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一咖啡
-
2 # kicker1118
不捨得就不買吧,買本書還要和錢說事!老師指定書店買麼,還是隨便你們自己淘寶都可以,一本書20-30元,40個學生總共也就800-1200,你覺得就算有牟利,這個老師賺了多少錢呢?現在家長買書給孩子看,孩子一般都不會看,老師佈置的就不一樣了,碰到這樣的老師已經很不錯了!
-
3 # Wind972561
這個事啊,上級主管部門已經明文規定:公辦學校和教師不能以任何理由集體購買、指定地點購買教輔資料。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我縣一二年級同步練習冊已經沒有了,只有作業本,並且學生自己購買的任何書籍(教輔資料和課外書)不能拿到學校。
-
4 # 風物悽悽宿雨收
違規,現在的學生各種書刊,網際網路的普及應該完全不用再重複購買校外書刊。只要老師盡職盡責,學生不會差的。原因是不買校外書老師怎麼拿提成。
-
5 #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這得虧是你侄女,如果是你孩子,我相信你就一定是那種屁大點事兒就給教體局打電話投訴的家長!
屁大點事兒能讓你連續問這麼多個“?”你也算是個人才了!我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肯定,題主在生活中是一個“只能自己佔便宜,別人如果比他(他)多“佔”了,他(她)能氣死”的那種型別的人!
第一、你侄女家的這麼點事兒你能“不滿和疑問”,你也是為親戚、朋友“操碎心”的人!我要是有你這樣的親戚,絕對讓你能滾多遠滾多遠,為啥?你往下看!
第二、“隔短時間”是多久?
“買作業輔導寫,買課外練習題”你是不是“傻”?(原諒我爆粗口吧,我實在為你的“理由”感到無語)習題、教輔哪位老師會讓“二年級”的小孩子經常買?國家強制規定的是“一教一輔”,也就是說孩子們在學習已經有了至少一套教輔,如果說老師推薦再買一套,那麼實屬正常,因為多數家長自己就會給孩子另外再買一套的!而多給孩子買“兩套”的情況,雖然有,但是生活中往往這種情況的家長多數屬於“買個安心”罷了!孩子往往是做不完的!
為什麼做不完?
等你有孩子上學了你就明白了!現在的教學進度最遲最遲2-3天一課,一般都是1-2天講完一課,就這個進度,孩子根本是不可能完成三套教輔的,因為孩子的作業不光會有教輔,還會有刷作業,比如針對字詞的課本作業!
而數學最可能的是讓孩子買一本“口算題天天練”或者再加一本“應用題天天練”,那麼這個是小學生必備的,你不買沒關係,你可以自己給孩子出題!小學生堅持做口算是必須的!!!
現實中就是你這種家長太多,導致很多數學老師不敢讓學生家長給買,但是為了孩子們好,他們只能自己給孩子出題,讓孩子們抄著做,但是這種情況之下孩子們能練習到的題目一定不會太多!!!!否則你這樣的家長又好抱怨孩子輔導太重了!!!所以你所謂的“隔段時間”買教輔純屬胡說八道!!
但是我知道有些家長會“隔段時間”就給孩子買各種書的——有些家長在各個群、論壇裡看法的有別的家長給孩子買這個書、那個課,自己覺得自己孩子也應該看(學),於是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孩子,就花錢買回來!!你是不是不知道吧?我加了很多學習群,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尤其是當京東、噹噹啥搞活動的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屯書”了!————而這一切往往並不是因為自己孩子需要這些書,而是買個放心買個安心而已!!如果是這種情況,你不要把這個鍋甩給老師!
三、老師有沒有從中牟利你自己不知道?對於你的這點疑問,我簡直是有點無語了,你得傻到什麼程度?
老師從中牟利,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指定你必須到哪個店裡去買!除此之外,你認為老師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謀取利潤?
難不成你認為老師都認識這些作者,然後把這些作者的書賣按本數去找這個作者提成嗎?
