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學名栝樓, 屬葫蘆科栝樓屬, 系多年生質滕本植物。為雌雄異株, 喜溫曖溼潤氣候, 較耐寒, 不耐旱, 怕水澇;吊瓜為深根作物, 主根長達10m, 能深入土中1~1.5m。高產栽培需求土層深厚, 疏鬆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種植為佳, 不宜在全日照條件, 乾旱或低窪地栽培。整個生育期170天左右, 在江西適應山區種植, 武寧縣清江鄉、石渡鄉都有廣泛的栽培。吊瓜子一年種植多年收穫, 當年種植667m2可獲幹籽50kg以上, 2年後可進入高產期, 產幹籽150kg左右, 產值可達3000多元, 高產可達300kg。種植吊瓜子具有省工、省成本、投資少、收效快的優勢。
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莖較粗,多分枝,具縱稜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釐米,常3-5 (-7) 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彎缺深2-4釐米,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釐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鬚3-7歧,被柔毛。花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狀花序長10-20釐米,粗壯,具縱稜與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釐米,花梗長約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 (-3) 釐米,寬1-2釐米,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釐米,頂端擴大,徑約10毫米,中、下部徑約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3-5毫米,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長20毫米,寬18毫米,頂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長約6毫米,徑約4毫米,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釐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圓筒形,長2.5釐米,徑1.2釐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釐米,徑1釐米,花柱長2釐米,柱頭3。果梗粗壯,長4-11釐米;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7-10.5釐米,成熟時黃褐色或橙黃色;種子卵狀橢圓形,壓扁,長11-16毫米,寬7-12毫米,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塊根繁殖
選擇結果3~5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結瓜多、子多、粒重的吊瓜品種, 於2~3月選擇晴暖天氣挖出塊根, 選取徑粗3~5cm、斷面白色的新鮮塊根, 切成5~7cm長小段作種根, 切口處粘上草木灰 (拌入50%鈣鎂磷肥) , 再噴0.5~1mg/kg赤黴素稍晾乾後栽種。栽種時間2月下旬至3月底, 按行株距挖穴7cm深, 每穴平放種根一段, 再覆蓋肥土、蓋膜。幼苗出土後及時破膜開孔, 引苗出膜。
種子繁殖
1 育苗法。
一般於當年9~11月, 當果實表面有白粉變橙黃色時, 採收果大而壯實, 果柄粗短的成熟果實, 連柄採下於陰涼通風、乾燥的室內晾乾;第2年春季播種前取出種子放入40℃左右、1%的鹽水中泡浸4~6小時, 再轉入冷水中浸泡20小時, 取出瀝乾水分, 細沙拌勻置於28℃左右溫室內催芽, 待大部分種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種。苗床應選擇肥沃、溫曖向陽、排水方便的地方,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 於早春整地, 畦寬1.3m, 長度因地而宜, 要求做到地肥、土細、畦面平, 灌足底水, 覆蓋2cm火土灰。於2月中旬, 按行距15cm開溝, 溝深2~3cm, 然後按苗距6cm播種, 將種尖或裂口朝下按入土中, 覆蓋3cm細土或火土灰, 澆水保溼, 畦面覆蓋地膜。當幼苗長至3片真葉時可以移栽大田。
2 直播法。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 播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5m、株距2m挖穴, 穴徑和深各50cm, 施入腐熟的基肥蓋上細土10cm, 然後扒開每穴播種6~8粒, 種尖或裂口向下, 播後覆蓋細土2~3cm, 蓋草保溫保溼或蓋地膜, 出苗後揭去蓋草或破膜, 苗高10cm左右間苗, 每穴保留壯苗2~3株。
高產栽培技術
1 選地整地, 施足基肥
吊瓜植株根深葉茂, 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按667m2栽種約60株計算, 行距5m, 株距2m, 種植穴50cm見方, 在四周撒上少許石灰, 消毒防蟲, 每穴施腐熟廄肥, 土雜肥、餅肥、過磷酸鈣混合堆漚的複合肥80kg左右, 施入穴內於穴土拌勻覆蓋, 再用細土填平穴面, 灌透水, 待土壤乾溼適中時開溝作畦栽種。[1]
