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龍在天231272723
-
2 # 槓精皇上
其實八期不一定打得過明軍,只是後期明朝已經不行了而且明朝北有後金南有李自成,內憂外患,皇帝多疑殺了袁崇煥這樣的能人很多,導致奸臣當道,再加上崇禎多疑,足以把大明推上絕路,崇禎是個好皇帝但是不回來事,辦事操之過急,如果集中力量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八旗兵戰鬥力的確不俗,但確實有些過分誇大,後期不少仗其實都是漢八旗的漢奸們打的頭陣,滿八旗們不是臨陣督戰,就是充當破敵後的收割機,鞍前馬後還跟著一票蒙八旗,攻城爬牆這檔子事兒越到後期越是少,讓他們打同期的歐洲軍隊,當然也行,但僅靠所謂的“八旗騎兵”,就想對付同時期的歐洲軍隊,真的靠譜嗎?
與其說八旗很強,倒不如說明朝很弱,沒有明朝不斷錯誤的對女真戰略方案,和後期袁督師的餵養,滿洲根本無法達到所謂的“強大”。
這其實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過程,明朝天量的資源和資金被投入到一件效費比極低的國防策略上面,最終導致國家愈發困苦,敵人卻被餵養得膘肥體壯的情況發生。
所以滿洲的強大其實是要打引號的,他們無非搶佔了一個最恰當的時機,在一個半吊子皇帝的獨斷專行下得以入寇並奪得天下。
這裡無意說李自成什麼錯,遼亂和闖軍的爆發也是相互關聯發展的事物;遼亂讓國家鉅額的金錢物資投入邊關的無底洞,民生下降,物價上漲,稅收卻也開始飆升。
這樣的國家發生叛亂是很正常的,最後的結果是大明朝在滿清的壓力和李闖的禍亂下成為虛弱的病人,來自雙面的壓力擠破了明王朝的最後氣數。然後精疲力盡的李闖還沒來得及瓜分財產就讓滿清滅亡。
如此病入膏肓的國家證明不了滿八旗騎兵的戰鬥力,被踏成肉泥的闖軍不能,關寧鐵騎也不能。
滿清勝在連續出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個戰略大師,透過長期的鏖戰和破壞抽空了明朝的鮮血。倘若換成與歐洲國家對壘,多年以後的雅克薩之戰表現得已經很明白了,武功達到頂點的滿清帝國拿一座遠東冒險者守衛的城池居然毫無辦法,最後還得依靠鄭家軍裡當年的藤牌兵組成滾牌手殺敵。
這樣的軍隊,不會是歐洲人的對手。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明朝人有一句話是:“女真不滿百,滿百不可敵。”滿洲兵制原有黃白藍紅四種色旗,所有兵隊,都是拿旗色來分別的。後來努爾哈赤和他的文武百官商量後,又改變兵制,定出一個八旗的制度來,就是在原有的四色旗邊上,又鑲上了別的顏色,稱做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和鑲紅旗,這樣共是八旗。
武官分牛錄額真、甲喇喀真、固山額真、梅勒額真四等。每一牛錄,手下領三百名兵丁;每一甲喇,又領著五個牛錄;每一固山,又領五個甲喇;每個固山手下,又管著兩個梅勒。出兵的時侯,地面寬闊,便把八旗的兵,排成一條橫線,地面狹窄時,便排成一條直線,不能亂走的。到打仗的時候,便把穿堅甲拿長槍快刀的兵,充前鋒,穿輕甲拿弓箭的兵,走在後面。另外有一隊騎兵,在步兵前後護看著。
咱們再看看那個時代歐洲(1618~168)年,三十年的戰爭武器的裝備情況。首先是滑膛槍開始大量投入使用,這比中世紀的弓箭、長矛以及笨重的火繩槍火力更大,更輕便靈活。尤其是瑞典進一步改進了滑膛槍的構造,採用了轉輪式槍機、紙殼子彈,使槍更輕便,射速更快,更便於部隊機動。就連騎兵也開始使用粗糙的轉輪手槍作戰。其次,火炮也進行了改進,炮的重量更輕,使火炮由過去兩三匹馬拉的四輪馬車裝載改為一匹馬即可載運。而且火炮和槍支開始實行標準化,炮兵已成為獨立兵種,一般交戰國均分為輕炮和重炮,以連為單位編制。瑞典軍每千人配備火炮5~12門,其它國家則每千人配備4~5門。炮兵在野戰中發揮了巨大威力,瑞典靠炮兵多次贏得了重要會戰的勝利。武器裝備的改進使戰朮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中世紀軍隊多以方陣進行交戰。這種方陣是以長矛、弓箭為基礎的戰術陣型,十分笨拙,呆板,行動不便。滑膛槍出現後,笨重的方陣已擋不住密集的步槍火力。瑞典古斯塔夫二世首創“線式戰朮",以橫列隊形代替了方陣,這樣更能發揮步槍和炮兵的火力,且機動性更強。一般先用炮兵形成彈幕,使戰場硝煙瀰漫,然後騎兵出動,以衝鋒擊退敵步兵,按著步兵出動,以排槍大量殺傷敵人,騎兵再轉過來打擊敵軍兩翼,並保留必要的後備隊以應付緊急情況。戰爭基本上以陸戰為主,陸戰決定了結局,但海戰的地位也正在逐步上升,許多國家開始認識到海軍的潛在戰略價值,並重視海軍建設。一些有遠見的軍事將領還提出了制海權的主張。如瓦倫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均主張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以奪取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控制權。法國的黎塞留第一次組建了法國的大西洋和地中海兩大艦隊。西班牙、荷蘭、瑞典、丹麥等國均建立了強大的帆船艦隊。荷蘭1637年還建立了三層甲板、100門大炮、排水量達1520噸的巨型戰艦。從以上的敘述對比中,不難看出究竟是清軍的八旗軍厲害,還是當時歐洲列強的軍隊或者是堅船利炮厲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