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首先要判斷,在成年人眼裡的“被打”,對孩子來說是“遊戲”還是“欺凌”。因為孩子們有自己的規則,如果只是打著玩,那麼我覺得大人不用那麼緊張,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合理化這個遊戲。
但是上升到真正的欺凌了,那麼孩子能不能在被打的時候還手,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
一個內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沒有被父母良好疼愛的孩子,如果沒有發展到“熊”和“手欠”的那個方向,那麼必然就會容易在被打的時候不敢還手,甚至不敢還嘴,甚至不敢告訴家人和老師。所以你哪怕作為父母,告訴他/她要還手,他/她也不一定敢去這麼做。因為他/她的內在是:沒人保護我,我活該被打。
而得到過真正關愛的孩子,一方面懂得他人的身體不容侵犯,另一方面也更加知道別人不能隨意處置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所以在面對欺負的時候,是會主動跳出來保護自己,尋找解決方案的。因為他們知道:我爸媽拿我當個寶,我這麼值得人愛,你憑什麼可以這樣對我?
所以說到底,當一個已經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在“被打”的時候,家長在他/她身後的那種安全感,才是真正決定他/她要不要還手的重要因素。
補充案例
1、我小時候,長期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是真的欺凌,各種打。我小姨就是那個幼兒園的老師,但是並沒有用,找家長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根本太弱了,人家覺得我就是好欺負。而我為什麼這麼好欺負呢,因為回家雖然我爸媽知道我被打了,也讓我還手,但是他們總是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差勁,人家打你都不知道還手,你還有什麼用。我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是真的無法做到還手的。
2、我現在有了孩子,我孩子根本不用我去教他,他很懂得保護自己。有一次朋友聚會,小孩子們一起玩,分成兩撥玩打架遊戲。我兒子和一個小孩在A組,另外兩個男孩在B組。結果B組裡一個稍大的男孩根本不會還手,被打得直哭,我就對那個男孩說:阿姨給你撐腰,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回去吧。就這樣,在我兒子和那個男孩打架時,那個男孩問我說“阿姨,我現在可以打他嗎”,我說可以,他才勇敢地當著我的面兒給我兒子打了一拳。但是沒用,到最後聚會散場時,B組裡另一個稍小的孩子也跟著A組混了,三個人一起打這個大男孩,大男孩泣不成聲。他爸媽呢?他們都在飯桌上忙著吃飯喝酒,偶爾出來看他哭就罵他:你還是哥哥呢,你都這麼大了,還被弟弟們打,你真笨。
所以,如果當你的孩子真正被欺負時,做父母的不要急著想怎麼教他還手,而應該想想自己在孩子的養育中是否缺失了什麼。
我覺得首先要判斷,在成年人眼裡的“被打”,對孩子來說是“遊戲”還是“欺凌”。因為孩子們有自己的規則,如果只是打著玩,那麼我覺得大人不用那麼緊張,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合理化這個遊戲。
但是上升到真正的欺凌了,那麼孩子能不能在被打的時候還手,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
一個內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沒有被父母良好疼愛的孩子,如果沒有發展到“熊”和“手欠”的那個方向,那麼必然就會容易在被打的時候不敢還手,甚至不敢還嘴,甚至不敢告訴家人和老師。所以你哪怕作為父母,告訴他/她要還手,他/她也不一定敢去這麼做。因為他/她的內在是:沒人保護我,我活該被打。
而得到過真正關愛的孩子,一方面懂得他人的身體不容侵犯,另一方面也更加知道別人不能隨意處置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所以在面對欺負的時候,是會主動跳出來保護自己,尋找解決方案的。因為他們知道:我爸媽拿我當個寶,我這麼值得人愛,你憑什麼可以這樣對我?
所以說到底,當一個已經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在“被打”的時候,家長在他/她身後的那種安全感,才是真正決定他/她要不要還手的重要因素。
補充案例
1、我小時候,長期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是真的欺凌,各種打。我小姨就是那個幼兒園的老師,但是並沒有用,找家長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根本太弱了,人家覺得我就是好欺負。而我為什麼這麼好欺負呢,因為回家雖然我爸媽知道我被打了,也讓我還手,但是他們總是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差勁,人家打你都不知道還手,你還有什麼用。我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是真的無法做到還手的。
2、我現在有了孩子,我孩子根本不用我去教他,他很懂得保護自己。有一次朋友聚會,小孩子們一起玩,分成兩撥玩打架遊戲。我兒子和一個小孩在A組,另外兩個男孩在B組。結果B組裡一個稍大的男孩根本不會還手,被打得直哭,我就對那個男孩說:阿姨給你撐腰,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回去吧。就這樣,在我兒子和那個男孩打架時,那個男孩問我說“阿姨,我現在可以打他嗎”,我說可以,他才勇敢地當著我的面兒給我兒子打了一拳。但是沒用,到最後聚會散場時,B組裡另一個稍小的孩子也跟著A組混了,三個人一起打這個大男孩,大男孩泣不成聲。他爸媽呢?他們都在飯桌上忙著吃飯喝酒,偶爾出來看他哭就罵他:你還是哥哥呢,你都這麼大了,還被弟弟們打,你真笨。
所以,如果當你的孩子真正被欺負時,做父母的不要急著想怎麼教他還手,而應該想想自己在孩子的養育中是否缺失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