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河霹靂
-
2 # 兩風瘦馬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彭澤縣令。
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愛丘山,還愛琴書。二十歲時開始了遊宦生活。最後一次出任彭澤縣令,三個月後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直到生命結束。
陶淵明對社會和人事的虛偽和黑暗有著極其清醒的認識,他的隱逸不是消極地逃避現實,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現實社會的積極意義。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也沒有屈服。固窮終生也要保持清節。"不為五斗米折腰”成為佳談。
陶淵明喜飲酒,寫了許多飲灑詩。但卻"寄酒為跡”,抒發自已不願和腐朽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汙的心願和志向,表現出詩人恬淡曠遠的襟懷,孤傲高潔的品格。陶淵明寫得最多的是田園詩,成就了中國田園詩歌的輝煌,為中國詩歌的發展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但就我個人理解,陶淵明算不上英雄。他不像岳飛那樣飢歺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金戈鐵馬血戰沙場威震敵膽的英雄。而是閃爍在中國詩壇上的一顆明星,是中古時代的思想家,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是一位孤傲的隱士。我雖然不認為他是英雄,但仍然崇拜他,喜歡他的詩詞和品格。每當想到他,就會想起他筆下的青松、傲菊、孤鳥、歸雲等等,美麗的田園風光就會展現在眼前。
-
3 # 一帆風順jxh
陶淵明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中國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
作為隱逸詩人的宗師,陶淵明辭去彭澤令的職務,開始他的理想追求和精神追求。他是一個率直灑脫之人。一生酷愛三點,喝酒,讀書和賞菊,並留下了句句經典之作。他的作品中,字裡行間留露的有戰亂繁多,人背井離鄉的憫天憐人的感悟,有自已動人,豐衣足食的喜悅與分享。詩歌中的手法白描,虛擬的情節,似真似幻的意境,曲折,迭起懸念的故亊。讓人感到質樸純真一土的沃肥,菊的清香,酒的濃烈,書的淡雅而又充滿了樂趣。無不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他的《桃花源記》早巳傳遍大江南北。虛擬的仙境,優雅委婉的文字功底,清新舒暢的語言,神奇而又美麗的畫面,給人一種無邊的想像。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即有政治家的敏感,又有一個儒雅的詩人風度。面對艱難的時局,他不屆不饒地走出了一個新的天地,完成了一個偉大的英雄主義的光輝業績。
-
4 # 大才21
一、出題者的錯誤。
首先,我要指出你的錯誤,“稱的上”應為“稱得上。”
二、陶淵明的生平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一427年),字元亮。東晉詩人,曾任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因看不慣官場腐敗和虛假,多次辭官歸隱。並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田園詩詞,直至終老。
三、他的崇高理想——無戰亂、無剝削、人人平等、共創美好的生活。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是有森嚴等級的,皇帝最大,部省次之,州縣再次,鄉以下最次,平民則是最底層,受以上各級官員層層盤剝,生活最為悲慘。
因此,自古有“學而優則仕”之說,以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為榮,從被剝削者變成剝削者,成為眾星捧月之勢。所以,有科考作弊的,有拿錢買官的,有走“終南捷徑的”。當然,這也是要冒很大風險,甚至有人為此而被殺頭的。
棄官從民,代表從上等人生活走向下等人生活,從酒肉臭到凍死骨的蛻變。非一般之人,所能接受。但陶淵明卻做到了,且直到逝去,真是了不起。他的動力是什麼,答案在哪裡??
文人的理想在哪裡?或許在他的文章裡,在詩詞裡,請看:
《桃花源記》裡面記述得這樣一群人,為了躲避先秦的戰亂,來到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裡,那裡的人們生活過得很美好,沒有戰爭、壓迫和剝削,人們互相幫助,自給自足,怡然自樂。
……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人不但爰勞動,還從勞動中感受到樂趣,真有意思。
四、英雄的定義。
英雄是指用各種方法包括暴力的手段,來宏揚社會公平正義,為此,而不顧自身安危。甚至,為此而流血犧牲。而陶淵明採取的是一種消極的脫離現實的辦法來回避,來求得自己的心安理得。
綜上,陶淵明不是一位英雄。但他早在封建社會里,那親身體驗自食其力,人應無貴賤之分的思想,是相當進步的,在中國歷史上永放光芒,因此,其理念也傳到了今天。
-
5 # 醉語老湯
詩品其魂,影其心,風其性。若非文武兼備之士,文人何以英雄論?
作為隱逸門中代表性人物,陶淵明歸隱山林不與世爭的思想,不斷影響著後繼追隨者。
追求無極限!
對於一些心音清明麗朗的人如言,官場和俗世的濁流不屑與共。於是,就有了急流勇退避世於塵的行動。
特別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在仕途失意升遷無望時。多會走心於紅坊酒肆,追風於樂樓戲曲。個別清流者會寄情于山水或專著於寫作。
但是,象陶淵明這樣直接辭官歸隱的並不多見。
好歹也是明聲在外科班出身,好歹也是個正處級,真要辭官歸隱還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那時候辭官就意味著工薪不保,養老保險取消。
陶公之毅力,人品排第一。詩心無法比,精彩歸隱趣。所以,才會被後人推崇稱讚。
-
6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陶淵明作為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之一當之無愧!
他從青年時代起,家境貧困,抱有很高的理想。他幾次出仕,但得到的不過是一些縣令、參軍等小官職,無法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負。在此過程中,漸漸地認識到官場中的腐朽黑暗和統治者們的荒淫、墮落。由此,他就越來越厭倦官場,十分嚮往大自然和農村。在他四十一歲做彭澤令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便辭職不幹,歸隱田園。《歸去來辭》就是這次歸隱時作的。
陶淵明性情高潔,為人真誠。魯迅評論“他於世事也並沒有遺忘和冷淡”,但對於時事卻又“沒有什麼慷慨激昂的表示”,態度是“自然”和 “隨便”的,文章是“和平”的。但魯迅又強調:陶淵明並不是一個“渾身靜穆”成天飄飄然的人,而是內心蘊藏著熱情的人。
作為一個晉朝大功臣的後代,不可能對桓玄篡位,特別劉裕篡晉毫無感觸。他的家族和這個王朝休慼相關。司馬氏政治的腐敗和劉裕取而代之的行為,不能不在他心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只是這種觸犯時忌的感觸,是以十分隱蔽的方式表達而已。在《詠荊軻》中,他讚美為國復仇的刺客荊軻:“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在《讀山海經》中,他大力歌頌古代神話中不向困難低頭、不向強權屈服的精衛和刑天: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千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這鮮明地表達了一種政治態度。
這樣的陶淵明是個英雄,當然的無可爭辯的當之無愧的英雄……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陶淵明頂多稱得上是個詩人。
陶淵明既沒有什麼豐功偉績,更談不上對歷史的影響。哪來英雄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