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感恩10每一天
-
2 # 閒看秋風999
《美國工廠》的製片人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換句話說,奧巴馬是這部紀錄片的出資人,因此,拍攝這部片子的目的不言而喻。
21世紀前10年,美國流失 570 萬個製造業就業崗位,製造業的就業基礎減少了近1/3。
2008金融危機之後,奧巴馬政府一直在將振興美國製造業作為恢復經濟的頭等大事。 奧巴馬上任後,美國政府推出了《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計劃(AMP)”、《製造業促進法案》等一系列手段。
因此,這部紀錄片也就應運而生。
這部紀錄片告訴美華人(影片的觀眾當然是美華人)——一旦實體經濟受損、一旦產業鏈斷裂,要想恢復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簡單說,中國一家企業在宣佈破產的美國企業、大名鼎鼎的“通用汽車“廠房上,又重新開了一家工廠,為美國創造了1500個就業崗位;這部紀錄片就是記錄的這個過程。
先說說美國辦企業的種種優惠條件:
為引進外資,美國當地(代頓市)政府為福耀(辦公樓)免去了15年近800萬美元的產權稅;如果僱傭超過1500名美國員工,從第3年開始進行補貼,5年至少提供100—180萬美元補貼;
除此以外,州政府還有另外的1300—1500萬美元不貼——僱傭美華人越多,補貼會越高。
這樣算起來,購買和改造這個美國工廠花費了3000多萬美元,而各方面的補貼也差不多3000多萬美元,基本是免費拿下了這座工廠;
還有優惠,比如 美國能源價格,比如天然氣價格只有中國的1/5,汽油和電則是一半,美國的企業稅收成本也低了一半左右。
這應該是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個看點。
第二個看點就是是不是要成立工會:
美國企業是否設立工會組織的權利在於工人自己;因此,在是否應該建立工會這個問題上,最初也是有爭論的。
但是,在一千五百名工人當中,反對建立工會組織的佔了一大半,有868人;他們人物工會已經變成了官僚組織,沒有必要建立工會;
第三個看點,懷舊:
紀錄片裡的美國工廠工人大部分表情麻木,完全沒有“再就業”的那種喜悅——因為這些人都是原來“通用汽車”的員工;他們懷戀的是過去的輝煌,是每個小時73美元(包括福利)的時薪!
原來的通用汽車,除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外,也就是破產前的通用汽車每年還支付工人的退休補貼以及醫療補貼大約七十億美元——這麼好的福利工人當然要懷戀。但是,正是這種高福利拖垮了通用汽車。
回覆列表
十分用力幾分改變
《美國工廠》記述了2014年中國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在俄亥俄州代頓市一家廢棄的通用汽車工廠組建新的汽車玻璃工廠,並僱傭了2000名美國藍領工人的一段過程。
一、藍領為生存屈伸: 當地工人原來受僱在時薪可達29美元的GM等大汽車公司,但是經歷了幾年的失業煎熬,當新工作機會來臨,哪怕時薪降到了只有13-15美元,也選擇接受。這樣的收入,面對當地每月不到500的租房花銷,小日子還是能過。大多數工人更為了保住長久的飯碗,拒絕成立工會。符合馬斯洛的需求曲線原理,生存需要第一。即使美國工人這減半的工資,對中國的工人卻依然高高在上。
二、此消彼長更拼內功: 這一邊GM等傳統大汽車公司收縮戰線,另一邊特斯拉上海新工廠落地,滴滴、優步市值高企,共享概念正在悄悄影響著人們的買車、用車習慣。老巨人的的落寞,必將深刻影響大量產業工人的命運。產業轉型千辛萬苦,而多年流水線訓練下的成年人,要適應新變局更需時日。去年中國滋生了汽車銷售荒(昨天政F放開了汽車限購),目前勝出的是長線佈局技術開發和儲備的精益化生產的日企。同一行業不同戰線的廝殺並未鳴金,如淘寶天貓、京東在線上零售攻城略地氣勢常盛之際,拼多多靠長尾人群異峰突起,昨天開業的上海Costco被頭部人群“搶光”,一片紅海中價廉物美還有生命力。
三、一個難圓夢: 曹老闆投資美國工廠前,肯定做了精準的財務測算,也十分了解美國企業文化,特別是工會規則。因此開業前後都是100%反對成立工會。但是當美國工人不適應新工廠的嚴管理和快節奏,擬想透過成立工會破局時,勞資矛盾才真正凸顯。 世界各地的福耀都是曹德旺的福耀!他作為福耀創始人,白手起家的奇蹟和長期的優異盈利,助長了不可撼動的企業王權。大布局中的某個小棋子不足以讓領袖自變,或淪為工會談判中勢均力敵的另一方。類似現象現在有亞馬遜退出中國,過去有ebay敗於淘寶,騰訊QQ打敗微軟MSN。如果老闆大局優勢明顯,或者基於管理團隊、工人、環境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跨國企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和管理的融合艱如破冰。最終福耀是以先撤換美國福耀的美籍管理者,再請第三方中介公司針鋒相對的和希望成立工會的力量進行鬥爭,並及時增加給工人2美元時薪等組合策略,以60%比例否決了成立工會的投票。
四、體制和文化孕育不同博弈方式: 工廠也是小社會,從中也可以窺見中美政Z文化的縮影:美方更喜歡採取組織對組織的專業化形式來爭取利益,即透過工人—工會,律師對律師的方式溝通對話。工會模式強化了工人的話語權,變相等於削弱了資方的力量,由此倒逼資本家處心積慮的快速尋求改革創新,獲得更多剩餘價值。同時由於工人透過工會贏得了更多的工資福利,惠及更多人群/家庭,鏈式刺激了不同的消費市場和多渠道的創新與發展,其影響輻射到了更多社群,甚至是整個社會。 在企業初創期,可能無福消受這種勞資平等式博弈法,一言九鼎是簡單快速彎道發展的必由路徑。因此內地產業工人的薪金水平更多是隨著大環境變化,在用工荒等情形下獲得普漲。工廠/公司的榮損俱於老闆個人。低端產業導致偏低工資,較少福利,即使大量僱傭,能帶動的消費升級和渠道發展的力量微不足道。急功近利下的生產安全和環境汙染等隱患,卻如影隨形。
五、新時代出路何在: 自由經濟下,逐利為先。福耀落子美國,更多是基於開啟美國汽車市場的大目標。好在福耀還有一批廉價的中國工人可以作為現輪或備胎,終於用四年摸索實現了盈利。這一成功恐怕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無法借鑑的個案,畢竟場景不同,問題迥異,藥方肯定大相徑庭。 今天到了工業和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低端製造被倒逼升級,無休無眠不要漲薪的全自動機器人正越來越多的進入了生產線,人類生存和生產新模式的根本是什麼?“依然是人才和創新”。創新還是要靠人,因此出路就是符合AI時代的真正人才。
感覺《美國工廠》其實是一部企業用工題材的教育啟發片,它讓我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只有自身強大的產業鏈資源、雄厚的資本、齊全優質的產品、核心研發、高效管理和鬥志雄心,才能順應或改變任何合作方/異國他鄉的相關規則和習慣,關鍵在於你的底牌厚度和大小。工廠已經是大量人才彙集後的最終作品,一人、一家、一國優先佈局教育,提升認知才是成功的初始。無論孟母三遷、早早教還是各國正/倒金字塔慢快教養,最終都會是一場場在經濟、生活、文化、科技上的比拼實力秀。獨木橋恐舉步維艱,百花齊放方有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