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傑副研究員

    從5G投票,就可以看出。

    小米,華為都是中國的良心企業,產品質量都很好。

    但它們之間不是對立的關係,各自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各自掙各自的錢,中國市場這麼大,還有那麼多外資的品牌,華為和小米根本不是對立關係。

  • 2 # 科技數碼隨時答

    感謝邀請如果沒有小米手機的存在,華為手機的價格會不會比現在更貴?

    沒有小米的存在, 華為手機的價格會不會更高,其實不會的,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的話,小米手機出來之後,其他手機廠商的價格還是沒有下降,比如OV,華為手機等等,很多人說有影響,這是肯定的,再者就是推進了中國產手機更好的創新和發展,小米的價效比手機功能配置不錯,中國產手機價格更高,肯定就要想辦法來改變自己產品或者是增加自己產品的亮點,而華為是走自研發道路的企業,所以和其他廠商的定位是不同的,價格高創新大這是必然的因素。

    但是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成為了大家學習的物件:

    怎麼說呢!小米價效比很高確實很不錯,但是為什麼人們都不去選擇小米手機呢!那就是在做到價效比的同時,小米忽略了一些東西,所以即便是沒有小米,還有國外廠商的競爭壓力,國內的手機的價格不能說趨於穩定,但是也不會有所增加的,而現實不也是如此嗎?

    而小米的價效比是一種模式,就像華為是自主研發和創新模式一樣,而OV手機是顏值創新模式 ,所以不存在真正的誰贏誰輸的結果,而是互相競爭,互相借鑑。

    小米模式很多廠商都有學習,但是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榮耀手機,榮耀手機的誕生學習了小米模式,而且現在發展越來越好,而華為手是自研發的道路,價格高也算是正常的。很多人說如果沒有小米就不會有這麼多廠商出來價效比的手機,這個其實和市場是有關係的,價效比思路很成功,再加上現在手機市場處於飽和,安卓系統流暢度增加,所以人麼在選擇手機的時候,還是有所傾向的,其他廠商也看出來了,所以我們現在發現千元機市場機型越來越多。

    總結

    小米的價效比其實最重要還是產業鏈的成熟和整合度,因為小米就只有一個MIUI系統,也沒有自己的工廠,所以要想做到全部的事情就需要找一個工廠提供包括軟體和硬體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而聯發科當時就是如此,而小米手機的價效比也是由此而來的,再加上上網際網路的銷售模式,不需要其他方面成本的投入,所以小米才會有價效比,而不是說小米在最低的價格給了我們最高的效能,因為我們發現小米並沒有很全面,所以現在來看的話,只是在某些方面或者是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節省了成本,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小米對於中國產手機的廠商影響是有限的,而人們對於小米最感興趣的是小米的銷售模式。

    回答完畢

  • 3 # 科技只說事實

    華為手機的定價無論高階低端是完全不考慮小米的,榮耀的定價會考慮小米!這就是網際網路品牌和專注線下的區別!小米對錘子、360、魅族、聯想的影響比較大!現在realme和iQOO也會在意小米的定價!渠道不同,價格肯定不能相提並論!

    沒有小米華為會不會更貴,小編覺得不會,因為已經很貴了,再貴是要上天嗎?對比一下一加7pro和華為p30你就能看出華為利潤有多大,任正非也說過,華為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掙的錢太多了,我們的晶片效能好又便宜,但是我們不能降價,不然會把我們的合作伙伴逼死,我們不能做西楚霸王,所以華為賣的貴是怕友商都死掉了!

    華為今年的榮耀V20和榮耀20i、榮耀20那個硬體配置,確實有點辣眼睛!價格還很高!

  • 4 # 谷歌開發者

    首先我認為小米手機的存在與否,與華為手機的價格貴不存在必然關係,我們可以透過逐條剖析來看看這個問題。

    小米手機不存在的情況下,國內手機市場將會如何

    雷軍當年創辦小米之前一直和黃章有過很深刻的交流,如果小米不存在,那麼取代小米位置的一定是魅族手機。從側面來講,小米這個品牌的手機不存在,一定有另外一個品牌來佔領小米這樣的一個市場,來打破當年的手機常規市場。

    那麼我們再一次做假設,假設替代小米的品牌手機根本沒有,那麼國內手機市場將會是什麼格局呢?這個問題顯而易見,首先,低端手機不會讓小米一家獨大,國內低端市場會充斥著山寨手機,什麼798的Iphone,368的“愛愛”,這些手機無一例外都是可怕的,都是讓人膽戰心驚的產品。因為他們在系統升級以及在售後上面沒有保障,這裡就充分體現出小米手機的重要性和品牌意義。

    再來看看中端市場,這裡的水很深,不僅僅是華為榮耀,ov,還有Nokia,曾經的巨人也虎視眈眈這個市場,因為中端市場面向的不僅僅是年輕人,還有需要中高品質的年長的人也是中端市場的使用者,他們從那個省吃儉用的年代過來很看重價效比,所以他們覺得1500-2000元買一個手機足以。如果小米不在,那麼聯想、酷派、樂視、小辣椒、ivvi、榮耀、ov、Nokia等品牌將會在這裡群雄逐鹿,中端機器的市場份額不會像現在這樣由榮耀與紅米佔領絕大部分的江山。這裡就充分看出來小米在市場匹配上的嗅覺與市場佔領的決策性都做的非常不錯。

    最後再看看高階市場,這裡是蘋果,華為,三星和ov的天下,就算沒有小米強調價效比,這幾個品牌也會因為價效比而做激烈的鬥爭。別忘了蘋果老大哥當年是怎麼擊敗Nokia 和 motor的:蘋果當初就是依靠價效比,硬體的堆砌,軟體的易用性,這三點將nokia 當年機皇N系列拉在馬下!所以你可以看到,現在小米做的:價效比 + 硬體堆砌 + 軟體ROM不斷提升易用性與流暢性,就是和當初蘋果做的事情一模一樣。

    華為手機價格會不會比現在更貴

    我們分析完沒有小米品牌,世界手機的格局會是怎樣,那麼我們再看看在這樣的格局下,華為手機的價格會怎樣呢?

    我想從當年Android 系統2.1時代開始講起,當年是中華酷聯的天下,國內手機華為C8500 是我用的第一款Android機器,沒有小米的情況下當年這款手機只賣798,對,你沒有聽錯,只賣798元。256M RAM ,cpu 高通 MSM7625,ROM 很小隻有512M 但是可擴充套件到16GB 這在當時已經儼然價效比神機。

    價效比其實是華為手機一直以來所走的方針和路線,價效比的這個任務只不過是從原來的華為變成了現在的榮耀。所以即使沒有小米,榮耀這個品牌繼續延續著它作為華為子品牌的職責——滿足使用者對中端機器的價效比的需求!

    於是我敢篤定,沒有小米這個品牌,華為手機也不會變貴,甚至有可能還比現在更加便宜,因為這塊大蛋糕每個品牌都想搶,只不過現在小米在中低端市場實在是太過於龐大。華為有意避之,故讓榮耀作為此市場的開拓者,自己華為本品牌去探更為高階的技術以及更高的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螺怎麼洗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