2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於春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 生長期間保持田間無雜草, 做到見草就除, 封行後停止。
合理追肥。施肥次數和數量可根據藤蔓、坐瓜情況而定, 如藤蔓長勢旺, 坐瓜率高, 可少施肥;蔓長勢弱, 坐瓜率低, 可多施肥。一般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 穩施結瓜肥, 巧施防衰肥, 注重N、P、K肥配合施用。移栽後10天, 噴灑10~20mg/kg赤黴素和20%尿素混合液1次, 苗高1.5m左右再追施尿素1次, 5~7月3個月分別追施複合肥, 每次15kg/667m2。
從第2年開始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 每年追肥2次, 第1次在苗高30cm時, 於行向開溝667m2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00kg;第2次於6月中旬開花前, 追施三元複合肥25kg, 具體施肥量因苗情而定。
3 立柱搭架。
棚架材料應選用牢固的水泥柱, 架高1.6m左右, 也可用竹木柱等作為主柱, 1行吊瓜1行柱子。每隔2~2.5m 1根, 2~3行向搭一橫架, 架上面兩頭、中間、四角拉鐵絲, 保持牢固。架頂上橫排2行細竹竿用繩綁在鐵絲上, 然後在吊瓜苗旁插2根小竹竿, 牽引上架。
4整枝引蔓。
春季吊瓜出苗時, 每株選留健壯的2~3個主芽, 除去其餘芽, 以免消耗養分。主莖長到2~3m時, 及時打頂以促側枝生長, 封棚後根據長勢適當打頂, 疏枝理蔓。尤其是7~8月份高溫季節, 莖葉生長快, 分枝多, 這時也正是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期,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突出, 營養過旺不利於坐果和果實膨大, 往往會造成幼果萎縮。此時要及時抹掖芽、疏側枝和除去徒長枝。
5 提高坐瓜率
吊瓜為雌雄異株植物。為了保證自然授粉, 提高坐瓜率, 必須合理配置雌雄株比例, 一般以667m2間隔種植雄株4株為宜。
人工授粉也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方法, 一般在早晨8~9時, 用毛筆蘸取雄花粉, 逐朵塗抹到雌蕊的柱頭上, 或用2, 4-D 25mg/kg塗於花柄及花萼處。
6 防治病蟲害
吊瓜主要蟲害有蚜蟲、黃守瓜、青蟲、瓜絹螟等。可用4.5%高效戊氰菊脂、80%敵敵畏1000倍。
吊瓜學名栝樓, 屬葫蘆科栝樓屬, 系多年生質滕本植物。為雌雄異株, 喜溫曖溼潤氣候, 較耐寒, 不耐旱, 怕水澇;吊瓜為深根作物, 主根長達10m, 能深入土中1~1.5m。高產栽培需求土層深厚, 疏鬆肥沃, 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種植為佳, 不宜在全日照條件, 乾旱或低窪地栽培。整個生育期170天左右, 在江西適應山區種植, 武寧縣清江鄉、石渡鄉都有廣泛的栽培。吊瓜子一年種植多年收穫, 當年種植667m2可獲幹籽50kg以上, 2年後可進入高產期, 產幹籽150kg左右, 產值可達3000多元, 高產可達300kg。種植吊瓜子具有省工、省成本、投資少、收效快的優勢。
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莖較粗,多分枝,具縱稜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釐米,常3-5 (-7) 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彎缺深2-4釐米,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釐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鬚3-7歧,被柔毛。花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狀花序長10-20釐米,粗壯,具縱稜與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釐米,花梗長約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 (-3) 釐米,寬1-2釐米,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釐米,頂端擴大,徑約10毫米,中、下部徑約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3-5毫米,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長20毫米,寬18毫米,頂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長約6毫米,徑約4毫米,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釐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圓筒形,長2.5釐米,徑1.2釐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釐米,徑1釐米,花柱長2釐米,柱頭3。果梗粗壯,長4-11釐米;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7-10.5釐米,成熟時黃褐色或橙黃色;種子卵狀橢圓形,壓扁,長11-16毫米,寬7-12毫米,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塊根繁殖
