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83435535732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面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

    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里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恆藉機編造謊言,說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恆。後張生趕來,鄭恆撞死,崔、張完婚。

    擴充套件資料: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劇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衝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西廂記》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巧妙的矛盾設定、豐滿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煉的語言技巧。

    《西廂記》主要兩條線索貫穿戲劇的始終。一條是以老夫人為一方同以崔鶯鶯、張生、紅娘為另一方之間的衝突線;另外一條是崔鶯鶯、張生、紅娘之間的衝突。這兩個矛盾衝突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了戲劇緊湊合理的結構框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竹分株為什麼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