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芳華攝影
-
2 # 吃紅苕不吐番薯皮
選擇實況照片拍攝,拍完了回到相簿點開圖片,選擇長曝光,你會得到一張短時間的延時圖片,會有拖影和光軌。
或者直接用延時攝影。
-
3 # 我們的時光O
一.實況模式
第一種拍攝模式,叫做實況模式,這種模式在蘋果手機比較常見,如今部分中國產手機也有此功能。當你在手機內開啟實況模式拍照時,手機不只是拍攝一張照片,而是捕捉一組拍攝瞬間前後的十幾張照片。
二.連拍模式
透過實況模式拍攝運動物件非常簡單,大部分場景都能使用,但是這個模式單次只能記錄一秒鐘左右,不適合運動動作太長的場景,如何抓拍時間更長的拍攝物件呢?你可以使用連拍模式。
透過連拍模式拍攝得到的多張相片,可以在照片頁面進行選擇最合適的抓拍效果,然後擊儲存這張即可。
用手機連拍模式拍攝運動場景,適用面比較廣,但是單次拍攝多張照片對手機儲存空間和手機效能要求比較高,這點需要大家自己斟酌。
三.手機專業模式
我在手機攝影第一期文章已經和大家分享過手機專業模式的相關內容,如果不會用的建議先看我的第一期文章,然後在按照接下來介紹的步驟操作。
使用哪個專業模式拍攝運動的物件,我們要把快門時間設定的非常短,一般要在1/500、1/1000甚至更短,對焦與感光這兩個引數,你可以根據自己拍攝的場景設定,然後嘗試拍攝一張照片。
因為曝光的時間設定得太短,相機內的進光量比較少,所以專業模式拍攝的畫面非常容易曝光不足,在使用專業模式拍攝運動場景時,我建議大家儘量提升畫面曝光,或者選擇光線非常充足的拍攝場景。
比起連拍模式,專業模式要調整的引數比較多,對拍攝者時機把握能力要求也比較高,一般在可控場景內,建議優先選擇這種模式。
-
4 # 揚州詩畫
安卓手機大多可用手機裡的專業模式,將速度設在1/15秒—1/60秒,然後對焦在被攝體上,用連拍方式跟隨被攝體移動即可。具體速度設多少要根據被攝體速度而定,可多嘗試幾次。
-
5 # 邯鄲老勇
首先…要考慮到手機快門的反應延遲的時間。
然後…提前進行對焦鎖定和曝光鎖定。
拍攝…盡最大可能讓移動的主體和畫面保持同步移動的相位。直到完全完成拍攝結束後。
【補充】
並不是所有的手機,再所有的環境下都可以完成跟焦拍攝,因為手機雖然可以藉助第三方軟體實現手動模式,可固定的光圈值並不能滿足較亮環境下去滿足較慢曝光時間。所以,一般夜晚街道比較合適。
【再補充】
白天,手機不能實現曝光時間放慢?當然有些小手法也是可以的,例如加一副墨鏡,讓手機攝像機功能檢測出環境較暗,從而影響手機自動加長曝光時間。不過,加一層墨鏡作為減光鏡,會影響到色彩還原,後期再調一下嘍…
-
6 # w漫步光影
用手機拍出動感的照片一般有兩種方法:1.追隨法。2.等速法。方法是把手機速度調在手動擋60分之一妙以下,要看運動主體的快慢而定,最好用三角架保證運動主體的清晰度。
回覆列表
追焦拍攝又被成為追隨攝影,不管是“追焦”還是“追隨”都有一個動詞“追”。
這裡的追不是跟電影鏡頭那樣,不是拿著機器跟著跑。
而是指透過身體或輔助器材的轉動,使對焦點跟隨移動主體的運動方向進行抓拍。
在按下快門的曝光瞬間移動主體與相機處於相對靜止狀態。
所以會產生一種移動主體較為清晰,而背景模糊或有斷續虛線調的畫面效果。
這種畫面效果就是所謂的運動感、速度感。
平時我們比較常用的是保持手機穩定的拍攝手法。
而這種需要手機本身也參與運動的拍攝手法
會讓作品拍攝有更多的靈活性,照片更加有創造性。
體育比賽的攝影師,常常會採用這種拍攝技巧來捕捉競技比賽過程中的運動員,賽車等等。
而一些動物攝影愛好者則會透過這種辦法來表現鳥煽動翅膀的動感瞬間。
拍攝方法
1.快門速度的選擇
追焦攝影通常會採用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掌握慢門平衡是照片成功與否的關鍵。
太快,拍攝不出具有模糊線條感的背景,照片看起來有些低沉.
太慢,相機焦點不可能一直準確跟蹤主體,會導致主體模糊甚至會過曝現象。
如何平衡,這取決於拍攝物件的移動速度以及環境光線。
最佳拍攝時間是日落後,此時光線不會太強。
白天光線過強,慢門拍攝容易過曝(可加減光鏡)
快門速度設定在1/30秒-1/60秒(非固定),照片成功率會比較高。
如果你發現採用某一快門速度值一切都模糊時,那麼要相應調整更快的快門速度。
相反,如果覺得沒有獲得滿意的背景條紋,則要採用較慢的快門速度。
注意:快門速度越快,主體跟背景就會越清晰,動感也會相對減弱。太慢則相反,而且快門速度太慢容易超出“安全快門”造成“上下垂直”顫抖。
2.預判移動路線
拍攝者對主體的移動方向要有提前預判的意識。
提前觀察並調整好手機的相關引數,當主體出現時輕按螢幕選取對焦點。
如果你的手機有人臉自動識別追焦功能,那麼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對焦主體的清晰度。
3.採用連拍模式
如果在自動模式下拍攝,可以在主體出現時,
平行移動相機,採用連拍模式,
操作方法很簡單:按住快門鍵不放。
最後在連拍的組別中,選取一張效果最好的就可以了。
連拍期間一定要保持手機轉動與主體移動速度一致,這樣才能提高成功率。
4.保持相機穩定
拍攝平行移動的物體可藉助具有旋轉功能的三腳架。
如果沒有則得用“人肉三腳架”了。
動作要領:
胳膊肘緊貼軀幹
腰帶動手臂進行轉動,
這樣可以提高相機的穩定度。
5.選擇構圖
儘量選擇有光線紋路的畫面背景,絢麗的顏色以及線條更能體現出照片的動感。
太平淡的畫面背景體現不出動感。
其次同主體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主體離自己太近會增加拍攝難度,一不注意主體就跑出取景框了。
巧用前景為照片增加意境,例如飛馳而過的車燈、汽車等等。
6.練習物件
追焦攝影需要不斷去嘗試實踐,一開始的成功率可能會比較低,
但多加練習是可以拍攝出高質量的追焦作品的。
一開始練習,可以選擇街上常見的摩托車、汽車作為拍攝物件。
注意,在拍攝行人時,快門速度會更慢,這時只要確保人物頭部主體跟軀幹清晰就算成功了。
當你掌握了追焦攝影的相關技巧之後,再去嘗試拍攝速度更快的地鐵、賽車等移動物體。
循序漸進才能不斷提高追焦攝影的技術水平。
追焦攝影會讓照片畫面更具衝擊力,相比較而言這種拍攝手法對於攝影者來說更加具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