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140769451

    戰爭的樣式變了,軍隊的機動、後勤保障能力更強,人類對城市、工業化更加依賴,而且德軍的規模遠比拿破崙強大的多。朱可夫保證可以守住莫斯科。當列寧格勒陷入重圍,城市即將失守時,朱可夫空降列寧格勒,僅用了26天的時間,他就建立了一條德軍無法突破的防線,保住了列寧格勒,他所指揮建立的防線一直堅持到列寧格勒解圍,蘇軍開始收回國土,將戰爭推向柏林。斯大林信任朱可夫的軍事才能,莫斯科也並沒有被包圍,他可以在危難時刻隨時撤出。庫圖佐夫也並非沒有與拿破崙軍隊激戰就放棄了莫斯科,只是戰場不在莫斯科,而是其遠接近地的斯摩梭斯克。拿破崙與希特勒的目的也不一樣,拿破崙不想佔領俄羅斯,他只想逼迫俄羅斯再次加入自己的陣營,維持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迫使英國屈服,要的只是與沙皇的一紙和約,而希特勒卻要滅亡俄羅斯,拿破崙也沒有足夠兵力去佔領俄羅斯各主要城市,庫圖佐夫需要的是儲存俄軍的實力,避開拿破崙的正面進攻,在俄羅斯的國土上轉圈子,不與他打照面籤什麼合約。莫斯科在沙俄時代也僅僅是名義上的首都,實際首都仍是聖彼得堡,捨棄莫斯科並不難以接受。

  • 2 # 銳度何老師

    首先感謝雄雄童鞋的約請!

    庫圖佐夫在俄國的地位非常高,相當於中國的吳起、孫臏、韓信,是戰神級的人物。可這種戰神級的人物,在拿破崙面前是走不上兩個回合的。最早,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庫圖佐夫的部隊面對蘇爾特的進攻就沒幹過人家,而蘇爾特也只是拿破崙手下的元帥。

    後來拿破崙入侵俄國,庫圖佐夫率領俄軍抵抗,會戰中,庫圖佐夫發現情況不妙,立即帶領部隊撤出了戰鬥。但這點不服不行,庫圖佐夫的撤退作戰一直是強項。在野戰爭鋒中,庫圖佐夫和他的俄軍遠遠不是拿破崙的對手,於是就開始了戰略撤退,最後是放棄了首都,一把火燒了莫斯科。然後在寒冬的幫助下,拿破崙撤退,庫圖佐夫率軍追擊,贏得了戰爭。

    而斯大林在二戰中的策略我們也都清楚,沒有放棄莫斯科,而是選擇了堅守。

    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產力。

    俄國雖然一直是歐洲國家,一直在追求西化,但實際上一直到蘇聯建立之前,它都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直到斯大林執政以後,經過建設,蘇聯才變成了工業國家。而工業國家和農業國家最大的區別就是生產力有著巨大的差距,成千上萬倍的差距。

    工業國家生產力強,建設軍隊的速度就快。

    農業國家生產力弱,建設軍隊的速度就慢。

    所以我們國家古代,打了敗仗,動不動就得臥薪嚐膽二十年,才能重新組織起來一支軍隊。拿破崙時代的庫圖佐夫面臨的也是這個問題。首都,他輸的起,軍隊,他輸不起。

    他不敢用手裡這支部隊去冒險,去和拿破崙決戰。如果他敢打,戰敗的可能要超過85%,如果他戰敗了,這支部隊被消滅了,俄國想再重新組織起來這樣一支部隊,那還得再等10年。從坐著馬車到鄉下徵兵開始,從建工廠生產步槍刺刀開始......哪還會有這些機會了。如果他跟拿破崙在莫斯科正面決戰,俄羅斯當時也就亡國了。丟了首都他還有機會再搶回來,丟了手裡這支俄軍主力,那就是徹底沒機會了。

    而斯大林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蘇聯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非常發達。斯大林對重工業極其重視,那是靠賣了烏克蘭人的口糧,餓死幾千萬人,買機器換來的。再加上五年計劃,二戰初期的蘇聯重工業,生產力在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

