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人行有我為師
-
2 # 陌陌如此
孩子不牴觸可以試試,牴觸就算了。幼兒園老師應該也不是硬性要求吧。同一首詩我家孩子中班時一個小時也沒背下來,大班念幾遍就記住了。不用操之過急。
-
3 # 落雪無聲63
背古詩挺好的,押韻朗朗上口,我們家不到兩歲半就跟著火火兔學會了弟子規的前面幾句,還有一部分三字經,當時聽她自己在那裡念,我也很驚訝,小孩在背東西上面真的超出成人的想象,如果他喜歡背一背也無妨,不喜歡也不要強求,當孩子學會新東西的時候,多誇誇他,那樣他會更喜歡!
-
4 # 不帥就報警3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可以去背誦,但不是必須。
因為題主所說孩子上幼兒園小班,大概就是三四歲的樣子,這個年齡段孩子還是比較愛玩的,如果一味強制孩子必須要背會,怕小朋友會有逆反心理,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上小學後的學習。
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可以和孩子的老師去溝通一下,因為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個體,相對老師而言,家長應該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其實背誦弟子規也是幼兒園想讓家長看到孩子學了一些東西,這個可以理解。不過我們要因材施教,目的不是背會弟子規,而是衝動發掘孩子的潛力,創造力,也許這才是孩子以後可以生存的本事!
-
5 # 用心澆灌的花
有的孩子不懂什麼叫背書,這時候家長就要教。書中的意思,家長大概解釋一下。鍛鍊孩子的記憶,配合老師,背背也無妨
-
6 # 熊娃大變身
對的。
關於題主說的感覺孩子還小,不適合背誦《弟子規》的理解,其實有點偏頗,因為只是背誦並不影響孩子,不屬於超前教育。單純的背誦是一個反覆練習的過程,並不是讓孩子去理解《弟子規》中的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意思就是屬於超前教育了)。
現在關於育兒的問題很多專家意見都不一樣,而且是極度的相反,幼兒園之所以讓孩子背《弟子規》,主要有幾個考慮
1、統一家長的教養方法
2、讓家長在引導孩子背誦的同時也理解真正的家庭教養,用古人的思維教養孩子總比現在市場上參差不計的方法好,省得家長們被其他別有用心的機構或個人誤導了家長和對孩子引導方向性的錯誤。
3、在引導孩子背誦的同時更多的促進了家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對於學前兒童來說,語言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弟子規》上面總共說了113件事情,讓家長們豐富了孩子語言的同時,也豐富了孩子的成長經歷。
4、在家長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的同時,是一個反覆練習的過程,細想一下,任何一個有成就大的名人或者某領域的專家,他們的成就都是透過反覆練習得來的,包括我們自己,之所以活得平平,沒有什麼非常大的建樹,就是缺乏反覆練習,刻意練習的意志力,缺乏這種堅韌的毅力,所以我們才很平凡。
專家模型的研究者認為,練習的數量會決定最終的能力水平,而不是先天稟賦,但也不會徹底的排出基因的作用。那為什麼並不是所有經過大量刻意重複練習的人都會成為領域的專家,甚至影響世界的人呢?正如下圖所示
從相同的起跑線出發,有的人成為世界級高手,有的人發展受阻,有的人放棄了發展,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缺少了堅韌的意志力和沒有明確的目標感。
培養孩子的人生目標和鍛鍊孩子堅韌的意志力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提出的另一個概念也非常具有啟發性,她認為無論身處哪個領域,高成就者都懷有一個相當驚人的決心,這種決心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他們具備更多的堅韌和勤奮。第二:他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種激情與毅力的組合,就是一個人堅毅品格,我們的智力潛能是一回事,如何發揮智力潛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孩子將來的成就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智力可變性和堅毅品質。
因此父母們在家庭教養中要多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建立明確的願望,培養孩子達到願望目標的能力持續增長,並認可孩子的努力結果,給予相應的鼓勵。
綜上所述,與其理解是讓孩子背誦《弟子規》,不如理解成為培養孩子的毅力和生活閱歷。
-
7 # K衛東
老師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首先,老師就不應該佈置家庭作業,而且還要求孩子必須完成,就更不應該了,這明顯就是“小學化”傾向。
“小學化”傾向的危害在於,它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挫敗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
遊戲教學才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核心。
其次,我們提倡吟誦傳統文化,但是,教師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多一些奇思妙想,把學習內容融入到遊戲當中去。
最後,在傳統文化的記憶方面,我們幼兒園經常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1、表演的方式。
故事性比較強的章節,老師編成小故事,讓孩子們邊表演邊說。
2、我是小老師的方式。
鼓勵小朋友舉手當老師,當老師的小朋友帶領大家說完後,再請下一位小朋友,爭取讓每一位小朋友都能當一次老師。
老師提前把每一句話,都編排好相應的肢體動作。
3、小組pk的方式。
可以男孩一組,女孩一組;也可以幾人一組,一組一句話,輪流接龍。也可以像報數一樣,一人一句。
孩子們每天進行這樣的定時練習時,都樂此不疲,很快就不自覺地把傳統文化,輸入到自己的小腦袋裡了。
-
8 # 小米粒育兒
提倡國學自然是好事,但是弟子規晦澀難懂,根本不是孩子的菜,所以建議順其自然吧!如果一定要孩子學會背誦,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強迫孩子死記硬背,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厭煩中華瑰寶。
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每天也都設有弟子規的學習時間。開始的時候我也很頭疼,為啥?因為孩子根本不買賬啊!有的孩子甚至一直在開小差,效果可想而知。每天背誦的是稀里嘩啦,慘不忍睹。怎麼辦呢?我理解孩子的興趣點根本不在這難以理解的弟子規,所以我採取了迂迴的戰術,用孩子感興趣的事做鋪墊,引導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每天孩子最愛的玩玩具時間之前集體背誦,之後才玩玩具;表現好的可以得到小紅花,並且有領誦的機會等,這些都是激勵孩子學習的方式。
學習國學需要長期的點滴積累,持之以恆,不能急於求成。想要孩子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更不要強迫孩子學習,給孩子創造有準備的學習氛圍,慢慢薰陶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幼兒時期背的一些歌謠古詩,現在又引進了國學,讓幼兒背,不是為了讓孩子能全部記住理解其內容,並以此來指導行為,這些對於孩子來講,太早了。
幼兒園讓孩子背《弟子規》也好,背故事歌謠也好,其目的是以此為載體,開發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記憶能力。
從這個目的講,儘量領著孩子完成這種背誦。
一,在努力背誦這一過程中,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的能力。二,孩子背下來,背的好,有成就感,也樹立了自信,反之,幼兒園裡,小朋友都背的不錯,孩子張口結舌的,孩子自己感覺也不舒服。三,背會了,加上幼兒園老師的講解,應該還是會有一些內容,孩子會有淺顯理解的,並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言行,這也是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