,頒佈《洪武正韻》,多數參照中原雅音(汴洛音)兼江淮官話系的南京話正以中華之語。明成祖始遷都北平,即以北京音作標準音,以南京音為基礎,形成新的官話。

    清朝:清代皇帝畢竟是滿洲人,和歷代漢人皇帝截然不同,滿清皇帝對於漢族知識分子尊崇的洛陽話讀書音並不是特別感興趣,更習慣於說“北京話”。道光和以後歷任皇帝的大力提倡,於是,“北京話”慢慢取代了“洛陽話”在辦公、外交、社交等場合的主流地位,成為上層社會和整個社會交流的“官話”。

    新中國:以北京話為標準音的普通話。

  • 2 # 陳陳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主要朝代語言概述:

    東晉 至 南北朝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官方通行 。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中國官方話開始分為兩種:北方雅言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是北朝標準音,和今天洛陽話差別較大。 南方雅言(時建康雅言)官方通行 建康今為南京。

    南朝以南方雅言為官方標準音。南方雅言以當時建康話為標準,但是和今天南京話不同源。當時建康話屬於吳語,和今天蘇州話同源,但是差別仍然很大。

    隋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官方通行 隋朝統一,北方雅言重新獲得唯一的官方地位,北方雅言和今天洛陽話差別較大。 南方雅言(時金陵雅言、揚州吳音)官方通行 金陵今為南京。由於揚州經濟的繁榮,原南方雅言分化為兩支,一支以金陵話為代表,一支以揚州話為代表,他們都屬於吳語,比較接近。吳音和今天的蘇州話同源。上層社會一般通曉揚州吳音。 隋煬帝 也學習過吳音。吳音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今天的南京話和揚州話屬於 江淮官話 。一般認為 江淮官話 是北方雅言和吳語的結合,和吳音不同源但是受到吳音影響。

    唐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長安雅言)官方通行 長安官話是長安化的北方雅言,和今天西安話差別較大,有專家稱接近今天的粵語。 南方雅言(時蘇州吳音、金陵雅言、揚州吳音)官方通行 唐初揚州話也是吳音的代表,但是後來揚州由於戰爭,經濟地位讓位於蘇州。由於唐朝蘇州經濟的大發展,蘇州吳音一開始流行於沿江和江南,後重新轉為全國大部分地區通行,通行主要人群是知識分子,當時的藝術工作者,歌妓等中間一般也流行使用吳音。和今天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 江淮官話 。(唐朝官員)

    北宋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開封雅言)官方通行 和今開封話差別很大。 南方雅言(時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北宋的江南文化承襲了唐代的強勢地位。吳音繼續流行於當時的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 江淮官話 。 南宋 南方雅言(時臨安雅言、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宋朝官員)

    南宋的三大有通行地位的語言(臨安話、平江話、金陵話)都屬於吳音。從南宋開始,南北雅言合併為一種,結束了1000多年的標準語言分裂。 臨安即今天的杭州,臨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響的吳音。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話差別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 江淮官話 。

    元 蒙古語 官方通行 大都話 官方通行 元代漢語沒有標準音,官方語言一般沿革宋朝的南方雅言,但大都話亦有通行度 南方雅言(時臨安雅言、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臨安即今天的杭州,臨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響的吳音。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話差別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南方雅言在北宋仍然為官方語言。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 江淮官話 。(明朝官員)

    明 南方官話(時南京官話)官方通行 南京方言 從吳音轉為 江淮官話 ,當時南京話類似今老南京話,當時外華人學習漢語較多以南京官話為主。遷都北京後,仍然以南京官話為主。 北方官話(時北京官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北京話,開始為土話,後來隨著遷都北京,開始有一定影響力。官方語言重新開始分為南北兩支。 吳音(時蘇州白話)民間通行 繼承宋代南方雅言。明代開始,南方雅言轉為民間。明代江南承襲了歷代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當時有人云:“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之而雅,俗者,則隨而俗之。”。蘇州白話對各個劇種有很大的影響。百戲只祖崑曲也是使用蘇州白話。蘇州白話發音類似今蘇州話。(清朝官員)

    清 南方官話(時南京官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老南京話,清初流行於官方,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取消南京官話的標準音地位。 北方官話(時北京官話)官方通行 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北京官話為官方地位。類似今北京話。 吳語(時蘇州白話、上海蘇白)民間通行 類似今蘇州話,清末由於戰爭,蘇州經濟地位下降,讓位於上海。蘇州的文化影響力開始減小。 上海式蘇州白話,是蘇州話和上海話的結合,蘇州經濟文化地位讓位於上海之後,上海文化開始影響中國。

    粵語(時廣州白話)民間通行 類似今廣州話,由於廣東經濟迅速發展,清末開始流行,影響力慢慢擴大。 民國 老國語(北京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北京話,兼顧南北官話,帶有入聲。 新國語(北京話)官方通行 和今天普通話相差不大,無入聲。 吳語(蘇州話、上海話)民間通行 今天的上海話在民國形成。影響力在 華東地區 較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但相比歷代蘇州話的地位就遜色多了。,

    粵語(廣州話)民間通行 影響力在華南和海外較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

    以上只是概論,不是很準確。還請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還是會有牙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