    在這些重工業的支撐下,斯大林覺得自己可以搏一下。因為重新組建一支軍隊,庫圖佐夫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但他只需要半年!他在莫斯科每多堅持一個月,後方的工廠都會生產出成千上萬的坦克、大炮、飛機以及大量的槍支、彈藥。透過公路、鐵路,後方又可以把上百萬的小夥子從農村、山區運到莫斯科......蘇聯在當時也是人口大國,男人並不缺。

    斯大林組建新軍隊的速度特別快,不害怕手裡現有的部隊被消耗掉。後方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重灌備源源不斷的運上來,新兵源源不斷的運上來,一看計劃表,未來幾個月還有,那他就有資本在莫斯科跟德華人打。

    蘇德戰爭初期,500多萬的蘇軍被殲滅,這是連人帶裝備的被殲滅,飛機、坦克、大炮全沒了。在4年的鏖戰中,蘇聯其實又在裡面填進去了500萬軍隊,連人帶裝備。隨後反攻的時候,蘇聯在前面突擊的是它的第三支500萬人的主力部隊,裝備著嶄新的戰機、重炮、喀秋莎火箭炮、T34坦克以及波波沙衝鋒槍、轉盤機槍......後方還有近千萬的雜牌部隊,最起碼也拿著步槍。它的生產力是很驚人的。

    在4年間,差不多生產了可以裝備2千萬人的武器。

    庫圖佐夫時期,10年能生產出50萬人的裝備就不錯了。

    而且生產力也是一把雙刃劍,蘇聯生產力強,德國也很強。如果斯大林當年沒守住莫斯科,德軍進來,推土機迅速作業,天上、鐵路的補給迅速運上來,德華人也可以很快的再把莫斯科建設起來,形成面向東方的堡壘,到時候蘇聯人想再搶回來,恐怕是不會有那個可能。如果失去了莫斯科,蘇聯即便是不亡國,也會被擠壓回東方,被封印在西伯利亞的冰原裡,重新回到中世紀彼得大帝誕生之前的蠻族狀態。因為它的文化、經濟、政治、人口乃至工業,基本上就是分佈在基輔、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一線,蘇聯的歐洲地區。

    這也是斯大林無法承受的結局。

    農業時代的戰爭,跟死人比,武器裝備的損失帶來的影響更大。死10萬,可以比較迅速的補充上來。但這10萬人的盔甲、刀槍、弓箭再重新建造,那可麻煩大了。

  • 3 # 戰爭之王

    莫斯科的地位在兩個時期是完全不同的。1712年沙俄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了聖彼得堡,到拿破崙侵俄戰爭時還是如此,因此對於庫圖佐夫而言,莫斯科的價值恐怕和斯摩稜斯克等其他城市沒有大的不同,遠遠不及聖彼得堡。

    但是對於蘇聯就不同了,蘇聯首都就是莫斯科,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政治意義,如果失去莫斯科必定會給蘇聯人計程車氣帶來沉重打擊,也會在國際上造成巨大影響。同時,莫斯科還有很多其他價值,比如大批工廠、交通樞紐等等,這對後續的作戰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莫斯科作為交通樞紐,連線著蘇聯南北兩個戰區,如果德軍攻陷莫斯科,那麼德軍的整個戰線就會連成一片,補給困難也會有所降低。而對於蘇聯而言,這將會是災難性的,蘇聯勝利的可能性將會大幅降低。 同時,局勢也是截然不同的。拿破崙同俄軍進行博羅季諾之戰後,實力依然很強,所以俄軍沒有必要為了一座不重要的城市損失有生力量,所以堅持貫徹堅壁清野戰略,讓拿破崙得到了一座空城。而蘇德戰爭中,德軍經過與蘇軍4個多月的連續作戰,已經較為疲乏,不少德軍裝甲師甚至已經沒有足額的坦克了,很多一線步兵部隊也嚴重減員,實際戰鬥力已經有所下降。而此時蘇軍則已經重新積聚了力量,完全可以同德軍進行一場新的大規模戰役。 更重要的是,此前基輔等蘇聯重要城市都是經過與德軍的艱苦而又慘烈的作戰才最終淪陷的,作為首都的莫斯科又怎能不經過作戰就直接白白送給德軍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可以自己加裝ESP和巡航定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