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兒子今年五歲半,今天去淘氣包玩,另一個比他小一些的小女孩把他挑好的玩具拿走了,他開始追著小女孩讓她把玩具還給他,但小女孩不給他,拿著玩具就跑了,女孩的媽媽看到了也沒去幹預,然後兒子見說沒有用就去女孩的手裡搶,我就過去讓兒子把玩具讓給小女孩,但女孩還是不肯,這時候女孩的媽媽也過來了,但女孩還是不肯讓,我兒子也不肯放棄就是要去搶,怎麼說服都不行,就說那是他找的東西,憑什麼讓她拿走,就是要要回來,我勸說他他就開始哭鬧,和我發脾氣,說我不相信他,讓我去幫他要回來,一直在哭喊,我們就成了全場的焦點,最後讓他爸爸強行把他抱走了,我知道兒子心裡也很委屈,覺得她憑什麼搶我的東西,可我也不能去幫他搶回來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2
回覆列表
  • 1 # qzuser

    我認為和大人管教有一定關係,首先小女孩就不對,做為家長,你可以說有好東西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會很開心,這樣小朋友性格特別開朗活潑,

  • 2 # 遵義熱搜排行榜

    個人認為首先看是什麼原因,如果過錯在於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進行教育,如果是對方,則瞭解具體情況後,冷靜處理,協商解決最好,影響較大就請當地司法部門協助處理

  • 3 # 龘城

    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自尊心也越來越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東西就更不會輕易讓給別人!更別說是別的孩子強制(沒有得到孩子的允許)拿著他自己動手得到的玩具!

    作為家長我們遇到問題應該怎麼辦?首先應當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透過語言溝通,而不是透過過激行為再強行把玩具躲回來,5歲半的孩子應該具備溝通能力了!把自己觀點和想法訴說給搶自己玩具的孩子,即便是對方小朋友不配合!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了!

    其次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加上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心頭肉,嬌生慣養是不可避免的!拿著孩子嬌歸嬌,在是非面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

    現在的孩子最欠缺的就是沒有學會分享!如果每個孩子都有分享自己的快樂、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能分享自己的故事給別人聽。我想今天的事情就可以避免了! 這個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慢慢引導!讓孩子學會大度、學會自信!

    我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村裡的小朋友也多,玩具也比較少!跟小夥伴一起玩,都是拿著自己的玩具跟小夥伴一起玩!快樂一起分享!(這個有點跑題)

    今天孩子一定很憋屈,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開通工作!比如說(那個小女孩比較小,作為男子漢要讓著小妹妹或者說那個小女孩做的不對,作為男子漢要有度量,不跟她一樣!) 也可以透過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淡化孩子在這件事情上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心理上產生疙瘩!

    希望我不成熟的觀點能幫助到您!

  • 4 # 體會兒

    先問清楚爭吵的原因,然後根據情況,如果是自已孩子的錯,給他講道理讓他給對方道歉;是對方的錯,讓孩子自行解決,或給對方家長聯絡解決。

  • 5 # 幼兒園張老師

    有一次我帶我兒子去迪卡儂,那個商場裡面可以隨意進行商品體驗。我兒子找到了一個籃球,到裡面一個小籃球體驗場裡投球,當時一起投的還有好幾個大孩子,每人一個,沒有多餘的。

    這時候來了一家人和一個大約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他奶奶說,這些球誰都可以玩,你看誰扔出來了你就玩就行。我兒子只有四歲半,一扔出去就被這個男孩搶走了,他比我兒子高那麼多,但是我兒子衝上去從小男孩手裡要,一邊要一邊說,這是我先拿到的。小男孩不好意思了,就把球給了我兒子,他奶奶卻在那邊說,啥是你的,大家都可以玩。

    我一直都沒說話,看到孩子拿了球我才把他叫出來說那邊有個更好玩的,咱們趕快去。兒子被吸引,放下球跑了。

    回家路上我表揚了兒子,我說:媽媽今天要獎勵你,別人拿了你的球,你敢去自己爭取,我覺得很棒的,你很勇敢。兒子特別高興。

    然後我又說:但是我有個更好的主意,如果是我,我就去玩別的東西,一會兒再來玩。那裡玩具那麼多,幹嘛盯著一個,和你爭著玩的小孩比你大,要是媽媽不在,傷著你怎麼辦?自己保護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的。

