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實感覺
-
2 # 85號粉絲
哈哈,恭喜你要真正步入社會了。
每年有大批次的實習生到我們醫院,這麼多年也確實見過無數形形色色的實習生。當然,每一個現在在臨床上工作的醫務人員,實習都是必經之路。
那麼,作為實習生,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遵紀守法
實習生初入社會,首先不管到哪個科,遵守科室規章制度這是必須的,實習期間,不遲到不早退不隨意礦工,我個人覺得這是最基礎的,因為不聽話的實習生,確實讓科室,讓帶教老師很著急,也很惱火,雖然你現在已經步入社會,但是不管哪個科室以及帶教老師都必須為你的個人安全負責,所以在我們科的所有實習生,我必須留下聯絡電話,以方便有什麼事情第一時間聯絡。
2、積極主動才能有成效
現在實習期間做任何事都應該積極主動來申請,因為很多科室領導是不允許實習生做操作的,很多患者也不喜歡讓實習生操作。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帶教老師及患者看你比較好學,也不會總是打擊你的自信心。
3、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眾所周知,護理這條路真是一路走到黑,苦累自不必說,實習生實習期間不拿任何報酬還白乾活,總是幹些跑腿的活,我也經常聽說,實習期間什麼都學不到,就是量量血壓,測測體溫,我想說,學習是自己學的,如果你想學習,哪裡都是學習的地方。但是,你要知道,你的老師們乾的比你還辛苦,擔的責任比你多多了,你不要說有工資可拿,即使剛到科室,不拿工資有得幹啊。我覺得學習就應該有學習的態度,但是不排除有個別老師什麼事都指示學生去幹,如果學生覺得自己做不了,可以拒絕,這是對自己的保護。
初入社會,實習期間學到多少臨床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和同學,將來的同事,帶教老師,領導如何爭取相處。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最好找一個大點的醫院或者是將來自己就想在這個醫院上班的醫院上班,小醫院自不必說,平時病人都很少,實習期間能學到什麼?輕鬆但是很輕鬆。而實習完以後就留在本院,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初入醫院的尷尬。
-
3 # 燕山居士10
一,先有一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心。二,虛心向帶領老師學習。三,初入社會應靜觀事物切勿急燥,切勿學生氣十足。四,理論和實踐,和具體操作是有一定距離的,在實踐中要不斷學可總結拉短距離。
-
4 # 老章說故事
站在職業角度:傳承醫德,救死扶傷,不忘初心 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好崗位職責!
站在個人職業規劃上:勤勉學習,注重能力提升!敢於承擔!
-
5 # 菁323589
在題主即將走向臨床開始實習之際提出了實習護士的生存法則問題,筆者願與大家一起談點兒看法。
首先要不斷端正態度!護生實習,一般要半年到九個月,在這一過程中會碰到多種從未遇到過的問題與困難,情緒會波動,思想會鬥爭,若想不忘初心,投身醫療事業,必須不斷端正態度!醫者仁心,雖然實習護士不是治病救人的主力,但已到臨床一線,已成為醫療隊伍中的一員,在病人及其家人眼中你就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因此從禮儀、接待、表情、語言、動作等等方面都要體現出來,做到做好非常不易。而醫生、護士對實習生要求高,有時會指責,甚至訓斥。實習時事兒多,休息少,沒有工資(現在有的醫院有點兒補貼),卻要受氣,思想波動鬧情緒,甚至哭鼻子的都有,所以在實習過程中不斷端正態度確屬關鍵!
