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驕老豆

    現在3至5歲的孩子天天拿父母手機玩,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也亟待解決。首先拿這些電子裝置“哄”孩子就是不對的。

    “父母帶的孩子手機玩得溜,爺爺奶奶帶得孩子廣場舞跳得溜”,說明現在帶孩子的兩大主流方式。跳跳廣場舞至少還可以鍛鍊一下身體。

    玩手機等電子裝置的兩大危害:

    1、對視力的影響,小孩子眼睛還處在發育階段,刺激過多易引起散光、近視,甚至更嚴重的眼科疾病。

    2、對腦力的影響,小孩子長期觀看影片或玩一些不需要思考就能獲得答案,長期大腦不思考,大腦等不到鍛鍊,功能退化才是最可怕的。

    孩子喜歡玩手機等電子裝置的原因:

    1、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圖個安靜)。

    2、孩子無事可做(動腦筋的事情不想做或做不了,手機可以一個人玩,不需要他人協作)。

    3、孩子沒有好的習慣(看書,搭積木等前期需要引導的好習慣)。

    4、父母沒有起到好的表率(自己回來就天天手機不離手)。

    孩子減少接觸電子裝置,就需要多些父母的陪伴,父母作好習慣的表率尤其重要。

  • 2 # 米媽談教育

    一、首先進行自我反思。孩子出現任何問題,與其先去思考怎麼教育孩子,我們更應該首先反思自己。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哪些做的不到位的,有哪些做得不妥的地方。我們都是在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嗎?孩子是否真正接收到了我們真實的意圖。我們是否對孩子有過縱容?又或者對待孩子太過嚴厲。其實仔細想想,也許就找到問題的根源了。

    二、父母給孩子樹的是什麼榜樣,決定著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在影響著他,小孩子從一開始基本上就是模仿,看大人怎麼說話,跟著學;看大人什麼表情,跟著學;看大人什麼情緒,跟著學。所以如果我們自己就做的不好,是不能去責怪孩子半分的。比如,大人就愛玩手機,孩子的自控能力更不如大人,看著大人在玩,孩子能不好奇嗎?又或者大人在忙事,孩子又總是鬧,那就給他手機,這樣就能安靜很久,還不用去哄,省心。如果大人喜歡看書,喜歡學習。孩子看父母天天都抱著書在看,肯定也會受到正面的影響。舉個例子:我小時候有個高年級的姐姐,成績特好。老師從來沒要求背誦英語課文,她可以全部背下來。後來有一次我吃了晚飯去她家玩,她家都沒看電視,爸爸媽媽都在看書,她也準備看書,我簡直不好意思再在她家玩了。後來慢慢大了我才知道原來她從小成績好,是因為家裡是這樣的學習氛圍。這個姐姐牛到高中的時候分文理科,學校為此專門開了一個研究會討論她是學文還是學理。後來考上了北大。

    三、如果我們能多一點時間陪孩子。那孩子自然也就少了玩手機的時間。家長除了上班而外的時間,儘量多陪孩子,一起做遊戲也好,一起看書閱讀也好,一起出去玩兒也好。漸漸就可以把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減少。

    四、如果玩,一定一定要控制時間。如果孩子一定要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限制玩的時間,比如一次只能玩五分鐘,最多不超過十分鐘。我孩子快滿五歲,一直都是五分鐘,讓他玩十分鐘都是因為閱讀做的好或是題做的好,給的獎勵。而且也不是經常。現在他自己已經形成了看時間的習慣,總會問我媽媽還有幾分鐘,五分鐘到了沒?時間一到馬上就會還給我。

  • 3 # 袋鼠想學

    和TA一起玩有趣的遊戲——用親子間的溫暖+有趣的玩耍,把孩子從手機那裡溫柔地“奪回來”。

    事實上,孩子們總是會選對TA而言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去做。

    “孩子老看手機”是因為:TA的生活裡/日子裡太乏味無聊了,手機上的內容更吸引TA。導致這樣的現象,孩子身邊的成人(父母親、祖輩的老人、保姆等)都有責任,大家並沒有帶給孩子足夠TA覺得“有價值的”充滿TA的生活。所以最後孩子選擇了手機。

    現在要吸引孩子的興趣從手機轉移過來,做起來即容易也有困難。

    家長可能要設計更多親子活動和孩子一起把孩子的生命填滿,重新引導孩子的興趣到真實的生活裡。設想:沒有手機的話,孩子可以做些什麼?答案很豐富:比如: 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繪本、和媽媽一起做家務、和爸爸一起洗洗車、和爺爺一起種花養魚、和奶奶一起做縫工、手工、孩子自己也可以畫畫、剪紙、走迷宮、做做益智類的遊戲(爸媽為孩子準備有迷宮書、益智類書的話).......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生活裡點滴都是教育,教育裡其實最終的目的是教孩子如何生活,更好地生活。爸爸媽媽,其實,帶養孩子可以很有趣,就是帶著小傢伙一起生活,把你的生活智慧傳遞給TA。這樣的日子很快樂,孩子是不會選擇手機的。

    希望以上的建議對你有幫助!祝孩子和你都愛上有對方的生活,沒有手機控制的生活!

  • 4 # 家庭導師

    現在小孩子玩手機都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了,只要是在家,小孩都是捧著手機玩,我個人認為,想要控制孩子玩手機,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把手機從孩子的臥室拿走。家長們要把手機從孩子們的臥室拿走,孩子們在臥室看電子螢幕的時間越長,對孩子們身體危害也就越大,特別是影響孩子們的睡眠。

    設定攔截功能。孩子們的自我剋制能力較弱,無法準確的判斷網路內容是否曲直,是否符合自己年齡。父母們可以使用科技的手段限制,從而過濾孩子們瀏覽的網路內容。

    和孩子們簽訂“合約”。家門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並且簽訂使用手機上網的“合約”。因為這樣建在平等的基礎上,孩子們更願意去遵守。比如吃飯時全家人都不能玩手機,放學後使用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時只能看書。如果誰違背規則,就要付出一定代價或受到一定的懲罰。

    父母要樹立好榜樣。有的父母經常讓孩子與手機保持一定距離,自己卻很難做到,對孩子“發號施令”就會無濟於事。小編在此建議各位父母們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使用手機時間,多看書或者換回只能接打電話、發簡訊的老式手機。只有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你說的話孩子才會聽。

    要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家長們要改變教育觀念,加強孩子們學習網路知識,提高孩子們自身的指導能力,並且給予孩子們足夠的理解和關愛,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這樣孩子們的內心感到安全。手機上網聊天、傾訴、發洩的頻率也就會逐漸降低。

    孩子們的成就感來源於別人的認可,每個孩子都會有他們自己的精彩,學習成績、人品素質、特長愛好等得到教師、同學、家長的認可,這樣給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就會感受到無限快樂,同時孩子們也會用更多的時間去努力保持這種榮譽感,這樣孩子們對手機上網就會被自己慢慢的忽略,孩子們漸漸地就會脫離沉迷手機網路虛幻的世界。

    總而言之,手機給人們創造更多便利的同時也給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手機嚴重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只有我們社會、學校、家庭攜起手來,不斷加強學生們的網路監管、網路教育、網路引導,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們手機上網成癮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紀曉嵐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