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林中路上

    清明節是華夏大地上由來已久的一個重要節日,並流傳到東南亞、日本、南韓等地,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節日。

    清明節起源於周代巫術,是兼具時令節候的一個文化傳統節日在古代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發展過程中,它逐漸吸收了其它一些節日與活動,使內容不斷充實豐富。因此,要考證起來,比較複雜,在此作大致介紹,主要可分為祭祖和踏青兩大類活動。

    上巳節 又叫修禊、禊祓,源於西周末期。早期巫術氣氛很濃,內容是到郊外河邊沐浴,祛除不祥,齋戒祈福,河邊招魂。後來慢慢發展到郊外踏青賞春,而宗教性質日益漸弱。《論語.先進》裡“浴乎沂,風乎舞雩”就是此活動的體現。王羲之《蘭亭集序》就是寫這一天在溪邊傳杯飲酒賦詩的情形。唐杜甫還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之句。

    踏青 又稱探春、尋春、遊春。開始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如杜甫“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清明》),描寫了“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媚,爭首朱蹄矣齧膝”的盛況。宋《武林舊事》也與了清明時“城中士女豔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舫簫鼓”的踏青的熱鬧景象。

    社日 社即土地神,分為春社和秋社。這一天人們走出戶外,到土地廟、社樹下供祭品,祭拜土神,後逐漸發展到開展各類活動的社戲。它表達了以土地為生存根基的古代農業社會對土地的高度敬重。春社一般在春分這天,王公貴族都要祭祀祖先。這一節日在元代逐漸消失,有的地方隱合到清明節裡。

    寒食 它源於戰國時晉國介子推被重耳火燒山林而死的傳說。這天全民禁菸火,只吃冷食,最初只3天,後來曾擴大到多日,給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而被禁止,後來從民間逐漸流傳到南方。它分為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小寒食恰與清明節這天重合,寒食節就與清明節合併,主要活動是祭祖祭先、春遊和飲食。宋以後寒食之俗漸趨衰落。

    插柳 這個習俗主要在晉南地區,在唐代盛行。有的門上插松柏枝葉、柳葉,表吉祥;或表從天地汲取青春力量,有婦女半之插在頭上表示青春永駐。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以表示祭意和記歲。有的還用柳條打臥室,謂之“摔蠍子”,再帖上符,以驅蠍。有些地區還有打百草,傳神農用此法祛毒草,以春耕播種。

    蹴鞠 提到這個,很多人就會想到《水滸傳》裡靠此發家貴顯的高毬。鞠是一種內塞毛的皮革球。踢鞠在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傳說是黃帝發明來訓練武士的。盛行於唐宋,如杜甫《清明》中有“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宋太祖蹴鞠圖》就是繪此情形。這一活動到清代就衰落下去。

    拔河 起源春秋後期,最早稱“鉤強”“牽鉤”。唐代才稱“拔河”。開始是在軍中盛行,後來流傳民間。唐玄宗在清明節曾舉行過大型的拔河比賽,從此,拔河成為清明活動之一。

    植樹 現在每年的植樹節是3月12日,由裴義理、凌道揚等人在1913年倡議而立。這個習慣也實屬清明傳統習俗之一。早些時是在墳邊植松柏。自墳地有墓堆之後,在墓旁種樹為標誌,成為風氣。漢樂府詩“松柏冢累累”(《十五從軍行》、“壟樹久蒼然”(岺參《故僕射裴公輓歌》)、“新墓已栽松”(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

    鬥雞 起源很早,距今有2千多年的歷史。《左傳》《戰國策》《史記》都有記載。《左傳》“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是中國關於鬥雞的最早記載。三國曹植《名都篇》有洛陽“妖女”“少年”“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的情形。因唐玄宗的喜愛,鬥雞在唐代極為盛行。花蕊夫人《宮詞》“寒食清明小殿旁,綵樓雙夾鬥雞場。”那個寫《滕王閣序》而一鳴千古的王勃就因給沛王寫了一篇聲討英王鬥雞的檄文,而被罷官;而李白還曾為鬥雞殺人,成為逃犯。可見唐代鬥雞活動的盛況。

