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斗實驗室小胖

    首先說袁紹,袁紹自討伐董卓以來,佔據青、幽、並、冀四州,而且這四個地方相對都是富庶之地,又這四州的地盤也大,能耕種的土地相對較多,袁紹又是四世三公,名正言順,百姓也比較擁戴,徵收糧食也好徵收,這是其一;其二,袁紹四世三公,天下的其他士族或者也算一方諸侯的都比較擁戴袁紹,像劉表、劉備之類的勢力都比較靠近袁紹,所以袁紹的糧草助力也有應該;

    那再看曹操,曹操佔據的地方不太好,長年戰亂,百姓比較少,可耕種的土地也相對稀缺,雖然曹操實行這個時候開始實行“民屯”,但收效甚微;再曹操所依仗的王牌就是手裡的漢獻帝,但是那個時候的漢獻帝和光桿司令差不多,就有個名頭,其他的一無所有;曹操跟袁紹在官渡對峙是被逼的,他沒辦法,糧草準備也不充分;基於上述兩點,所以曹操糧草不足也是正常的。

  • 2 # 南集仙翁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發生於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交戰的雙方,一方是曹操,一方是袁紹。兩軍相持於官渡,多次廝殺,互有勝負,後來曹操採納了由袁紹處投奔而來的許攸的建議,奇襲啦袁軍在烏巢的糧倉,打敗了袁紹。

    官渡之戰時的雙方實力,袁強曹弱。其時袁紹剛戰勝勁敵公孫瓚,眾望攸歸,天下側目,據有幽、冀、青、並四州之地。曹操迎駕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擊敗呂布、袁術,佔據了兗州、徐州、及豫州部分地區,也是威勢赫赫。袁紹素有野心,佔據四州後更是膨脹不已,時刻準備南下以爭天下。曹操也有吞併天下之志,然而自知實力遠不如袁紹強大,所以面對袁紹的挑釁儘量避讓,袁紹一些無理的要求也儘量滿足。

    攻滅公孫瓚後,袁紹已無後顧之憂。曹操卻是處境艱險,北有袁紹虎視眈眈,南有劉表、張繡、孫策的你伺機而動,暫時依附於他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局面對袁紹大為有利,建安四年袁紹起大軍數十萬揮師南下,進攻曹操。

    訊息傳到許都,將士恐慌,士野沸騰,曹操部將多有主張投降袁紹之心,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瞭解,鼓勵部下抗擊袁紹。於是曹操開始部署兵力,派兵把守各處要道。

    正當曹操全力準備與袁紹作戰時,劉備缺起兵反曹!為避免兩線作戰,曹操親自率領精兵,向東擊潰了劉備,迫降了關羽。曹、劉激戰正酣時,謀士田豐建議袁紹舉兵襲擊曹操,卻被袁紹以幼子生病不宜出兵為由而拒絕,使曹操能從容擊敗劉備回師官渡。

    袁紹進軍黎陽,派遣大將顏良進攻白馬。曹操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此時謀士荀攸獻上聲東擊西之計,佯裝渡河進攻袁紹後方,突然回軍進攻白馬。曹操採納了這一建議,用張遼、關羽為先鋒,急行軍至白馬。顏良大驚失色,被關羽斬殺於麾蓋之下。

    曹操解白馬之圍後,向西撤退,袁紹派文丑、劉備追擊,曹操令士卒解鞍下馬,將輜重物資丟棄於道路兩旁,袁軍中計,爭相搶奪,曹操指揮軍隊突然殺出,大財袁軍,斬殺了文丑!顏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將,他們被殺嚴重挫傷了袁軍銳氣!

