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nyDeng

    唐宋時期的府州基本上是同級的行政區劃,屬一級,即中央下面的第一級(州和郡是等同的,州即郡,郡即州),州下轄是縣,此所謂兩級行政區劃制。不過,雖然府州同級,但由於府通常是跟皇權有關的產物,比如皇帝曾經在此居住,或出生之類,就會升格為府,地位略高於州。宋時,由於中央集權,府州的數目太多,中央直轄有事實上之困難,但又不想再設分級行政以免坐大,就搞了路、轉運使、提點刑獄使這類結構,路的轉運使負責該片區域的稅收財賦供運至中央,剝奪地方知州的財政權,提點刑獄使則負責該路的司法和監察,這就是所謂的“兵也收了,財也收了,人也收了”,軍事、財政、人事任免權均收歸中央(並非僅僅杯酒釋兵權收兵權那麼簡單)。

    元明清是繼承元朝的行省制度,行政區劃變為三級,在府州之上設立行省,府州屬第二級。行省看起來跟前面的道路差不多,但權力比較大,又不至於犯漢唐時州牧、節度使坐大割據之弊。所謂行省,原本意指中央臨時派出的機構,代表中央行政,分鎮方面,行是臨時的意思,後來逐漸常態化而已,就演變為後代的省。

  • 2 # 只愛潘多拉

    最大的差別是州是唐宋時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區劃(地級),府是元明清時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區劃(地級)。

    州最早是相當於今天的省級單位的行政區劃,從漢魏到南北朝,州都是管理一大堆的郡的上級機關,比如三國到南北朝的時候,益州,基本上管著整個或大部分的四川省,但三國到南北朝的亂世,割據政權越來越多,老大不停要換,小弟也跟著換,老大越多,小弟就越多,小弟一多,官就不夠用,於是州就越來越小,以前管十幾個郡的州,後來慢慢就只能管二、三個郡了,比如以前管著整個四川的益州,到這時就只管蜀郡、臨邛郡等二、三個郡了,實際上跟今天的成都市差不多了。所以隋唐時代就決定撤消“郡”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把成都地區直接交給益州來管,這時的益州,實際上跟以前的蜀郡差不多,跟今天的成都市也差不多,由省級單位,變成了地級單位。

    唐宋時代,州是地方上最基本的地級單位,全國所有的縣都由州來管,最開始的時候,全是州,沒有府,但全是州的情況,不能體現出一些特別的州的地位,後來漸漸就在一些州的地位被提升後,把名稱就改成了府,當時府是很少見的地方行政單位。從功能上來說,府的地盤和許可權跟州一樣,但政治地位不一樣,什麼地方可以設府,不是看這個地方人口有多少,經濟有多發達,也不是看他的軍事戰略功能有多重要,而是看他跟皇帝的關係。

    唐宋時代州是一般的地級單位,府是跟皇帝有直接關係的地級單位。

    唐宋時代,一個州想要升級成府,跟自己的努力沒有關係,比如說我這個州要升級成府,我努力發展經濟,搞發展,是沒有用的。你只有跟皇帝沾上邊,才有用。以重慶為例,最初是渝州,後來朝廷覺得“渝”的喻意不好,又改叫恭州。恭州在宋代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州,經濟也不發達,蒙古人打過來之前,軍事地位也不重要。但在南宋中期,恭州突然一下子就升級成了重慶府,是因為當年宋光宗在當太子前被封為恭王,接著當了太子和皇帝,這叫雙重喜慶,所以光宗當皇帝后,就把恭州升級為重慶府。

    現在廣東的肇慶,來自於宋代的肇慶府,這個地方在宋代一直經濟落後,文化也不發達,戰略地位更不重要,但它能成為府級單位,只不過是因為宋徽宗曾經當過端王,封地在端州,他當上皇帝后,因為端州是自己的封地,所以升級為肁慶府,肇慶的意思,就是端王是他發達的基礎,是他可以慶祝的開始。

    元明清時代,府到處都是,州反倒成了另類。府是最基本的地級行政單位,州的地位和級別則很複雜,有的相當於地級市,有的則跟縣差不多。

    元明清時代,唐宋時代大多數的州都升級成了府,全國到處都是府,府已經不稀奇了。那怕像蘇州、揚州這樣的州,正式名稱也是蘇州府和揚州府,它們實際上是府,不是州。

    這個時候正兒八經的州有兩種,一種是經濟不發達,戰略地位也不重要,最後沒有在大升級的過程中升上去的,如四川的簡州,它旁邊的益州早成了成都府,果州成了順慶府,但簡州就一直沒升上去,仍然叫簡州,但地位不變,仍然是一個地級行政單位,管著好簡陽、資陽好幾個縣。但這樣的州不多,因為可以管好幾個縣的州,實力一般都不差,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升級為府。

    但有些州更慘,不但升不上去,只能叫州,而且地盤越來越小,實際上變成了縣,如重慶的合川,唐宋時代叫合州,管著周圍好幾個縣,但後來重慶升府,南充升府,連達州都升了府了,合州還是州,地盤越來越小,實際上只管著合川縣的地盤了,於是他的縣被撤消了,合州成了沒有下屬縣的州,這樣他就失去了獨立的地級單位的地位,成為重慶府的下級單位,地位類似於縣了。

  • 3 # 濤說精彩歷史

    概括說,從唐宋到明清,“州”的總體地位在下降,“府”的地位在上升。數量上:

    唐宋的府少州多(二百、三百個州VS數個、數十個府);而元明清反了過來,府多州少。

    地位上:

    籠統說,唐宋的“州”是二級區劃單位:州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如無錫市、襄陽市、齊齊哈爾市),而府是州的升級版,相當副省級城市(如南京市、武漢市、哈爾濱等);

    明清的“府”是二級區劃單位:而州呢,除直隸州外,要麼成為三級區劃“散州”,要麼退出歷史舞臺,被府取代。

    元朝情況複雜,採用的是“多級複合制”,這個我們分開再說。

    1、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唐、宋、明、清的行政區劃:

    唐朝中後期的行政區劃,主要是“道——州——縣”,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有15道,328州,1572縣。州是第二級區劃,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如唐山市、太原市、包頭市);另外一提,“府”在唐朝也已產生,唐末有十個府,由個別州提升產生。

    宋朝的行政區劃主要是“路——州——縣”,宋神宗元豐年間,天下有23路,240州、14府,1255縣。州、府也都是第二級區劃。宋朝的“府”也是由“州”提升而來,往往與皇帝沾邊(譬如趙匡胤所在的宋州,1006年升級成“應天府”)。相當於今天的副省級城市,如南京、武漢、哈爾濱等。

    (宋朝行政區劃的層級,州是二級行政單位)

    明朝的行政區劃主要是“布政使司——府——縣”,或“布政使司——府——州——縣”。如永樂八年,天下共有15省(2京13布政司),134府、10土府、9土軍民府、2軍民府、2御夷府,以及眾多州、縣、衛所、司。

    (明朝行政區劃的層級,府、直隸州是二級行政單位,一般的州變得稀少,退出歷史舞臺)

    清朝的行政區劃在明朝基礎上簡化,是“省——府——縣”。菜外,與府同級的還有直隸州、直隸廳。如雍正時期,全國有18省,183個府,63個直隸州,8個直隸廳,1549個縣。

    (清朝行政區劃)

    2、元朝行政區劃採用“多級複合制”,複雜而繁瑣。

    (元朝的行政區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新版符文發生逆天Bug,可以攜帶“九個天賦”,玩家利用瘋狂上分,這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