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吧鄭生
-
2 # 飲水思源peace
要做個好媽媽,真的必須永遠保持情緒平和嗎?
在孩子開始的世界裡只有媽媽一個人,跟媽媽的互動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媽媽只有情緒穩定才能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動。
情緒穩定不一定是要媽媽一直高興,有負面情緒很正常,但是媽媽們一定要控制住強烈的情緒,否則媽媽就被情緒控制,無法觀察孩子的需要,無法理解孩子的感受。
媽媽們沒有必要做“完美的”媽媽,但是可以做到“剛剛好的”媽媽,誰都會有情緒孩子有,媽媽也會有,但是媽媽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也是一門學問,而且深深影響著孩子,所以即便有了負面情緒,也不要焦慮,可以向孩子傾訴,或者抱孩子一會,又或者在不打擾別人的地方喊出來,還可以跺跺腳……總之,媽媽可以用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告訴讓孩子,情緒的存在,以及怎樣對待它。
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要一直想著保持情緒平和,而時刻壓抑自己,因為這樣媽媽的注意力,不自覺的已經在自己情緒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媽媽只要順其自然的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理性的處理突發的“小事件”。
-
3 # 情雪
不一定。永遠保持情緒平和不是衡量你是不是好媽媽的標準!那要怎樣才是好媽媽?
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健康溫暖的家,讓孩子在一個充滿幸福、健康、快樂的環境裡成長,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
然後就是教育。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教育不好,你掙再多錢也是枉然。教育裡的重中之重就是――陪伴!要想做好爸爸好媽媽,陪伴必不可少。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只有細心陪伴照顧,你才能發現他每個年齡段的變化,針對問題,給予正確的引導教育。
好爸爸好媽媽我們都提倡對孩子理性教育,尊重孩子,和孩子達成共識做朋友,不建議使用暴力教育。
-
4 # 蘇幕延Psy
有時候,我們太關注方法和形式,會忘了最初的目的和想要的效果。
換幾個問法,供大家思考:
好媽媽的必備標準是情緒永遠平和嗎?
情緒平和了,你就一定是好媽媽嗎?
請你想一想,情緒平和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做一個好媽媽?還是帶出一個好孩子?
好媽媽是怎樣的?
中國的媽媽是比較辛苦的。現在的家庭中,父親的角色是比較淡的。所有的家庭教育學習中,女性學員的比例在80%以上,我參加過幾年的幸福家庭學習,300人中,男士不會超過20名。
所有的女性都知道問題,所以努力學習,很辛苦的努力,但效果是低下的……但她們依舊努力,努力想做一個好媽媽。
這個“好”怎麼定義呢?是以你帶出了一個好孩子來衡量?還是你盡力做了所有,也許家庭和孩子都不盡人意,別人也評價你做得夠好了,稱得上一個“好媽媽”?
情緒平和是什麼意思?
題中說的“情緒平和”,是表演的?還是內心真正的平和呢?
我主張的說法是,擁有比較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掌握這樣的能力。
喜怒哀懼,是人的基本情緒。在基本情緒的組合下,我們還會有焦慮、擔心、緊張……等一系列情緒。
我所理解的平和,是情緒穩定,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不失控,不亂髮脾氣。
高興時,喜悅;悲傷時,流淚;恐懼時,害怕;憤怒時,生氣。
讓孩子在足夠的愛的滋養下,去體驗和了解到媽媽的情緒情感。
媽媽會生氣,但並不會因此做出傷害孩子的行為。
平和是一種自然的表達。
可能很多人理解的平和,是始終溫柔、面帶微笑、不生氣什麼的……
這是偏差的誤解。
這樣的平和是表演,以孩子聰敏的覺知力,可能不會拆穿你,但你絕對偏不了孩子。
平和都做不到,何談永遠!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然後自然表達你的情緒。
是為平和!
心理諮詢師蘇幕延陋見。
-
5 # 共你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這是自古以來先輩經歷之後,才有了這麼一句話。
人之初,性本善,確實如此,但是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當環境把一個人往壞的地方指引,這就需要有另一個“明白”的人來指路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大多是學習父母的,外界的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孩子在外邊看到別人吵架,他的好奇心就會引導他學習,他就會這樣做,他這樣做了,當父母者不能因為溺愛而忽視這個小小的變化。
一般都是嚴父慈母,但是母親過於的仁慈,這不是善待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害他,你可以嚴中有愛,不讓孩子感到怕你,也不讓孩子感到陌生,多和孩子交流生活上的事情,他的思想上得到了溝通,也就變的有愛和善良。
-
6 # 火土道人
不請自來。
我認為要做一個好媽媽,保持情緒平和很重要,但並不是要一直保持情緒平和。
好媽媽是能給孩子充分的愛,能和孩子進行必要的親子活動,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和示範,能管理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媽媽。情緒平和是媽媽大多數時候的狀態,但並不是永恆狀態。
當你照顧看孩子的時候,陪伴孩子進行親子活動的時候,你應該保持情緒平和。在家哄孩子的時候聲音忽大忽小,情緒變化不定,那還不得嚇著孩子呀。
和孩子一起親子活動的時候,你是為了讓他快樂高興,在活動中,加深你們的情感。這是你平和的情緒,將會讓孩子在活動中情感自然流露,和你交流溝通,充分,活動任務完成的更好,目的達成程度會更高,你們確實會更親。
但你在孩子調皮搗蛋,撒嬌耍賴的時候,要對他進行,必要的管理,這時候若是一味的情緒平和,寬容嬌縱,不但左右不了她的行為,達不到管理的目的:促使其行為習慣最佳化,還會讓他錯誤的定位,你們的關係,把你當成遊戲中的伴侶,不服從你的管理。這樣就是人們所說的,慈母多敗兒,能是一個好媽媽嗎?
總而言之,要做一個好媽媽,情緒平和是必要的,你在大多數時間,應該情緒平和。在必要的時候還要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也達到,管理,引導孩子的目的,促使孩子,習慣不斷最佳化,健康成長。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是一樣,既要有和風細雨,也少不了狂風暴雨。
回覆列表
在如今社會要做位好媽媽的確不容易,情緒是一個因素之外。個人認為還有幾個方面可供參考
第一,學會跟孩子玩。意味你要暫時放下媽媽這個身份,給孩子當玩伴。在自己的時間允許下一定要陪孩子玩玩。嘗試走進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的樂趣,思想。第二,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帶情緒的媽媽跟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三歲小孩能看到孩子八十歲的狀態。
第三,耐心和包容。孩子天生頑皮要學會去包容,要有耐心去引導孩子的思想。孩子的頑皮也是可愛的一部份。切記不可動粗,免得小孩產生抗拒心理。
平和的情緒不僅能讓孩子多跟媽媽親近,也是每個媽媽應該俱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