“甚至教學生連故事書都叫買 ”呵呵!別怪我又想罵你,有你這樣的親戚,真是的悲哀!!2018年的高考剛剛結束,麻煩你去看一看語文全國卷I考試內容!一個孩子不多讀書不多看書,你認為以後這孩子還會有機會考得好?
這些年來,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所有人都在提倡孩子早點讀書,多讀書,多閱讀,怎麼到你這裡老師推薦孩子去讀書,你還這麼大意見。你是不是真傻啊!!你這種坑貨親戚我有多少罵多少!沒見過你這麼坑的人!你自己都說了是你家親戚,怎麼?你還調查了你親戚家的同學家庭?而且你還知道很多家庭“對此事件很為難和不滿”??你是在逗我們那嗎??
你代表不了別人!你沒資格代表的!就你這腦袋瓜,就你這邏輯,你根本不配的!真的,我說的是發自肺腑的!
明確的告訴你,只要老師沒有制定你必須去哪個地方去買書,那麼就不存在違規的問題!所以我開心的告訴你:你吃飽了撐著的瞎操心只能讓你自己一個人去“生悶氣”了!呵呵…… -
6 # 當代師說
教輔資料徵訂和購買,是一個熱點問題,也正因此,教育部等三部委專門印發了《中小學教輔資料管理辦法》,對教輔資料的編輯出版、徵訂使用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學校這一塊,只要是徵訂和使用的問題。
在教輔資料的徵訂上,執行的是“一教一輔”的規定。一個學科可以向家長推薦一本教輔資料,經家長同意,學校可以統一代購。其他教輔資料,完全由家長根據學生學習需要,自行決定是否購買。
但在實際教學中,一本資料往往不能滿足學生需要,有些教師會建議學生購買補充資料,教師僅僅是建議,是否購買完全由家長自行確定。題主所說的情況,應該就是這種情況。題主如果能做主,直接拒絕購買就可以了,自願的事情,沒人強求你。不過,要問過你侄女的爸爸媽媽,看看孩子家長的意見。你不是家長,你未必當了這個家。孩子如果學習跟不上,你負不起這責任!
題主提到,故事書都讓去買,這個可以有。因為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學生光靠讀課本上那幾篇課文,閱讀量遠遠不夠。所以,各地各校都提出閱讀振興之類的計劃,劃出了閱讀書目,建議學生購買閱讀。閱讀書目裡,當然有故事書,低年級童話故事比較多。所以老師建議購買,也就很正常了。如果題主侄女有了這些書,就不必購買。如果拒絕讀書,也可以不買,當然那樣的話,就不要再去怪這怪那,買書時指責買書,學習不好又怪老師。那樣的話,會讓人懷疑題主做人有問題。
至於說到老師是否從中謀利,其實這是題主想表達的主旨意圖。這個其實很容易就清楚。老師建議買的資料或者故事書,如果你侄女有了,或者是在別的地方購買的,老師說不行,必須到指定的地點購買,那這個老師就是與店主勾結謀利,你直接向當地教育局投訴。如果沒有這種情況,老師是完全出於對學生的學習負責,那題主就不要節外生枝到處去找老師的不是了。
你侄女的班級有很多家長,都沒有反映這個問題,恰恰是你這個非家長,一口氣提了這麼多問題,還代表“很多家長”不滿,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啊。不要拉仇恨了,買不買,你侄女的家長自願,是不是勾結謀利,一試便知!
我侄女讀小學二年級,學校老師經常隔段時間就叫學生到買書,買作業輔導寫,買課外練習題,甚至連故事書都叫去買,我對此產生不滿和疑問這是校長允許的嗎?還是老師私自叫去買的?會不會存在老師和店家掛鉤牟利?教育局允許這樣的行為嗎?隔三差五就要求學生去買這買那,一次就要幾十塊,作為家長不明白花這錢是不是老師在謀取利益,同時很多家庭並不寬裕的人對此事件很為難和不滿,所以在此想問各位同仁學校老師這種行為是不是違規?
回覆列表
我們高中是這樣的:這個資料你們自願買,但是這個資料一輪複習要用咱講課就跟這個講了,你們兩個人有一本也行,不強求全自願,要的報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