    打馬球 又稱“擊鞠”“擊球”,它是騎在馬上,用棍打球。由古波斯經西域傳入中原,稱“波羅球”,在漢代就流行中原地區,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遊戲之一。如曹植有寫洛陽少年“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名都篇》)句。馬球在唐時極為盛行,到清後期就消失了。

    各地清明節習俗還有盪鞦韆(在所謂前三後四進行,到唐代非常已經很普遍。太陽剛出來,女人都到外面盪鞦韆以展風姿。而在日落前必須停止。因為清明前後,鬼魂都在夜前出來玩)、放風箏(春天來臨,Sunny明媚,陽氣向上,放風箏以除病消災,帶來好運)、射柳(把鴿子放在葫蘆裡,高掛柳樹上,射中葫蘆,以鴿子飛出來的高度判定輸贏)、淘井(清明淘井,可讓水清澈明淨)、蠶花會(流行於盛產絲綢的蘇浙一帶。期間,有迎蠶神、打拳、龍燈、踩高蹺、唱戲、搖快船等活動)等等。

    現在,古時候那些盛大的郊外春遊、祭典、社戲等活動逐漸消失,有的只存在於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但是有一個重要的活動保持了一下來,這就是上墳掃墓,祭祖懷親。

    有學者研究,這個習俗的內容在貴州銅仁地區儲存得比較完好,只是主要在社日這天舉行,稱為“掛社”。這天,死者家人親友帶上“社飯”、酒菜、鞭炮、紙錢,清理逝者墳頭,插上新“飄墳”,放鞭炮燒紙錢,然後坐在墓前開懷暢飲,和逝者分享食物;他們把清明節上墳稱為“掛青”,只帶著酒菜、米豆腐等上墓地祭拜,只吃米豆腐。當然現在逐漸形式化。

    清明節的具體活動和舉行方式經歷了諸多演變,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各有不同,但它都體現了華夏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寄託了華夏子孫在蟄冬過後,萬物復甦,青春到來的時節,對一年來的美好期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 2 # 高山小路

    我們鄂東北大別山區,清明節掃墓的禁忌是:

    一,掃墓祭拜先人,必須是清明節當天或前一天後一天,3天之內即可。根據自已的時間靈活安排祭掃活動。

    二,上土規矩是,閏月(農曆)年不能上土。

    三,如果要為先人立碑牌(豎墳面碑)必須在清明或霜降兩個節日的前後三天內完成。閏月(農曆)年不能立碑,按老皇曆方位推理那年是大利東西不利南北的話,如先人墳墓座落是東西方向的,又不是閏月(農曆)年,方可計劃立碑。如先人墳墓座落是南北方向的,與老皇曆方位不合的年份是不能立碑牌的。

    四,按照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老規矩是,清明或霜降掃墓,女子是不能參與的,理由是罵人的,代表那個家庭後繼無人。現在時代和潮流改變了人們的舊觀念,現在都是在家(未婚女兒)可以一同參與祭掃,有哥有弟的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參與祭掃。現在人口流動性大而遠,當家男人出門在外,遠隔千山萬水,不能回家,在家婦女可代為祭掃。

    五,上墳祭掃必須帶上貢品(飯,菜(肉),茶水,白酒,飯菜每樣2份,4茶4酒),排列好了,現場囑咐先人們來過清明節,燒紙錢。過後,現場清理餘火或火星,以免引發山火燒山,完畢,三叩首,放鞭炮或煙花。

    六,如果祭掃時天氣陰,或小雨時方可按上述程式祭掃。如果是大晴天或是大雨天現在改為在家祭拜。特別是大晴天怕燒紙錢放鞭炮或煙花引發大火燒山。

    七,其它禁忌與其它地方基本相同。正是:出門三五里,各處一鄉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2萬塊錢,你會買佳能還是尼康或者是索尼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