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虎哥說事
-
2 # 注塑幫v六六
溯源整個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歷程,其實從1G到4G的前四代移動通訊技術變革當中,其主要解決更多的是實現對文字、資料、圖片、音影片等內容的傳輸問題。但都沒有解決的一個最主要問題是標準統一,由於全球使用頻率過多,即使是當下運用最廣的4G網路也存在著全球使用頻率過多而不支援物聯網傳輸的侷限。
物聯網最根本的出發點在於構建一個特定區域範圍內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可全面感知、及時響應、動態連結的綜合網路生態。上升到整個社會層面,要實現真正社會層面的萬物互聯,這需要諸多產業,不同產業環節的眾多團體之間的一起參與、協同共建。
但是在這一過程當中,由於技術標準的不統一,各家企業在早期發展的過程中結合自身情況採納了不同的技術組合,這導致了各家企業自身的資料很難實現與其它外界企業之間有效的相容,這進一步導致了企業資料很難被外界有效的利用起來,形成了大片的資料孤島。
在整個社會層面,資料孤島的產生首先導致了同一行業內部眾多企業之間無法有效的生產配合,而在不同行業之間,跨領域資料鴻溝更是普遍存在。技術標準的缺失導致同行業資料共享困難,跨領域更難,再加上各種外在的人為、自然等相關要素干擾。這直接導致了整個社會生產環節的效率低下以及生產效果難以理想。
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動通訊網路技術,每一代技術的發展都沒有解決好技術標準的問題,只到第五代移動通訊網路的誕生(5G),國際電信聯盟(ITU)在5G技術在全球性技術標準制定過程中吸引了更多的國家以及機構參與制定,最大程度的完成了全球性移動通訊技術的標準共建。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5G技術解決了全球性技術標準統一的問題,為物聯網萬物發展奠定了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建立在前幾代移動通訊技術的基礎之上,5G技術不僅解決了全球性技術標準統一的問題,而且還對整體的通訊網路架構進行了全新的改變。相比於4G網路架構中使用了更多的硬體裝置,為了滿足物聯網網路多種多樣計算的需求,5G技術將更多的使用雲化及網路虛擬化等軟體技術,進一步滿足了物聯網技術對於海量資料計算處理的需求。此外,5G技術所具備的超高速、高可靠、低時延等特性也為其在物聯網方向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產業網際網路其實是物聯網的題中之意
產業網際網路其實與“網際網路+”是同一個概念,都是實體經濟網際網路化的一個過程。無論如何類比,產業網際網路都要對傳統實業進行網際網路化。而傳統經濟網際網路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物聯網的過程。也就是說產業網際網路就是物聯網,更精確的說是to B的物聯網。
產業網際網路實質上是產業的數字化,以及數字化後的聯網,並藉助資料的連線性、彙總性創造價值。在具體的數字化過程中,透過人為採集資料的方式往往具備很高的差異性以及不確定性質,所以為了統一規範化管理,現行的辦法大多是透過多節點佈設感測器、資料採集器等裝置,進一步實現資料的有效採集。這其中,物聯網的概念就被自然而然的引入進來了。
一方面,透過分散在不同節點的資料採集裝備採集資料,而後將這些資料彙總上傳雲端,以開放或者許可權禁令的方式允許不同優先順序的使用者檢視使用。
另一方面,這些具備資料採集能力的裝置還具備透過雲端指令進行新的任務接收以及執行能力,擁有服務特定使用者需求的能力。當多個這種有著強大資料機器化採集的、能夠實現資料共享以及任務執行的平臺聚合到一塊,便組成了一張龐大的網路,這便也構成了廣義上的萬物互聯。
所以也可以說,實體產業的網際網路化,其實也是物聯網的題中之意。
5G+產業網際網路將產生怎樣有益的結點
與消費網際網路相比,產業網際網路蘊含著非常巨大的商機。我們可以從兩者物理裝置的連線數和app需求量中窺得一些端倪。
相關資料表示,消費網際網路的連線物件主要是人與PC、手機等終端,其連線數量大約為35億個,而產業網際網路連線的物件則包括人、裝置、軟體、工廠、產品,以及各類要素,其潛在的連線數量可能達到數百億。而從app的數量上來看,整個消費網際網路現有的app只有幾百萬個,而據估計,僅在工業領域,產業網際網路需要的app數就約有6000萬。
此外,從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來看,產業網際網路的意義要比消費網際網路更為重大。
消費網際網路主要是連線消費者,幫助既有的產品更好地進行銷售和流通。儘管它也會對生產產生促進效應,但總體來說這種影響依然是間接的、有限的。相比之下,產業網際網路對生產的影響則更為直接,也更為明顯。
透過借力網際網路,應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傳統實業升級改造,可以實現讓企業透過C2B或者C2F的模式進行生產製造,能夠更好地設計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有效地組織生產、更快捷地實現產品的物流和銷售,從整體上最佳化組織結構、提升生產效率。這對於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最佳化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消費網際網路逐步轉向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中,產業網際網路空前的商業前景以及社會意義已成功的吸引了騰訊這樣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巨頭重倉。而近日以來,國內系列動作的發生也成功的將5G概念推向了產業化發展的高潮。5G技術在設計開發的過程中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打下了牢靠的基礎,作為類同於物聯網的新興科技潮流,產業網際網路值得各行業人士共同關注。
-
3 # 熊仔181501348
新能源汽車,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百萬輛,表現出強勁逆勢增長態勢。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102.7%和109.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109.3%和121.4%。
特來電最近幾年在佈局四網合一的充電網,在其上流動的不僅是能源,更多的是工業大資料和能源大資料。新能源產業隨著大規模電動汽車的修建,會對充電設施和電網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國家規劃,2030年1億輛車,每一個車每年充電放電30度電,一年需要1萬億度電。隨著大規模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流量增加,新能源行業將成為一個巨大流量。 “這個產業是基於智慧製造加上資料運營加上服務的新生態,可以說做充電網的就相當於中石化加上能源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
在防治大氣汙染、傳統能源日漸枯竭和能源動力繼續轉型發展等多因素推動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是中國能源和製造業從低端製造走向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
回覆列表
比5G和工業網際網路還大的科技產業多得去了。我認知的科技感知就有以下幾個:
1、天文;
2、深海;
3、生物醫學;
4、光學裝置;
5、微觀世界;
6、量子科技;
7、精密加工;
8、自然災害;
9、考古復原;
因為人類文明幾千年的發展,在滿足了衣食住行之後,對自然世界的渴望、對身心健康的追求、對歷史的敬畏、對更高效率的商業追求、對自然災害的恐懼等等都激發著人們無時無刻對科學技術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