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牆外的搬運工
-
2 # 細雨之魚
«宋史»,堪稱宋代的百科全書,其著力點放在宋代的官制、政府結構、經濟、稅收、文化等方面,而對歷史大事件和人物則是一筆帶過,書中大量引用歷史文獻原文予以觀點佐證,是一部嚴謹的教科書般的正史。然而,相比於如虞雲國的«細說宋朝»,«宋史»對於入門讀者稍顯難度偏高,但與«細說宋朝»結合起來看,一主線一枝幹,一宏觀一微觀,相得益彰。
從書中可以看出,陳振和虞雲國在某些觀點上是有不同意見的,如虞雲國對於劉太后攝政,多有讚美之詞,而陳振認為其所用皆奸臣和貪官汙吏,對於內庫錢財也是消耗無度,實際上加重了真宗朝國家的衰敗;此外,對於王安石變法,虞雲國多持謹慎中立態度,雖讚揚其變革有很多可取之處,但也指出其行事偏執以及用人不當,而陳振對王安石變法內容逐條闡述,大為讚賞,但對其實際執行中的問題幾乎避而不談,此外對司馬光上臺後無腦廢黜新法予以斥責,後期在北宋末南宋初,新學與理學之爭時,對王安石也多有維護,可見陳振也是一個“王安石粉”。
«宋史»對於宋朝政府結構和官制的詳盡闡述,可以讓我們看到北宋為了化解隋唐五代權臣武將奪權和造反花了多大的心思,其官職之繁複冗餘,軍隊之管理混亂,直接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後果。此外,«宋史»對於宋朝的經濟也有極其詳實的論述,從鼓勵開荒、屯田制度、租佃制度、商品經濟、海外貿易、稅收制度、貨幣制度等等,可以看出宋朝在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從純粹的農業經濟向部分商品經濟過渡),以及其面臨的問題和解決之道(經濟高度發展,硬通貨幣不足,被迫發行紙幣,而隨著政府的墮落,難以抑制紙幣濫發和貶值的衝動)。我們還可看出君主專制下,其個人素質的高低對國家的深刻影響,不幸的是,偏偏宋朝是一個皇帝個人問題突出的朝代,北宋年間九次皇位更迭,每一次情況都不同,南宋皇位更是夾雜於權臣和宮廷政變之中,更別說生不出兒子導致的皇位在太祖太宗後裔間的更替,以及趙家遺傳精神病的影響。宋朝皇帝個人素質的低下,導致了黨爭、權臣、底層社會混亂黑暗、令人瞠目結舌的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內憂外患直至兩次亡國。
毫無疑問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其科技、文化、經濟成果令人讚歎,但其對外積弱的形象也令人嘆息,宋朝消除了豪強和軍閥的威脅,建立其避免中國內部動盪的機制,完善了士大夫治國的官僚體系,進一步強化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並將中國的經濟和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可以說,宋朝是一個讓中國進入穩定發展的一個轉型的承上啟下的時期。
-
3 # 司馬通鑑
1
宋朝的百科全書,肯定得有大儒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官方學術經典,這部書奠定了明清兩朝的科舉,是科舉考試的題庫和答案。當時看來,《四書章句集註》就是一部百科全書,無可爭議。
2
司馬光《資治通鑑》,這是專門寫給皇帝看的一部百科全書。但今天,這部奇書,仍舊得到不少作家的推薦,馮唐說,《資治通鑑》代表中國文學頂峰水平,如果只讀一本,那就必選《資治通鑑》。
-
4 # 散人愛歷史
《冊府元龜》與《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合稱“宋四大書”,北宋初年編纂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主要為宮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大類書.
而《錦繡萬花谷》更多的是給平民百姓提供閱讀參考,體現了“市井文化”的需要。
另外《夢溪筆談》更是被稱為古代百科全書,它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
5 # 歷史重讀記
《冊府元龜》與《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合稱“宋四大書”
《冊府元龜》是政事歷史性質的百科全書,將歷代君臣事蹟,自上古至於五代,按照人物階層身份,分門別類,先後排列,為將來典法,使開卷者動有資益。
《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及道經﹑釋藏等為主的雜著,相當於小說類百科全書。
《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五十五部,包羅古今永珍。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儲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相當於現在的工具書了。
《文苑英華》是古代詩文總集,相當於文學類書吧。
-
6 # 碩風雜談
有《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冊府元龜》。都是北宋時編寫的。其中《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是宋太宗時編寫完成的,而《冊府元龜》則是宋真宗時完成的。
故後世合稱此四書為宋朝四大部書,或宋四大書。由於《冊府元龜》的規模最大,幾概括十七史,是其他的數倍,所以被稱為《宋四大書》之首。
另外,北宋慶曆四年修撰成書的《武經總要》一書,對漢唐以來傳統的冷兵器中當時還裝備軍隊的各種型別,以及新發展的兵器及裝具,進行了總結性的記錄,屬於兵器類百科全書。
1、《太平廣記》《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馬、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
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總集。其中有不少書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裡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廣記》而儲存了下來。
2、《太平御覽》《太平御覽》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永珍。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儲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
3、《文苑英華》《文苑英華》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為古代詩文總集,屬文學類書。宋太宗趙炅命李昉﹑徐鉉﹑宋白及蘇易簡等二十餘人共同編纂。全書上起蕭梁,下迄唐五代,選錄作家近2200人,文章近20000篇,所收唐代作品最多,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九。可謂卷帙浩繁。
4、《冊府元龜》《冊府元龜》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為政事歷史百科全書性質的史學類書。景德二年,宋真宗趙恆命王欽若、楊億、孫奭等十八人一同編修歷代君臣事蹟。
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冊府元龜》的精華所在,不少史料為該書所僅見,即使與正史重複者,亦有校勘價值。
5、《武經總要》在該書前集第十三卷《器圖》中,集中記錄了當時軍隊使用的各種兵器裝備,每一件都配有插圖。還有戰船和城防工事的情況,也附有詳盡的影象。
使各種兵器裝具的具體形貌,得以展現在人們面前。從這一角度來看,《武經總要》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兵器的百科全書。
回覆列表
《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不亞於半部《宋史》。如果要拍攝一部宋朝的紀錄片,那麼《清明上河圖》就是最好的範本。它像百科全書一樣含納了當時的社會永珍,讓我們看到繁華汴京的全景復原;又像時光機一樣復活了汴京居民的市井生活,讓後人從細節中一窺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