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生法妙
-
2 # 全國各地跑的螞蟻
謝邀回答!真常須應物, 應物要不迷。其中的迷應指的是迷戀。而迷戀又指過度的喜愛。對於自己所感喜愛的人或事不去迷戀真的難。因為我們都是常人。做不到佛家,道家那種無慾無求!只有心理上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在生活中“不迷”也許只有經歷 求而不得 的那種痛苦(如破產,失戀等)或是多次得到後的心理上失落的疊加後的思考。又或是心靈上突然的頓悟。這三種都能讓心理得到巨大的成長。所以鍛鍊一個強大的內心,用平常心對待每一件事也許就能做到不迷!
-
3 # 知識青年愛數碼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出自呂純陽的《百字明》,其實,原句為“真常須應物,不迷性自住。應物要不迷,氣住性自回。”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為:我們平常處理事務,保持清醒,不深陷其中,本性才可以常駐。處理事物的時候不深陷其中,心裡安穩下來,那麼被掩蓋的本性就會被自動凸顯出來。
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我們平常處理事物的時候,頭腦要清醒,不要沉浸在悲傷或者喜悅當中無法自拔,突發喜事也不要一直沉浸在喜悅當中,遭遇不幸也不要一直沉浸在悲傷當中,這個時候你才可以保持清醒,讓行為受理智支配,心裡也可以得到安穩。
不迷的標準是什麼?其實就是在任何時候時刻保持清醒,不隨意的受悲傷或者喜悅或者其他情緒的支配,能時刻保持自己的本性。不管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都能儘快的走出來。好像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句話的意思和處事圓滑,人情練達沒有什麼關係。是想教你做一個不迷的人。如果人不迷,才能收穫本心。
總而言之,呂純陽想告訴我們的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都要保持清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才能收穫本心,得到最終的寧靜。人世無常,何必因為一些事煩惱或喜悅呢?如果不因為一些事,煩惱或者喜悅,生命可能更加美好。
大家覺得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4 # 真實純潔
呂純陽“百字銘”(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看似簡單的十個字的兩句話,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其一很難理解,其二若沒有悟道之人,並不知其所以然。其三既然未悟自心實相者,處於迷惑顛倒的狀態中,自然不知何謂真常,故而應物必然處於迷茫之中。這倆句話,用金剛經中的話詮釋的比較清楚。曰:“應生無所住心,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中的應生無所住心,即是真常須應物。而不住色生心,及聲香味觸法生心,即是應物要不迷的體現。“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這兩句話看似簡單,起點非常高,是對於悟道之人而言。未悟道之人,連何謂真常都不知道,怎麼能夠不迷呢?六祖惠能就是在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恍然大悟。而云:“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不來去,何其自性本不增減,何其自效能生萬法。”惠能所說的自性即是真常,而自效能生萬法,即是真常應物的體現。自性實相之本來面目,就是真常。何謂真常呢?真常即是不生不滅的體現,真常能夠創造萬物生命,真常可以產生無窮無盡的妙用。真就體現在靈明妙覺上,見聞覺知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只有真性,才可以具備見聞覺知的能力。因一切虛幻不實的物質,都不具備見聞覺知的能力。故而曰:“真”。常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永恆不變之喻。真常即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沒有萬物生命之前就自然存在。是這個源頭創造出來了一切萬物生命。而源頭就體現在人類以及一切生命現象中。生命所顯現出來的活力與生機,就是最好的證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現出來的創造力,以及一切不可思議的妙用,都是真常源頭的作用。因為一切物質屬性物品,都不具備見聞覺知的思維記憶意念的能力。只有能夠創造萬物生命的真常的源頭。才具備見聞覺知思維記憶意念的能力。但是因為自心迷惑顛倒的緣故,自用而不自知,不知當下的這個覺知心,才是生命的本源體。從而導致執著於一切外在的事物,產生了二元的斷滅見。誤以為物質屬性的身體是真實的自己。認為人類的見聞覺知思維記憶意念等等一切不可思議的作用,都是這個剎那處於生滅變化之中的身體的主宰作用。這就是自心自迷後的體現。人們已經被後天形成的意識心,遮蔽住了真常源頭的本體智慧。時刻都在處於迷茫之中。
不能覺知當下能夠產生無窮無盡妙用的真常源頭之本來面目。故而才會有最勝智者,來人世間指點迷津,破除迷惑,以使迷惑顛倒之人,覺悟自心實相之本來面目。實則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這倆句話,是對於已經悟道之人而言。對於未悟道之人,自心尚處於迷惑顛倒之中,何談真常而應物呢?
