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有一個政治事實,權力並不受人類意志左右,它從來是三權分立的。也不是什麼標準意義上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

    就是在實際的政治執行中,一定會有三股政治力量互相制約,互相支援,

    不論獨裁者有多獨裁,他的權力也需要支柱,起碼兩個,加上獨裁者本人,形成三大支柱,三點最穩。

    出於人性本能,最高權力者一直在試圖“大權獨攬”!從未成功。A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王們和卿大夫以及軍事貴族們共有土地,互相支援,互相制約。B 大秦帝國,千古一帝秦始皇個人能力卓著,工作瘋狂,他用“軍功爵制”拉起了百萬農耕戰士作為支撐權力的一個支點,此前,普通戰士從來也沒有這麼高的政治地位,秦始皇給了他們,另一個權力支撐點是大秦帝國的卿大夫和秦始皇的親戚所謂外戚了。

    六國一統,百萬農耕戰士無仗可打,無土可搶,失去權力基礎,大秦帝國三大支撐失一,轟然倒塌。

    C 大漢平民皇帝劉邦與外戚和丞相百官互相制約,互相支援,盤剝千萬人民。有呂后專權,周勃陳平反殺,此消彼長,也是熱鬧。D 大唐以關隴軍事集團起家,相權依然在,軍事貴族們代替了外戚成為了權力基礎,後軍事首領們藩鎮割據,大唐一蹶不振。丁星的出個太監高力士什麼的其實是弄臣,皇權的延伸。E 大宋朝,土地真真實實的私有化了,大地主階層跳上了歷史舞臺,皇權,相權,地主鄉紳權成了互相支撐,互相制約的三個權力支撐點。F 朱元璋的大明因朱元璋個人能力,個人意志實在強大,他還是個勞模,他用了幾十年的功夫把施行了一千年的相權消滅了,自後相權再也沒有復起。朱元璋一身兼兩權和地主鄉紳也就是所謂的鄉約三老共有天下,士大夫們變成了打工的“事務經理”官。

    後來,朱元璋死了,他的兒孫們沒有他勞模,也不願意那麼勞模,可是相權已經沒有了,三點失其一,基礎不穩那,於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離皇權最近的宦官作為一支政治力量趁虛而入。

    E 清襲明制,但是,他們是少數民族,滿族親貴沒有多少人,不過也足以有能力作為一支政治力量代替相權了,大清是和滿族親貴與大地主們共有天下的,也就沒有太監們什麼事了!士大夫還是打工的奴才,

    可能有人問,大地主們怎麼行駛的權力,賦稅呀!認真滿額繳稅就是支援皇權呀,無所不用其極的瞞報土地賦稅就是搗亂。

    歷史教科書上說:地主是統治階級是很正確的。

  • 2 # 歷史的發生

    宦官專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這讓對宦官存有戒備之心的朱元璋始料未及。

    為什麼後來一統江山的大清就沒有重蹈覆轍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吸取教訓

    每一個新朝的建立,都會以舊朝滅亡來分析原因。比如朱元璋建國之初,就廢掉了存在了幾千年的宰相制度,他在元朝時看到了宰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培養自己的勢力,從而架空皇權。努爾哈赤創業時對宦官專權所導致的朝綱紊亂,想必是深有體會。

    2.根基不同

    明朝建文帝開始削藩,到了明成祖朱棣硬是將削藩進行到底。自己的皇族勢力不敢相信,又怕文官強勢,必須有一股勢力來制約文官集團,恰逢明朝皇帝多奇葩,有些偷懶的皇帝就透過教太監認字,提高整體知識水平來幫助自己批閱奏章減輕工作量,宦官專權應運而生,朱元璋的遠見敗在了子孫的偷懶上。宦官勢力和文官集團兩者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文官集團強勢了,宦官就老實了,畢竟有文化的政治流氓不是太監能惹得起的,反之相反。