    曹操初戰告捷,但袁紹兵力仍佔據優勢,此後兩軍交戰互有勝負,但基本是袁紹進攻,曹操防守。

    建安五年十月,袁紹命大將淳于瓊運糧,駐紮於烏巢。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家人犯法,袁紹留在鄴城的主將審配將他們逮捕問罪,許攸大怒,投奔了曹操。許攸獻計曹操,帶領騎兵突擊烏巢,燒燬袁紹糧草。曹操採納,親率騎兵數千人奔襲烏巢,大破袁軍,殺死了淳于瓊,將烏巢糧草盡數燒燬。袁紹部下大將張郃、高覽見烏巢被破,於是投降了曹操。曹操趁機率軍猛攻袁紹,袁軍崩潰大敗,袁紹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

    官渡之戰後曹操實力大增,幾乎無人能與之抗衡,為他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有多重原因,曹操善於採納部下的建議,並能選取正確的建議予以實施。袁紹則剛愎自用,聽不進他人合理的意見,一意孤行。曹操多謀,戰術靈活,兵力雖少但能靈活運用。袁紹用兵呆板,兵力足卻與顏良、文丑分兵數路,終被曹操各個擊破。然而即使曹操消滅顏良、文丑後,佔據絕對優勢的仍然是袁紹,期間基本上是袁紹進攻,曹操防守,真正扭轉局勢的還是糧草!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尤其是拉鋸戰、對峙戰,拼的就是糧草。糧草不足,軍心浮動。糧草充足,軍心穩定。如果不是烏巢那把大火,最終失敗的很可能是曹操!這就是為什麼許攸後來多有不法之事,曹操也不會懲罰他。

  • 3 # 吾知暢談

    很多人都知道,在官渡之戰之前,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已經開始實行屯田制,也就是曹操利用士兵和招募百姓耕種荒地以保證軍糧供應。但隨之公元199年,袁紹與曹操拉開官渡之戰的序幕時,為何曹操還是缺少糧食呢?其中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一、地域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在官渡之戰之前,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兼併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四大州,盡有河北之地。

    在那個時期,本來人口密度不高,各個諸侯擁兵自立,有兵就需要糧食,相對的一旦招兵買馬,對於當時的生產勞動力就會下降,說白點,種地的少了,吃糧的多了,就會供不應求。

    而袁紹所擁有的四大州,雖時有戰亂,但基本是小打小鬧的,最大的一場戰爭也只是袁紹吞併公孫瓚。我們看到的是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戰爭,但是也需要考慮,公孫瓚那麼多年所囤積的財務錢帛糧食,所以對於袁紹而言,土地肥沃、戰爭不多、消耗不多、糧食存量沒有太大問題。

    反觀曹操這邊,自公元196年,曹操迎天子進許都後,在中原紮下了根。但這期間戰呂布、袁術、馬超、劉備、劉表等等大大小小經歷十幾場戰爭。作為中原腹地,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之地。有戰爭必有消耗,雖然曹操實行了屯田制,但是打仗就會徵兵,一旦徵兵土地就會荒廢。中原之地連年戰亂,土地早已荒廢,加上人口銳減,缺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人心問題

    我們讀三國的時候,應該看過這麼一幕:曹操在官渡之戰勝利後,進入袁紹的都城,在袁紹的府內搜出很多許昌官員與袁紹私通的書信。從此事可以看出,對於官渡之戰之初,大部分的站隊還是非常傾向於袁紹的,畢竟袁紹坐擁四大州,戰力百萬之多,只是很多人沒有想到袁紹居然會失敗。

    所以,當曹操向各城市、府郡徵糧時,由於袁紹的號召力完全在曹操之上,因此在袁紹的攻勢下,曹操境內四下叛亂,很多人要麼已經私通袁紹,要麼處於觀望狀態,真正願意提供糧草的人並不是很多,或者出工不出力,曹操這邊需要十萬擔糧食,各城市只提供兩萬擔糧食,那麼曹操基本上就會處於缺糧的狀態。

    三、戰略問題

    官渡之戰是自公元199年六月至200年十月,中間經歷一年多時間,而且戰線拉的比較長,黃河兩岸連綿上千裡,所以曹操需要從大後方運糧到前線需要很大的難度,加之袁紹一直在不斷的騷擾曹操的運糧隊伍、糧道等等,讓曹操的糧草無法正常的運到前線,以至於曹操後方真的有糧,也實難供應給曹操的軍隊。

    以上三點基本是曹操缺糧的根本原因,但上天確實是助曹不助袁,袁紹那麼一手好牌卻打得稀巴爛,這也表明曹操確實是當時之梟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詹姆斯是否已處於生涯末期?他在本賽季能帶湖人打入季後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