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塵690

    沒有物質的基礎,不足以談精神。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抱負,那麼至少他首先得活著,這就是物質。以前有句話說,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說的是精神。但死了就是死了,不管他在別人心中是怎麼樣的,於他而言,沒有半點關係。

  • 2 # 有養說

    我認為,精神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獨有精神而無物質,精神失去現實基礎的支撐;獨有物質而無精神,思想則為空虛,身體也成為了行屍走肉。

    我曾經和一位老友多次探討關於宗教的產生。我們都知道,世界的三大宗教基本上都誕生於公元一世紀前後,那麼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前後產生了現如今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呢?

    第一,物質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心中缺少依託和信仰。這個時候精神文明就需要發展。我們都知道,在公元一世紀前後,世界各國的經濟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戰爭成為了世界的主命題。但是戰爭帶來的疾苦,卻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群來承受。流離失所,子女離散,朝不保夕的日子,讓每個人都對明天沒有期盼。然而這個時候,當一位智者站出來,用宗教的力量,讓勞苦大眾看到了希望,能給他們所受的疾苦做出一個能被認可的解釋,直到後來他被追隨,他的言語被記錄,他的思想被傳播,讓更多的人認可,這就是在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精神文明也會跟著產生和發展。

    第二,精神文明離不開物質文明作為基礎。在中國歷史當中,只有兩個時代的精神文明空前發達。一個是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個是清末民初時期。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兩個時期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混戰。在沒有統一政權領導下,才會有不同的聲音,才會有百家爭鳴的儒、法、墨、工、農等大家思想的出現,這種精神文明是建立在耕種的土地能夠養活人口、尚有餘力征戰他國的物質基礎之上的。清末民初時期出現的很多人物就更多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三,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中國正在處於告訴發展的今天,但是人民無信仰,國家就好像沒有靈魂。所以,領導人看到這樣的現狀,才會提出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觀念,引導百姓心中的正確信仰,糾正百姓的錯誤觀點,指導百姓的正確行為。

    所以,我認為物質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兩者是互生的關係,缺一不可。

  • 3 # 追夢樂享人生

            首先我們先從這兩個詞義解釋開始。什麼叫物質?物質,從哲學上來講,是指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又能為人的感覺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物質為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例如空氣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鋼鐵和銅、鋁,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種東西都歸為物質。什麼叫精神?1.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2.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擴充套件一下,物質是指物質生活,精神指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是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精神生活是我們喜、樂、哀、嘆。兩者對於人們都是同等重要的。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只有物質滿足了才能有精力想其他的。總不能我餓著肚子的時候,你跟我講什麼精神的提升,我只是想怎麼填飽肚子。只有物質滿足到一定程度,才有精力思考精神的提升。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

  • 4 # 休閒宇宙

    迄今為止,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出生到成年獨立以前,第一要素就是生存下去,物質世界是第一位的。尤其人類,小的時候,如果沒有家庭或者社團支援,根本無法生存,這時候,精神上的提高僅僅起到輔助作用。

    人類成年後,分成兩類,一類以精神提高為主,一類以物質追求為主。過度的物質追求必然會迷失自己,以香港劉鑾雄為例,玩那麼多女星,最後還是帶著對自己髮妻的愧疚而去,說明沒有精神世界提高的人,並非最快樂的人。精神世界提高沒有過度一說,不斷學習各種知識,但是一定要用道德和約束力來釋放這些知識,這類人必然做什麼事情都會成功,因為這類人懂得人心,懂得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精神世界不是自己封閉自己,而是更加開放的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衡量好做事的方法和尺度,這樣的人必然快樂。

  • 5 # 可月

    你的提問,讓我想起當年初中的課本《政治》和《社會發展簡史》這兩本書。上面都講到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其中,還提到西方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和唯心主義哲學家喬治.貝克萊。(主觀唯心主義;也是近代經驗主義代表人物)。貝克萊軼事:有一天貝克萊與朋友走在大街上,突然他腳下踢到一塊小石頭,他便發問:“在我碰到石頭之前,它是否已經存在呢?”朋友說:“當然存在!”

    貝克萊對“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他說:“世間所存在的只有我們感受到得事物。但我們並未感受到物質或質料,我們無法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舉一例,名勝九寨溝,有人去過、看到了實景!假如沒去過的人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不想信它的存在?其實,不管人們是否去過?它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是唯物論。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曾駁斥過貝克萊的悖論:意識是無法脫離於物質而獨立存的。

    街頭也常見,有人搞抽籤、測字算命,地攤上一塊白布寫著:欲知天下事?須問小神仙。算得不準確,不要一分錢!城管“抓現行”清理遊商浮販,問算命先生:“你能掐會算,料事如神,知道今天我們要來嗎?回答:“不知道!” 知道的話,也不敢隨便來擺攤了!……可見“神算”先生,打卦算命也屬於唯心貨色。題主說“弄不懂是精神養活物質,還是物質養活精神?”哲學層面準確地寫法應為:唯物主義觀點——物質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物質。換言之——物質決定精神:而不是精神決定物質。任何專業術語與定義,都不可隨意擅自變更的。“養活”一詞必須糾正為使用“決定”二字。建議:抽空認真讀一點哲學書籍。

  • 6 # 醉龍

    這問題有些天馬行空,回答就是神來一筆了。

    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陰陽相濟、相輔相成。

    有些人偏重精神的富足,有些人偏重物質的富裕。

    一、精神世界滿足之餘,可能對物質的獲取有著很大的幫助,也有可能會形成障礙。

    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來自於精神世界的體悟,因此對於三觀自然有不同見解,對於賺錢的能力就有決定性的的影響。

    從這點來說,精神養活物質也有道理。

    當然也有相反的時候,執拗於精神滿足,智商爆表,情商幼稚,這種情況也不少。

    二、物質富裕了,有了閒情逸致,無聊透頂的時候,可能對於精神狀態就有了更高追求,因此可以遊山玩水行萬里路,紅袖添香讀萬卷書,真是越活越有精神,這時,也可以說是物質養活了精神。

    人生一直都是在動態的平衡中前行,精神和物質相輔相持,只是在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境遇,兩者自然會有所輕重緩急的區別,也會有所偏重。

    百人千面萬種生活,沒有絕對的標準和境界來衡量精神和物質的重要程度。

    落實到個人,只要問問自己,精神和物質哪方面不滿足,那麼哪方面就是被養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參留種應選用幾年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