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魚缸,算是一種魚缸造景。但是養過水草缸的朋友,應該知道有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水草缸,剛開始佈置的時候很漂亮,但是一般過了一個月之後,一些水草就開始枯萎,之前的美麗景觀慢慢的就凋零了。最後不得不放棄水草,轉而變成純觀賞魚的魚缸了。
之前咱們《養魚說》有寫過相關的文章,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加二氧化碳的情況下,也可以玩出水草缸。不過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加了二氧化碳,水草缸還是養不好?而有加二氧化碳的情況下,怎麼樣讓這個水草缸維持的更好。畢竟水草都是喜歡二氧化碳充足的水環境,雖然說不加二氧化碳也有一些水草可以養的活,但是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要講一講,加了二氧化碳的水草缸怎麼養比較好!
水草和藻類是一對宿敵
首先,大家要知道,水草缸裡面有一個影響水草生長的巨大要素,那就是藻類的數量。水草和藻類的關係非常微妙。雖然說,它們都一樣是植物,但是它們的競爭關係其實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在魚缸這樣的有限的空間裡面,營養物質也是有限的情況下。因此我們要記住第一個重要的原則,或者說玩水草缸的鐵律:水草長得越茂盛,藻類就越少。
核實給水草缸加肥是有講究的
另外一個,關於給水草缸裡面加肥的問題,其實無論是基肥,還是液肥,建議大家都不要在第一時間就新增。因為當水草來到魚缸裡面,它們其實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只是說,水草它不像觀賞魚那樣,很直觀就可以看得出狀態。水草它更多的是一種非常緩慢的動態過程,所以1-2天是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段時間,比方說是一個星期或者說是10多天左右這個過程,看一下水草,它的葉子有沒有向上生長的趨勢,以及它的根有沒有紮好。以這些來判斷這個水草是不是適應了這個魚缸,也就是水草有沒有服缸。
在這裡給大家兩個比較有效的判斷水草是否服缸的建議,大家可以去觀察。
1.看水草有沒有長出新的嫩芽?如果有,說明水草已經適應了
2.看水草的根有沒有長出一些白色的部分?如果有也說明水草適應了。當然了,如果是一些扎到水草泥裡面的水草,不好去看它有沒有白色的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適當把它拔出來一下(但別使勁),看一下會不會鬆動。如果是感覺比較緊,那可以判斷它就是已經紮根服缸了,反之亦然。
因此當判斷出水草已經服缸了之後,我們才開始考慮新增液肥的事。
給水草缸鋪基肥的注意細節
另外一個就是,給水草新增基肥的問題。其實這個咱們開剛鋪底床的時候就已經要做了,建議大家選擇的機會是釋放速度比較慢的。因為這樣可以比較有效的控制肥力不至於過多,否則如果選擇一些釋放速度比較快的基肥的話。有可能一開始的水草缸會出現爆藻的情況,因為藻類它所需要的養分是比水草要更少的。所以一開始當水草還沒有服缸的時候,一些基肥的肥力過快的釋放出來,反而給藻類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當藻類形成一定的規模了,那時水草要在爭奪養分就比較難了。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肥力釋放的比較慢的基肥。
日常維護水草缸新增肥料如何做
最後給大家提一個給水草缸新增肥料的經驗,或者說建議。那就是如果當我們的魚缸裡面養的是那種根比較發達的水草,比如水蘭。這個時候基肥,後期要新增的頻率就要大一些,基本1-2月要額外新增一次基肥。而如果是養一些葉片比較大的,靠吸收水中養分為主的水草,例如水榕。這個時候就要新增多一點液肥,一般是1-2個星期新增一次。
大家關心的二氧化碳新增量的問題
最後我們補充一下二氧化碳的量,一開始二氧化碳的量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大概一秒有1-2個泡就可以了。還要跟大家提醒一下,那種二氧化碳片其實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它們可以溶解在水裡的二氧化碳其實非常少,基本上放下去之後就全部揮發掉了。目前最穩定的二氧化碳供給方法,還是二氧化碳的鋼瓶最穩定。
以上就是咱們飼養水草缸一些心得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控制好水草和藻類的關係,也就是控制好魚缸裡面肥力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決定我們這個水草缸前期能否養好了。對了,差點忘了和大家說,水草缸裡面配的觀賞魚一般是小型的熱帶觀賞魚,中型和大型的觀賞魚一般就不要下了,因為它們的排洩量太大,不好掌控火候。一般水草缸最佳的過濾裝置是濾筒
水草缸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魚缸,算是一種魚缸造景。但是養過水草缸的朋友,應該知道有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水草缸,剛開始佈置的時候很漂亮,但是一般過了一個月之後,一些水草就開始枯萎,之前的美麗景觀慢慢的就凋零了。最後不得不放棄水草,轉而變成純觀賞魚的魚缸了。
之前咱們《養魚說》有寫過相關的文章,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加二氧化碳的情況下,也可以玩出水草缸。不過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加了二氧化碳,水草缸還是養不好?而有加二氧化碳的情況下,怎麼樣讓這個水草缸維持的更好。畢竟水草都是喜歡二氧化碳充足的水環境,雖然說不加二氧化碳也有一些水草可以養的活,但是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要講一講,加了二氧化碳的水草缸怎麼養比較好!