其次要積極提升技能!實習是專業學習的延伸,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來。學以致用,並非容易!特別在臨床一線,不同於學校考試,沒有試錯的機會與可能,必須精準操作,確保無誤。剛開始實習時,要多請教帶教老師與帶教護士,細心觀察,用心揣摩,制訂預案,提前演習。要認真學習所在醫院的規章制度與操作規範,要注重學習本專業的相關資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不怕煩,主動爭取實踐機會,積極提升各項技能,儘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再次要真誠磨合關係!護士是一項崇高的職業,理應受到普遍尊重!但是當今醫患關係時而顯得緊張,有的人就拿護士當出氣筒,甚至侮辱護士的人格,有的視護士低人一等,隨意使喚。在醫院內部,醫生護士對實習生不友好的事兒時有發生,有的甚至過分。醫院就是小社會,比相對單純的學校複雜得多,到臨床一線實習,確實是最好的鍛鍊。真誠待人,天使風範,講究方法,因時因地,針對不同物件,採取不同方法,逐步磨合協調關係,就能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當然,實習生也不是隨便可捏的軟柿子,應當維權時就要堅持原則維權!
-
6 # 娜娜19261
作為一個剛結束實習生活的我,體驗了九個月的實習生活,可以說談不上什麼生存法則啊,我覺得,因為從校園走到臨床上就是我們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轉變了,在我實習的過程中每個帶教老師對我都非常好,所以說生存法則我不覺得,只要每天遵守科室規則,按照科室安排去學習,就很好啊,實習最重要的就是遵守規則
回覆列表
「老師,我要畢業了,但不想當護理師,因為學姐好可怕唷 !」一臉驚恐。
老師:「實不相瞞,護理職場有很多眉角,瞭解以後,其實學姐一點都不可怕!」
我還記得實習時年紀小,我們走進醫院,看到病人身上管路那麼多,瞬間背脊都涼了,不免覺得懵懂的自己,像大型路障或拖油瓶,難以協助忙碌的學姊,我們戰戰競競,期待下課就解脫,但現在變成獨當一面的護理師,擁有專業執照,沒有下課就解脫的道理。
有 3個步驟 護理路保證會順遂 分享我的經驗給您
首先第一步要調整心態『認知沒有避風港』,當你無處可躲,你就必須找到為何背脊發涼的原因,必須面對不足,從學長姐或醫師身上找到專業技能進而克服。
第二步『承認自己是路障』,虛心觀察前輩怎麼解決疑難雜症,就能邁向第三步『熟悉在地化的心』¸,每個單位都有特有文化,自己的人際關係網,倘若能『在地化』更能一帆風順得到照護患者的葵花寶典,前輩更願意傳授一身武功。
人是可以被訓練的,因此前兩步並非難以克服,最困難是第三步,這也是大部分新進護理人員最易感到委屈的地方,甚至是個別職場霸凌,面臨如此情境,我有個心得:『投其所好,不抱怨,不到緊要關頭不落淚』。投其所好是需要放下身段,觀察同仁的喜好厭惡,獲得同事青睞和歡迎;不抱怨是指不在單位抱怨,你大可抱著閨蜜大哭抱怨,但在翅膀沒硬前就碎語嚷嚷,只會累積負面形象。不落淚是種風骨,我們前面百般忍耐,當然是要替自己爭口氣,落淚等於示弱,宣告「我不行了」,這無法改變情境,你大可下班後換下制服,步出醫院大門,上演一場有如瓊瑤劇般的失戀哭戲,不要壓抑,這是成長的過程,必定血淚交織,不是嗎?
撐半年 大多能適應 現在許多醫院有新人團體,互相分享扶持也是一個方法,參加這類活動,我鼓勵認識同梯共同走過最艱辛的起步。
總有人問我,「多久會適應?」,為了鼓勵學弟妹,就我待過不同醫院的觀察經驗來看,約莫「半年」,最久就半年,再苦就半年,所有怨懟都將煙消雲散。
當你們羽翼漸豐後,稚嫩的新人也出現你身後,誠惶誠恐的跟著你交班,跟著你做治療,試著給他們微笑,伴他們悄悄走完三部曲,你會感謝彼此在職業生涯裡的互助,在生命歷程裡留下的將是美好印象。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