    反觀清王朝,基本所有的皇帝都是親力親為,自己能辦的事絕不依靠太監來處理,避免了宦官趁機掌權。清廷是馬背上起家,控制好八旗勢力就制衡了多股勢力。

    3.皇權集中

    有意思的是,明朝宦官篡政最終被滅掉,發起攻勢一方永遠是文官集團,皇帝最後大夢初醒,一道聖旨人頭落地。

    清朝的皇權在明朝的基礎上更加集中,皇帝掌握著全朝文武百官、宮廷內外的生殺大權,官員勢力膨脹之時就會被隨時滅掉。參照康熙時索額圖與明珠兩勢力較量,笑到最後的是康熙。

  • 3 # 漩渦鳴人yy

    我們先要了解一個人,李蓮英,這個人大家都聽說過慈禧身邊的大太監,一直深得慈禧信任,關於他的各種各樣的傳聞可真不少,但是關於這些太監的事情在清史上面記載甚少。

    比如說慈禧和慈安兩個人在避暑山莊,當時咸豐死了,要對抗八個顧命大臣,想要把咸豐的弟弟給叫過來,沒有人出去送信,所以很多人就流,傳說是李蓮英送這個信去給了咸豐的弟弟,所以後來生的慈禧的信任。

    但是事實上很多關於李蓮英的事情都是謠傳,都是宮裡面瞎傳,然後傳到民間,接著民間就信以為真了,至於說真實的歷史上面什麼都沒記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會有這樣荒唐的事情發生的?這麼一個重要的大太監都沒人去記錄一下。

    當時民國剛剛成立,其實手裡面是挺窮的,而且對於皇宮內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實際上大家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清楚,所以找了一些大辮子過來叫他們寫一下清朝的歷史,結果證實這些大辮子出了問題,這些大辮子覺得女人寫進歷史讀經很荒唐的事情,還要把太監這種身體殘缺的人寫進歷史。簡直就是侮辱祖宗,因此在寫清朝歷史的時候,太監幾乎就沒怎麼出現過,被這幫人選擇性的給摘掉了!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奇葩的情況,整個清朝的歷史太監幾乎就沒出現幾次大間的存在感,稀薄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但是秦朝皇宮裡面沒有太監嗎?有他們去哪兒了?被這些人直接給抹掉了!

    成人清朝歷史裡面對於太監篡權這件事情其實管理的挺嚴格的,雖然一開始並不是針對太簡單,確實做到了整個皇帝的權利,可以死死的握在自己的手裡面。

    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清朝不同於明朝,明朝只需要維護朱家子弟的利益就行了,至於說其他人的利益讓他們去爭奪,所以空出來很多的權利,並且朱姓皇帝也需要一批人給自己做幫襯,所以太監就很好彌補了這個權力的空白,用來頂替某些人。

    如此以外,雍正在位時期還創立了軍機處,讓大臣完全和皇帝進行對接,也就是所謂的跪著寫聖旨這樣一個道理,你在上面說大臣只需要跪著吧,甚至寫完就行了,然後就說這件事情是大臣和皇帝一起商議得出來的結論。

    這其中關太監什麼事兒?一點兒事兒都管不上!

    相比較而言,在明朝的歷史之中,由於在明成祖朱棣奪下江山的時候,太監出了很大的力,所以明成祖朱棣設立的東廠,由此開始了太監與大臣之間爭權奪利的序幕,但是在這個時期太監就算再怎麼分黃騰達也都必須得緊緊地抱著皇帝的大腿,如果失去了皇帝的大腿,即便全力類似於魏忠賢也照樣死無全屍,所以太監必須依附皇帝,而太監也是皇帝最得心應手的助手,在這種情況之下,太監幫稱皇帝一起對付大臣,由皇帝坐鎮幕後指揮,太監與大臣之間互相狗咬狗,這就是皇帝所謂的權術。

    所以在明朝歷史之中太監很活躍,為什麼皇帝允許他們活躍而在清朝的歷史中太監不活躍,為什麼因為寫這段歷史的人不允許他活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提出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破罐子破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