-
5 # 星空物語644
關於“不迷”的標準,很難去衡量。無論是去除貪嗔痴,還是人情練達,依人而定。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理解,都會有不同標準,我淺顯說一下個人理解,供君參考。
“不迷”的東西有很多,不迷失自己的本性,不迷榮華富貴,不迷人情世故等等。做到不迷目的是應物,應物是什麼呢?做到符合自然界的規律,不可與天爭。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屈指可數。釋迦摩尼也是經過人世間的榮華富貴才幡然醒悟的。只有確確實實經歷過的,才有資格談。
每一句古詩,不同年紀便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僅是我們內心隨著時間而成熟,而且還是我們經歷過那麼多真真實實的事而深有感悟。所以呢,人便是修行的產物。
如何做到不迷?股市見證太多的人性種種,有的不惜借錢去炒股,有些因為貪婪而被套,有些見風使舵,追漲殺跌,有的猶豫不決,錯失良機,有些愛聽小道訊息,也有的借某某話題炒作某隻股票,大一點的空手套白狼……太多了,這些人能做到不迷?我剛炒股不久,某隻股票還被套,可我不著急,為啥?心態要穩,資金量小不影響心情,不能以炒股為業,那是亡徒。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最好。
我還想起另外一件事,前幾天我和同事們玩著遊戲,挺考驗智力的,最後一個太難,弄了半個小時沒弄出來,我果斷放棄了。我智商就那些,如果非要弄,也能整出來,為了滿足一點點成就感而浪費太長時間,划不來。可我有的同事非要弄出來,就在昨天也弄出來了。不是說鑽牛角尖不好,而是看清自己。適當放棄,心情會舒暢很多。
人情練達即文章。多在生活中感悟,修正,就能一點一點的向不迷靠近。
-
6 # 他化自在天17
此問非常好非常好!換作佛語叫“善哉善哉”。這個的關鍵在“你已領悟了‘真常’”,然後才說到“應物”。換句話說,你得到“真常”了,要如何運用?禪宗的保守方法是“保任”。初得真常時,時常會不穩定,故須“保任”。這個“真常”實際上是“覺”,或說是無限近似於“覺”;運用時有人稱它作“照”。“照見五蘊皆空”的即此君;“覺人覺他”的亦此君。層次體用之別爾。閒說一句,有人“認為”此“照”此“真常”是“想”,“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的“想”去“照見”五蘊皆空,這可能嗎?言歸正傳,初得“真常”,在社會實踐中難免會被“七情六慾”所牽所迷而失之“本覺”,此即“應物要不迷”。本句之前提,是要得成“真常”後才可能成立的。如果沒得成“真常”前,書盡黃河水也無法理解的。我這裡有個笨辦法,在“應物”初期很實用。我叫它作“執念”吧!跟執一切“佛號”一個功用。舉例,跟友人散步或疾走時,我隨手拿一商品宣傳單,將其逐一撕成條縷狀而底部相連,同時與其談話。目的在於保持“念”的相續。有時談話中會隨著話題走,就“念不相續”時,你撕的紙條就會撕斷。你發現紙帶撕斷了,說明開始“不迷”了;若沒發現,你會一直不停的撕斷它。我實修時是以這樣的辦法來做的;換“念珠”也一樣,你要知道數念珠的遍數,若你忘記了而一直在數,那叫“失念”。它的原理是你必須要知道現在你在做什麼說什麼!結語,你得成“真常”,在初期,是這樣運用的。可以舉一反三。附帶一句,熟練之後,一切人事,在你心裡眼中,如同兒童耍心眼於老叟,洞察瞭然。即人至察水至清境界。其他不多言,自有體會。實在體驗呈上,望有助!見者諸君亦可討論,共趨“真常”!