    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教育孩子兩點:

    一是不要在無謂的事情上執著。儘管孩子說得沒錯,但是在這些事情上過於執著孩子很容易偏執,固執,這與對錯無關。

    二是要能化解不愉快的情緒。媽媽可以引導孩子,那邊還有好玩的,小孩子就又玩別的了。

  • 6 # 仁澤善

    就說下看了描述的事情的個人想法吧,這件事情上你兒子是沒錯的,錯主要是那個女孩拿走了你兒子挑好的玩具,然後那個女孩的家長也沒有管教自己的孩子。

    雖然教育兒子然後讓他爸爸把兒子帶走了可能從輿論或者周圍人來看,是好的做法,但是對孩子的心理傷害是巨大的,孩子覺得你不相信他,他對的事情還得不到幫助,失望無助,如果後來沒有開導好孩子的話甚至可能影響他的性格。

    如果換做我的話,相同情況下,我看到兒子去搶,我不會去幹預兒子的,這本就是孩子之間的事,更何況兒子沒錯,我們何必自己先參與進去呢。我相信我兒子可以搶的過來,因為還是比他小的女孩,即使玩具搶壞了我也願意賠償。如果搶了以後小女孩的媽媽參與進來的話,她媽媽沒有管教好自己孩子,難道我還讓我兒子讓給她嗎,除非我兒子自己願意,不然我也會幫我兒子的,因為我們是佔理的,所以兒子搶了我也問心無愧。

    我覺得孩子與別人發生爭執,先讓他自己解決,他能自己解決更好,不能自己解決求助我們,我們再過去根據事實情況,看是應該教育管教孩子還是幫助孩子。

  • 7 # 七掌櫃的七

    作為父母,孩子爸爸的做法肯定錯了。

    孩子的世界裡只有對錯沒有利弊,成人的世界裡利弊居多對錯其次。

    孩子的心思很純粹,很通透,但這不能成為委屈孩子的理由。簡單講,不應該總是老實人吃虧。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孩子懂事,可以禮讓可以分享,但不可以被搶被侵犯不反抗不去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你描述的情況,第一對方小女孩不懂事,第二對方家長不懂事,憑什麼別人的不懂事,要委屈你自己的兒子?!

    孩子爸爸懦弱了,太過顧慮所謂的影響,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長期的,因為孩子在接觸和模仿融入這個社會,他在積累迭代自己的認知。你深入思考一下,這個事情的結果:第一,孩子委屈。第二,別人搶他的東西,他不能搶回來。第三,他在尋找幫助的時候,爸爸媽媽沒有幫他。第四,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們希望孩子怎麼做,他會怎麼做,他會怎麼看待自己的父母?

    最深刻的影響是為人處世的價值觀影響,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他看到了什麼,就學到了什麼。

    往大了說,有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揚善也要懲惡,這是規則。

    說個我兒子的事例供你參考

    有一次帶他去公司旁邊的滑滑梯玩,一個大小孩踢他肚子,他眼淚汪汪的來找我,我就帶他去找那小孩,那小孩躲起來然後跑了。

    我說兒子,我們去公司,不再這玩了。走到半路,我想想不對。我說兒子我們回去找他,你看見他了,上去就打一拳或者踢一腳,打完就跑,爸爸不能幫你去打那樣不對,你自己受欺負了自己去反擊。

    然後,我們回頭,真找到了,我就叫兒子去打。他就去了,打完就跑回來,然後我們就跑了。

    路上兒子特別興奮,因為他有勇氣,別人欺負他,他可以自己去反擊。事實上,他都沒打到那小孩的身上,估計就打到衣服了。

    這是2018年的事,兒子6歲,幼兒園中班,那個大小孩八九歲。

    說這個案例,不代表我做的就是對的。但從孩子角度,我覺得我做的沒錯。從父親的角度,我覺得我做的也沒錯。

    因為,人,勇氣第一。

  • 8 # 老羅58132

    我認,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爭執,我也不打不罵他,把孩子哄回家,用道理開導他她,在他們平睜後,哄他幫做點家務,但要注意陪伴他們,迫使他們忘記當日的爭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山焙糕米漿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