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水泡茶味更濃

    辛巴維(威)元,以下簡稱津元,經歷了令人咋舌的貶值。

    在發行之初,以1980年為例,一美金可以兌換0.64津元。是不是很值錢?很多非洲國家的貨幣都存在這種現象,比如剛果金在上世紀曾發行過的薩伊,也和美元相差無幾。可是到了後期,薩伊和津元都經歷了瘋狂貶值後被迫退出流通。

    過程是這樣的,到了二十世紀末的後兩年,美金兌換津元的比例分別是二十幾和四十幾津元。幾乎所有的政府在出現貨幣大規模貶值的時候都會採取措施強制規定銀行兌換外匯的匯率,辛巴維(威)也不例外。他們規定的匯率自然不是津元真實的價值,因此誕生了黑市價格和官價的區別。

    2006年,官價一美元可兌換十萬津元,黑市價格為三十萬津元換一美金,大家算算短短六七年津元和辛巴維(威)老百姓經歷了什麼。也就是說以前的存款幾乎變成了廢紙,人們不敢儲蓄津元了。

    08年12月發行百億面額大鈔,09年辛巴維(威)政府宣佈津元停用。

    下圖為津元的百億大鈔。

    另外今年新津元出爐了,辛巴維(威)政府強制推行新津元,限制商戶們收取美元,意圖恢復本國的貨幣發行權。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 2 # 上海申庫許工

    一開始人們交換商品用黃金作為中間媒質,世界各國都採用金本位制度,從1929年到1933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了紙幣流通制度。

    貨幣不僅是一般等價物,也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

    貨幣在形式上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包含價值量,而形式貨幣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都是交換媒介,都存在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會受到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既然貨幣起到商品交換媒介作用,一定數的貨幣等同於相應數的商品的價值。一國發行的貨幣總量對應著該國所有商品的總量。

    由於經濟沒有搞好還有政治家經濟學家的錯誤認為:讓原來一元錢買的商品,讓它用高於一元錢的貨幣來買,假定二元錢。他們認為透過商品漲價可以少付出商品,為國家節約財富。

    殊不知如這樣會使一半的商品因為沒人買,導致生產此商品的企業因產品賣不掉而倒閉,員工失業,影響經濟。

    他們還有一種做法,把人們生活必需品中一種當成金融投機產品來炒,當形成羊群效應後不斷漲價。他們以為這樣可產生財富。實際看似財富的增加只是後面更高價買入者財富轉移到前者,沒有產生任何財富。但由於該種商品的不斷漲價,使人們用更多貨幣才能買到,造成了相應貨幣量其他商品賣不掉,嚴重影響破壞到經濟。

    而辛巴維(威)國就是錯誤地採用了物價不斷上漲,國家經濟惡化,通貨膨脹嚴重發生,覺得市場錢不夠用,於是大量超發貨幣,造成貨幣貶值,越這樣經濟越惡化,,超發貨幣的製造印製速度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於是他們想起不是增加貨幣的張數而且貨幣的單位來達到目的,最後把貨幣單位改成億元。導致國家信用破產,通貨膨脹嚴重,看起來每個人民都是億萬富翁,實際一元人民幣相當於辛巴維(威)四十萬億,他們買兩隻麵包需要二大袋紙幣。冿巴布韋當前經濟惡化,人民生活艱難,一個原因是美國的封鎖打壓,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政策的嚴重犯錯,造成經濟惡性迴圈。

  • 3 # 山外山FJH

    辛巴維(威)面積39萬平方公里,原本稱為南羅得西亞,是英國的前殖民地。1911年,羅得西亞在分開成為北羅得西亞(尚比亞)與南羅得西亞(辛巴維(威))。1965年,南羅得西亞總理伊安·史密斯單方面宣佈脫離英國管轄,成立了南羅得西亞國,從1965年到1980年,南羅得西亞國是一個由白人執政的政權,英國在此期間也沒有重新恢復對南羅得西亞的控制權。

    1980年,南羅得西亞國舉行首次民主選舉,穆加貝與他領導的辛巴維(威)非洲國家聯盟取得議會多數席位,黑人取得了政權,該國正式獨立,並改名為辛巴維(威),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辛巴維(威)在獨立之初,經濟水平僅次於南部非洲的老大南非共和國,自然資源豐富,曾是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經濟比較發達的一個國家,工業、礦業、農業就是其三大經濟支柱。有南部非洲的“糧倉”和“麵包籃子”之稱,大大小小的農場遍佈全國(多為白人經營和擁有),是一個地道的糧食出口國。

    津國的經濟奇景的出現是因為“本土化法案”國策,讓這個國家開始快速走向衰退狀態。 “本土化法案”是透過暴力無償佔有白人的私有農場,白人農場主逃離辛巴維(威)、耕種裝置和技術缺失,再加上乾旱氣候,辛巴維(威)的糧食產量出現暴跌。之後,隨著美國和歐盟實施制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停止支援,辛巴維(威)在內憂外患之下開始超發貨幣,引發了惡性通貨膨脹。危機之下,政府為了穩定局勢,開始了發行大面額的紙幣。

    在此背景下,辛巴維(威)人人都是億萬富翁。其國家人民就連買捲紙都要用麻袋裝著錢去買。國內局勢越發動盪,各種問題越發凸顯。2008年五月,津央行發行1億面值和2.5億面值的新津元,時隔兩週,5億面值的新津元出現(大約值2.5美元),再一週不到,5億、25億和50億新津元紙幣發行。同年七月,津央行發行100億面值的紙幣。同年八月,政府從貨幣上勾掉了10個零,100億辛巴維(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維(威)元。2009年一月,津央行發行100萬億面值新津元。同年四月,津政府宣佈,新津元退出法定貨幣體系。無奈之下,辛巴維(威)當局於2009年取消了本國貨幣,改用美元、南非蘭特、波扎那普拉、英鎊和歐元為法定貨幣。在2009年後,又將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弄成了法定貨幣。一個國家在經濟惡化的情況下同時存在9種法定貨幣,創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經濟奇景。

  • 4 # 莊眼

    辛巴維(威)元,以下簡稱津元,經歷了令人咋舌的貶值。

    在發行之初,以1980年為例,一美金可以兌換0.64津元。是不是很值錢?很多非洲國家的貨幣都存在這種現象,比如剛果金在上世紀曾發行過的薩伊,也和美元相差無幾。可是到了後期,薩伊和津元都經歷了瘋狂貶值後被迫退出流通。

    過程是這樣的,到了二十世紀末的後兩年,美金兌換津元的比例分別是二十幾和四十幾津元。幾乎所有的政府在出現貨幣大規模貶值的時候都會採取措施強制規定銀行兌換外匯的匯率,辛巴維(威)也不例外。他們規定的匯率自然不是津元真實的價值,因此誕生了黑市價格和官價的區別。

    2006年,官價一美元可兌換十萬津元,黑市價格為三十萬津元換一美金,大家算算短短六七年津元和辛巴維(威)老百姓經歷了什麼。也就是說以前的存款幾乎變成了廢紙,人們不敢儲蓄津元了。

    08年12月發行百億面額大鈔,09年辛巴維(威)政府宣佈津元停用。

    下圖為津元的百億大鈔。

    另外今年新津元出爐了,辛巴維(威)政府強制推行新津元,限制商戶們收取美元,意圖恢復本國的貨幣發行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足再拒美洲盃稱備戰其它賽事分身不及。人家發文:差距太大,怕遇尷尬。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