水草和藻類是一對宿敵
首先,大家要知道,水草缸裡面有一個影響水草生長的巨大要素,那就是藻類的數量。水草和藻類的關係非常微妙。雖然說,它們都一樣是植物,但是它們的競爭關係其實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在魚缸這樣的有限的空間裡面,營養物質也是有限的情況下。因此我們要記住第一個重要的原則,或者說玩水草缸的鐵律:水草長得越茂盛,藻類就越少。
核實給水草缸加肥是有講究的
另外一個,關於給水草缸裡面加肥的問題,其實無論是基肥,還是液肥,建議大家都不要在第一時間就新增。因為當水草來到魚缸裡面,它們其實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只是說,水草它不像觀賞魚那樣,很直觀就可以看得出狀態。水草它更多的是一種非常緩慢的動態過程,所以1-2天是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段時間,比方說是一個星期或者說是10多天左右這個過程,看一下水草,它的葉子有沒有向上生長的趨勢,以及它的根有沒有紮好。以這些來判斷這個水草是不是適應了這個魚缸,也就是水草有沒有服缸。
在這裡給大家兩個比較有效的判斷水草是否服缸的建議,大家可以去觀察。
1.看水草有沒有長出新的嫩芽?如果有,說明水草已經適應了
2.看水草的根有沒有長出一些白色的部分?如果有也說明水草適應了。當然了,如果是一些扎到水草泥裡面的水草,不好去看它有沒有白色的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適當把它拔出來一下(但別使勁),看一下會不會鬆動。如果是感覺比較緊,那可以判斷它就是已經紮根服缸了,反之亦然。
因此當判斷出水草已經服缸了之後,我們才開始考慮新增液肥的事。
給水草缸鋪基肥的注意細節
另外一個就是,給水草新增基肥的問題。其實這個咱們開剛鋪底床的時候就已經要做了,建議大家選擇的機會是釋放速度比較慢的。因為這樣可以比較有效的控制肥力不至於過多,否則如果選擇一些釋放速度比較快的基肥的話。有可能一開始的水草缸會出現爆藻的情況,因為藻類它所需要的養分是比水草要更少的。所以一開始當水草還沒有服缸的時候,一些基肥的肥力過快的釋放出來,反而給藻類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當藻類形成一定的規模了,那時水草要在爭奪養分就比較難了。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肥力釋放的比較慢的基肥。
日常維護水草缸新增肥料如何做
最後給大家提一個給水草缸新增肥料的經驗,或者說建議。那就是如果當我們的魚缸裡面養的是那種根比較發達的水草,比如水蘭。這個時候基肥,後期要新增的頻率就要大一些,基本1-2月要額外新增一次基肥。而如果是養一些葉片比較大的,靠吸收水中養分為主的水草,例如水榕。這個時候就要新增多一點液肥,一般是1-2個星期新增一次。
大家關心的二氧化碳新增量的問題
最後我們補充一下二氧化碳的量,一開始二氧化碳的量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大概一秒有1-2個泡就可以了。還要跟大家提醒一下,那種二氧化碳片其實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它們可以溶解在水裡的二氧化碳其實非常少,基本上放下去之後就全部揮發掉了。目前最穩定的二氧化碳供給方法,還是二氧化碳的鋼瓶最穩定。
以上就是咱們飼養水草缸一些心得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控制好水草和藻類的關係,也就是控制好魚缸裡面肥力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決定我們這個水草缸前期能否養好了。對了,差點忘了和大家說,水草缸裡面配的觀賞魚一般是小型的熱帶觀賞魚,中型和大型的觀賞魚一般就不要下了,因為它們的排洩量太大,不好掌控火候。一般水草缸最佳的過濾裝置是濾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