選擇結果3~5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結瓜多、子多、粒重的吊瓜品種, 於2~3月選擇晴暖天氣挖出塊根, 選取徑粗3~5cm、斷面白色的新鮮塊根, 切成5~7cm長小段作種根, 切口處粘上草木灰 (拌入50%鈣鎂磷肥) , 再噴0.5~1mg/kg赤黴素稍晾乾後栽種。栽種時間2月下旬至3月底, 按行株距挖穴7cm深, 每穴平放種根一段, 再覆蓋肥土、蓋膜。幼苗出土後及時破膜開孔, 引苗出膜。
種子繁殖
1 育苗法。
一般於當年9~11月, 當果實表面有白粉變橙黃色時, 採收果大而壯實, 果柄粗短的成熟果實, 連柄採下於陰涼通風、乾燥的室內晾乾;第2年春季播種前取出種子放入40℃左右、1%的鹽水中泡浸4~6小時, 再轉入冷水中浸泡20小時, 取出瀝乾水分, 細沙拌勻置於28℃左右溫室內催芽, 待大部分種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種。苗床應選擇肥沃、溫曖向陽、排水方便的地方,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 於早春整地, 畦寬1.3m, 長度因地而宜, 要求做到地肥、土細、畦面平, 灌足底水, 覆蓋2cm火土灰。於2月中旬, 按行距15cm開溝, 溝深2~3cm, 然後按苗距6cm播種, 將種尖或裂口朝下按入土中, 覆蓋3cm細土或火土灰, 澆水保溼, 畦面覆蓋地膜。當幼苗長至3片真葉時可以移栽大田。
2 直播法。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 播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5m、株距2m挖穴, 穴徑和深各50cm, 施入腐熟的基肥蓋上細土10cm, 然後扒開每穴播種6~8粒, 種尖或裂口向下, 播後覆蓋細土2~3cm, 蓋草保溫保溼或蓋地膜, 出苗後揭去蓋草或破膜, 苗高10cm左右間苗, 每穴保留壯苗2~3株。
高產栽培技術
1 選地整地, 施足基肥
吊瓜植株根深葉茂, 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按667m2栽種約60株計算, 行距5m, 株距2m, 種植穴50cm見方, 在四周撒上少許石灰, 消毒防蟲, 每穴施腐熟廄肥, 土雜肥、餅肥、過磷酸鈣混合堆漚的複合肥80kg左右, 施入穴內於穴土拌勻覆蓋, 再用細土填平穴面, 灌透水, 待土壤乾溼適中時開溝作畦栽種。[1]
2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於春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 生長期間保持田間無雜草, 做到見草就除, 封行後停止。
合理追肥。施肥次數和數量可根據藤蔓、坐瓜情況而定, 如藤蔓長勢旺, 坐瓜率高, 可少施肥;蔓長勢弱, 坐瓜率低, 可多施肥。一般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 穩施結瓜肥, 巧施防衰肥, 注重N、P、K肥配合施用。移栽後10天, 噴灑10~20mg/kg赤黴素和20%尿素混合液1次, 苗高1.5m左右再追施尿素1次, 5~7月3個月分別追施複合肥, 每次15kg/667m2。
從第2年開始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 每年追肥2次, 第1次在苗高30cm時, 於行向開溝667m2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00kg;第2次於6月中旬開花前, 追施三元複合肥25kg, 具體施肥量因苗情而定。
3 立柱搭架。
棚架材料應選用牢固的水泥柱, 架高1.6m左右, 也可用竹木柱等作為主柱, 1行吊瓜1行柱子。每隔2~2.5m 1根, 2~3行向搭一橫架, 架上面兩頭、中間、四角拉鐵絲, 保持牢固。架頂上橫排2行細竹竿用繩綁在鐵絲上, 然後在吊瓜苗旁插2根小竹竿, 牽引上架。
4整枝引蔓。
春季吊瓜出苗時, 每株選留健壯的2~3個主芽, 除去其餘芽, 以免消耗養分。主莖長到2~3m時, 及時打頂以促側枝生長, 封棚後根據長勢適當打頂, 疏枝理蔓。尤其是7~8月份高溫季節, 莖葉生長快, 分枝多, 這時也正是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期,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突出, 營養過旺不利於坐果和果實膨大, 往往會造成幼果萎縮。此時要及時抹掖芽、疏側枝和除去徒長枝。
5 提高坐瓜率
吊瓜為雌雄異株植物。為了保證自然授粉, 提高坐瓜率, 必須合理配置雌雄株比例, 一般以667m2間隔種植雄株4株為宜。
人工授粉也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方法, 一般在早晨8~9時, 用毛筆蘸取雄花粉, 逐朵塗抹到雌蕊的柱頭上, 或用2, 4-D 25mg/kg塗於花柄及花萼處。
6 防治病蟲害
吊瓜主要蟲害有蚜蟲、黃守瓜、青蟲、瓜絹螟等。可用4.5%高效戊氰菊脂、80%敵敵畏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