回覆列表
呂純陽是誰,就不必說了。題主一定也很瞭解。其實這道家的話,跟大乘佛家的道理一致,在歷史上,兩者本來也難解難分。
所以我按佛家的思路回答,供題主參考。
非常有趣的是,題主把結果和目的正好弄反了。
應該這樣說:要想徹底地去除貪嗔痴,就要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貪嗔痴慢疑這幾大件兒,可以說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根本習氣,雖然它們本質是虛幻不實的,但也不是想去除就能去除的。從佛教來說,如小乘的大阿羅漢已破除了我執,輪迴三界都不受生了,界內諸仙都沒法比,可是在貪嗔痴這方面,仍然是“尤有餘習”。比如某尊者過去世,曾多生富貴,雖然修成了,還是有傲慢的餘習,過河時,命令河神為他把水流斷開,還說:“小婢,斷流!”把河神氣得要死。雖然他心裡已經真的不傲慢了,但嘴上這習慣還在,就像杯子裡裝過酒,酒倒空了,氣味還沒散完。阿羅漢尚且如此,凡夫更不要說,為了“應物不迷”,就可以乾淨利落,直接去除貪嗔痴了。
題主這樣說,可能是覺得,真常、不迷,是非常難以達到的,遠比除貪嗔痴更難。其實並不然。不過要好好回答,話要從頭講起,有些囉嗦請忍耐。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起初佛經的翻譯,都常借本土道家的思維和話語。道家講的這個“真常”,所修的這個“真人”,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的核心宗旨:破妄顯“真”的這個“真”,其實是一致的。這個真,就是不生不滅的絕對真理。佛教管它叫“真如本性”,也叫“真常”,或者叫“心性”,或者叫,“如來之藏”。 約這個“真常”的智慧來說,就是所謂的“菩提”;約這個“真常”的果德來說,就是所謂的“涅槃”。
簡單來說,真常,是眾生本具,是“本性之德”,無論是佛還是道,都講的是破妄“顯”真,即真常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是烏雲散盡之後,月亮自然顯露出來。而在開顯的過程中,眾生可以有程度不同的悟境,不是讓你一步就到位。
呂純陽的“真常須應物”,其實有理和事之分。
在理上,真常是可以頓悟的。你可以一念之間,就站到這個理體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你知道無論外在環境多差,你的身心世界多麼動搖,仍然還有一個不動、不痛、不生滅的,那才是你的真實相貌,是真正的生命,只要你認取了這個道理,就像在外流浪的乞丐突然知道自己是個富翁之子,有所大房子,雖然還沒有回家,但是知道這個訊息,心裡就先踏實了——這就是最初步的“不迷”,也可以說是天台宗的“理即佛”、“名字即佛”的階段。——就像孫悟空一念就可以到西天一樣。
但是,一個凡人,雖然理上頓悟了,可是事障還沒破,還有很多世緣要做,很多業報要了,所以,還要按時間順序走一番取經路。該努力克服貪嗔痴,還是要努力克服,這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該做的努力,都得做,不是因為“本來無一物”就可以不去擦灰塵,也不是“本來無一物”,就躲進山裡不見人了。
只不過,你有了到西天的經驗,再走這段路,會輕鬆很多。
依《大佛頂首楞嚴經》而言,要想證得“真常”,在“應物”上,要不迷、不取、不動。“不動”在因地上是屬於最低階的手法了,就是遇到外境的刺激,強制自己“不隨境轉”,強壓自己的貪嗔痴,這是治標不治本。比如我一直饞肉,強迫自己不吃,那個肉的影像還時時在心裡。壓抑必然導致反彈,以後吃得更厲害。
