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透心之波

    小朋友讀過史書沒有啊?三國時交州已經被孫權佔領了,當時的交州包括廣東和北越南,公元226年,吳分開劃交州,廣洲。諸葛亮勢力太弱,連近的南中,即雲南都管不了,還有心思管幾千裡外的交州?

  • 2 # 愛影片影院

    南越是秦將趙陀建立的國家,以今廣東、廣西、越南北部為國境,後成為西漢的屬國,最終被漢武帝劉徹派間諜分化,並出兵征服,兼併了這處地方。此後,南越地方成為漢之十三州的交州。

    交州在東漢末年接連發生叛亂,最主要由於當地少數民族多還處於部落形式,未能高度漢化,以及當地官吏貪汙、擠壓百姓造成了反叛。

    而那時期南越,是士燮家族在在統治,(後歸附東吳,)多是他幾個兄弟在擔任各郡郡守,因轄地偏在萬里之地,(地廣人稀,)經過幾十年發展,在當時南越威望甚高,不是平南蠻那麼簡單,勞師遠征,不合算啊,而三國時期的領土除了戰略意義之外,是沒有多大用處,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還有破壞吳蜀同盟,歷史南蠻不來就不是個省油的燈

    然而歷史南蠻是一反再反,而因南蠻反叛下,向寵將軍在平反中戰死沙場,向寵有何許人也了,(出師表有提,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暢曉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在當時向寵存在感還是有的,也算名將了吧。好在蜀漢還有兩位上將,馬忠,張嶷多次成功挫敗了南蠻反叛,以還是那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諸葛亮執政時期,蜀吳已經初步恢復外交。但士燮還是策動了雍闓在南中發動叛亂,並挾持建寧太守張裔送往東吳。諸葛亮後出兵平定南中叛亂,只是維持了當地的穩定。

    諸葛亮要往南越發展要考慮很多問題,一是跟孫權的外交問題,好不容易恢復的外交再度破裂,對蜀漢毫無益處。

    其次,在兩漢時期對南部的開發相當薄弱,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不能輕易推動起來。莫說是南中地區,就是巴蜀之地還遺留著大量少數民族部落,動則就會發動反叛。即便是司馬炎統一全國以後,對南中推行了大量減賦政策,仍擋不住南中大族發動叛亂,進攻政府斬殺官員。

    至於孫權的交州,在孫吳統治時期經濟也沒有很強大發展,交州的經濟重心就在現在的珠三角地區,其餘地方都相當落後。兩廣地區的文化和經濟基礎是經過六朝四百年開發才搞起來,即便是現在工業時代,要開拓一處地方經濟也非得三五十年不可,以三國時期的科技讓人去開拓西南地區,得不到效益不說,指不定還得餓死、病死一批人。

    如果是越南地區,那就更難了。中國最強大的西漢、強大的唐朝、元朝、明朝,都是拿越南沒有辦法很好的佔據,都是打下來了,守不住,最終退回越南北部,最後退回廣西。

  • 3 # 甲申以後風雲逸紀

    恐怕是諸葛亮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力吧,就是剛剛滅了蜀國的晉朝,在東吳面前也沒談到便宜,不懂可以搜尋陶璜收復交趾,蜀國的體量太弱,還要把大量兵力配屬在北邊和魏國交戰,南中打了那麼多年才消化,從蜀地來交州山巒疊嶂,補給特別不便。而且交州是東吳地盤,這不是破壞統一聯盟嗎?隆中對都給安排的清清楚楚的,蜀國志在克復中原。也是窮盡兩朝人力物力而不竭拚命。

  • 4 # 小小的酸奶

    漢朝時期的交州大致包括現在的廣東省、廣西省和越南一部分,其東北、正北、西北分別與揚州、荊州、益州相接。這樣的一個位置,就是一個作為大後方的理想區域。除此之外,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經過戰亂、災害等因素造成大量的人口南遷,其中就有很多百姓來到了交州,極大地增加了交州的人口。而且,交州雖然農耕技術落後與中原地區,但是因為其氣候原因,造成可以一年多次收穫糧食,這就讓它成為一個糧草豐盛的地區。

    上述的交州具有三個優勢:

    位置身處大後方;

    人口眾多;

    糧草豐盛。

    而在三國建立以後,交州歸屬於東吳,那麼正如題主所問,為什麼當時諸葛亮沒有建議劉備佔據交州呢?或者後來主政後,諸葛亮不去佔據交州?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提到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其實在諸葛亮當初的設想中是包含了交州的。只是後來沒能成功。而沒成功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與東吳在爭搶交州歸屬的過程中失利。我從時間順序來敘述一下蜀漢與東吳關於交州的爭奪。兩家能夠對交州產生影響是要從赤壁之戰後開始算起。建安十三年、十四年赤壁之戰以曹操戰敗告終,其直接的影響就是曹操失去了對荊南地區的掌控,並且還丟了南郡。而這些地區最後都被劉備所奪取。《三國志·先主傳》: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而同時距離荊南最近的交州的郡為蒼梧郡,蒼梧郡太守為劉備的好友——吳巨。同時當時的交州刺史為劉表任命的賴恭,因此交州北部地區基本對於劉備有著好感。這就讓劉備對於這部分的交州有著較大的影響力。而這個時候,劉備相比孫權更容易佔據交州。

    建安十五年

    建安十五年是一個巨大的風水嶺。因為荊州被劉備佔據,而孫劉兩家為盟友,江東不能動手,北面進攻不利,那麼想提高實力的辦法就是佔據交州。

    《三國志·士燮傳》: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騭到,燮率兄弟奉承節度,而吳巨懷異心,騭斬之。

    可是奇怪的是劉備集團對於江東的作為視若不見,要知道吳巨等人必然是更加親近與劉備的,只要他們在,劉備早晚可以進入交州。因此,我在這裡大膽地猜測,孫劉兩家在此前就關於交州問題進行過協商,其結果是劉備預設交州歸屬於孫權。

    《三國志·先主傳》: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三國志·周瑜傳》: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時間,但是估計是在建安十四年和十五年這兩年內,劉備去江東進行協商,而最後的結果就是劉備暫時佔據荊州地區而放棄交州。因此到了建安十五年,孫權才正式開始對交州進行部署。此後建安十五年後,劉備集團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益州上。但是在建安二十年,江東方面因為劉備佔據了益州而不歸還荊州,發兵襲取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而劉備為了奪回這些地區,率軍在公安與孫權軍對峙,如果不是因為漢中曹軍的壓力,兩軍完全可能打起來。最後,與交州相近的長沙和桂陽歸屬了江東。這個時候劉備集團已經不再能對交州有影響力了。《三國志·先主傳》: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章武元年,劉備並沒有放棄交州,他任命李恢為庲降都督,領交州刺史。《三國志·李恢傳》: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住平夷縣。一直到建興七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為了穩固聯盟,蜀漢正式完全放棄交州。《三國志·李恢傳》:建興七年,以交州屬吳,解恢刺史。結語上述這麼多,就是蜀漢與東吳對交州歸屬的爭奪的全過程。其實蜀漢方面不是沒有爭奪過,但是最後為了與東吳的聯盟選擇妥協。劉備集團能夠佔據交州最好的時機就是在建安十四年,但是估計當時為了確保荊州,而與孫權達成了什麼協議,才會有後來吳巨身死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歲寶寶能喝成人酸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