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溼專家郭來旺教授
-
2 # 中醫隨感
中醫裡類風溼性關節炎,也叫做“痺病”,屬於“尪痺”。
⒈內因:其原因為,人體經脈氣血不足,氣虛則衛外功能下降,抵禦外邪的能力下降,血虛則濡養經脈能力不足,經脈失於濡養,經脈空虛。這是尪痺形成的內因。屬於“本虛”。
造成經脈氣血不足原因有:①先天稟賦不足,身體羸弱,此類來源於父母,家族遺傳。②後天失養,過於勞作,久病內耗,耗傷氣血,氣血不足。③飲食不節,脾胃失調,運化無權,氣血化生不足,導致氣血不足。④脾虛溼盛,脾胃虛弱,水谷沒有完全化為精微,部分化為水溼,溼氣溢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膚腠理,經脈關節。
以上均屬人體內部原因,為發病之內在基礎,即可反覆發病,也可結合外因合而發病。
⒉外因,這是問題所在,基於上述內因,再感受外邪(風寒溼),即會出現內外相合,合而發病。
由於自然界六氣時有過餘,發為“六淫”,風寒暑溼燥火,所以您所講的氣候,環境即屬於此。
因此,自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很大,是導致人體發病的重要因素,不僅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幾乎所有疾病與此均有關聯。但是,人體內部虛弱是發病基礎,如若人體抵抗力強(正氣存內),那麼即便自然界變化,也不會輕易發病(注意,在邪氣十分強大的情況下,即便正氣再充足也會發病)。在中醫屬於“本虛標實證”。
總結:尪痺屬於氣血不足,經脈空虛,風寒溼邪侵襲,客於關節.造成氣血痺阻,發為尪痺。
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尪痺)。
⑴中成藥:尪痺片。對於尪痺在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消炎消腫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需要連續服用3-6個月。
⑵中藥內服:
①蠲痺湯:羌活10克, 獨活10克, 肉桂6克, 秦艽10克, 海風藤15克, 桑枝 12克,當歸12克, 川芎10克, 乳香10克, 木香 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二次。服四周。
②獨活寄生湯:獨活10克,桑寄生12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細辛3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肉桂心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人參10克、甘草10克、當歸12克、芍藥30克、乾地黃各20克。水煎服日二次。服6~8周。
⑶中藥外洗:
草烏10克,元胡10克,桂枝12克,穿山龍15克,五加皮12克,千年健12克,杜仲12克,寄生12克,天山雪蓮10克,路路通12克,當歸15克,白芍5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次,四周一療程。
-
3 # 運動醫學楊渝平大夫
這個問題不是問的不是那麼清楚,我理解能力兩個方面的事。他可能是問這個主要問是環境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影響,環境對類風溼關節炎,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果說肯定有不良的影響,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呢,都會感覺到在潮溼寒冷的環境裡面。容易犯,或者是容易出現疼痛的症狀。這個確實跟氣溫溼度等等有關係,因為滑膜對潮溼和低溫會有比較明顯的反應,會造成不舒服,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這個這個因素跟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到底有關係沒有,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果證實有關係。 但是呢,確實有一部分患者患病之前是長期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工作造成的,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有關係所以提示就是自己多注意。如果把關節怕冷,多注意保暖,大多數情況應該除了你是特殊的因素,一般,不會得類風溼性關節炎。
-
4 # 夏小中骨科醫生
天氣患者之所以對類風溼關節炎有影響,主要是由於人的關節在受到寒冷天氣的刺激時會導致區域性出現血液迴圈障礙,讓人的血液中以及滑膜內纖維蛋白原增多,這時的血中腎上腺身高,於是就容易導致人的關節出現腫痛等諸多症狀。特別是長時間處於寒冷、潮溼的環境下,那麼就容易導致出現類風溼關節炎疾病以及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疾病復發的狀況出現。
寒冷的天氣可以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時的患者必須做好保暖措施,讓關節少受寒氣的侵襲,減少疾病復發的可能性。所以,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嚴寒的冬季裡要避免受潮、受風、受寒,一定不能忘了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患者應該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做好增添衣服的準備。
天氣因素對類風溼關節炎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溫度及溼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不利於改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因天氣變化所致的關節疼痛。患者必須要知道這一點,以至於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加註意,多加防範,減少誘發類風溼關節炎的因素。
-
5 # 醫聊健康
很多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陰雨天會出現炎症發作疼痛,就以為陰冷潮溼的環境會導致類風溼疾病的出現。其實這是錯誤的。
有一項基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地域性的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率其實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因為所處的地域(潮溼陰冷)的差異,而有發病率的差異。
但確實有很多患者說,陰雨天確實會感覺到炎症發作疼痛啊?這個因素確實可能會影響炎症加重,不只是類風溼,風溼病患者都會有這種影響,這是沒錯的。已經有關節炎症的患者,要避寒冷,保護關節。但要說環境會導致類風溼疾病的出現,這就沒有科學依據的了。
回覆列表
良好的環境和溫潤的氣候,對類風溼關節炎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它直接關係到類風溼關節炎是否發生,或症狀的緩解、痊癒及復發與加重。
根據中國中西醫結合風溼病學會,風溼寒病防治協作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高寒、沿海地帶發病率明顯要高(如北方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南方的浙江、福建、廣東等),在井下工作的礦工和冬季的伐木工人,做冰棒的工人發病比普通工作的職工,發病率明顯要高。大多數病人對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當氣溫突變時,尤其是變冷變寒,颳大風時,病人即有很明顯的感覺。經研究是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病人末梢神經血管功能不甚健全,而血管的收縮和擴張不及時,皮毛對外界的適應性反應不敏感,衛外功能低下,所以容易感受風寒致病;而溼度的增加,血管擴張,血流變緩慢,流動的血液中的纖維蛋白質增多,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也增高;遇外感風寒侵襲,血液中球蛋白凝聚,關節滑液內透明質酸酶含量增多,黏度增高,使關節活動時產生了阻力,使關節的活動度受到抵抗、僵直甚至疼痛。
研究表明:氣壓的降低,可使發炎的關節組織間隙積聚液體,繼而細胞的內壓也可升高,這些都可使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另研究分析,由於類風溼所致血管舒縮的病損,在溼度大的環境,加之高溫,人的面板腠理舒展,血管擴張,血液、血漿外滲,形成了腫脹,肌肉組織、神經受壓,疼痛加重。因此,我建議,單純講居住養病來說,夏季在北方,冬季在南方為最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到高度寒冷和潮溼地帶作業,特別是患了類風溼以後儘量調整好自己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更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另外,類風溼發病的季節多在冬季與春季,而已經患了類風溼的病人,恰在秋末春初這特殊變化的季節容易加重。即使已經緩解或痊癒的病人,在這個季節也容易復發。因此大自然氣候變化,人除遷移環境,是無法改變的。而環境調整讓人能有一個不冷不熱、不幹不溼的居住環境,隨著中國經濟建設快速的發展,改善這種環境與條件還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