其實所有習慣背後,都有道理在引導。你內心安住在哪個道理上,必然會有這方面的相續行為。一個人愛吃肉,這行為背後必然有他一直堅信的道理——我天生就該吃肉,我天生就有吃肉的慾望,肉好吃,有營養。。。。。是這些你信的道理,讓你這個習慣難以克服。
站在真常的角度,意思是:你必須相信:我本自清淨,這些慾望是後天的妄想習氣。我的真心,本來就是不需要吃肉的。
如果你內心真的領受了這個道理,再去戒肉,會容易得多。
所以真常應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乞丐回家繼承富老爸財產的路上,先站在“我是富二代”的角度去處理一路的乞討問題。 真常,在這個階段,是用來給你信心、格局和胸量的。只有等你真到了家,真有了錢,真常應物,才能像呂純陽一樣,具有種種的自在力、方便力、善巧力。
所謂“如來藏系佛教”,包括《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在內,最主要的思想,跟呂純陽的這句話是一致的。
題主可以體會一下如下佛經或論典或佛家俗語當中的句子: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依體生用,攝用歸體。
“夢中佛事,水月道場”。
——這些句子翻譯過來,都是“真常須應物,應物須不迷”。
其實道家和佛家,都是在處理一對最大的關係:常和無常的關係。
不生不滅的絕對真理,是佛和道都追求的目標。但是,追求到了,並不意味著是離開這個具體的世界。現在我們每個人就在“應物”:看別人的文章,聽別人講話,外界的寒暑,身體的舒適與否,帶給我們各種感受和想象。但真常應物是指,你站在不生不滅的本性之上,再去日常生活中應對人人事事,雖然都是做這些事,但你的胸懷不同,格局不同,因為你站得高看得遠,你的心不受得失的束縛,所以冷靜、理智而清楚。
我一直喜歡舉水泡和大海的例子。真常就是大海,而應物如應付無量的水泡,你站在大海的角度去對付水泡,你知道本來大海和所有水泡都是一體的,就沒有得失之憂悲苦惱,所以,悟了道的人才能瀟灑自在而又冷靜,這就是“真常應物”。凡人應物時是迷的,因為格局太小,所以著相,只以一個水泡作為自己,再去跟別的水泡打交道,怎麼也施展不開。
至於人情練達,處事圓滑,這指的是王熙鳳式的世間人機關算盡的“世智辯聰”,依佛家的思想來說,是第六意識心的分別執著。
第六意識的特點,就是要分別。但凡用意識心去做對立思考的:如你你我我、愛愛恨恨、好好壞壞,這些“二元對立”的思考,都落在“數”裡,落在“輪迴”裡,落在“定業”裡,所以命會被算準。 你心一動,就落在“識”心裡,找不到這個“本性”,應起物來,就不可能不迷。
從佛家的角度,輪迴投胎是“心識”投胎;而真常是證得“心性”,一念心性周遍法界,從來沒有投胎這回事。
不迷,是指“修無分別智”。
經常有人會誤解,認為“無分別”就是像木石一樣沉悶,變得呆呆傻傻的。其實,證得了這個“真常”,的確是可以生死自在了,但並不是變成石頭一樣無感情的東西,或者是虛無了,斷滅了,而還是要“應物”。但所不同的是:主導權在你,你再也不會被因緣法所困擾和玩弄。說白了,你將再也不會有“受苦”這件事。無分別是指,不用六根、六塵相對摩擦而產生的六識去認識事物,而是用六根的本性“迴光返照”。就像別人罵我,我不是裝糊塗,或者強自忍耐,而是因“不迷”而內心“不取”。不迷,會讓你做事看得更清楚,但是你的心不會再跟著境遇的好壞而舞動。就像觀世音菩薩可以聽到一切眾生的心聲而隨緣救度,所謂“隨緣成德”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