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情深緣淺,我也不後悔愛過你
八月末的伊豆半島,暑氣漸消,重巒疊翠。綿延的天城山猶如展開的一幅幅絕美的畫卷,美不勝收。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一個心中氤氳著淡淡哀愁的19歲少年,他頭戴學生帽,身著藏青色碎白花紋的衣服和裙褲,肩上挎著書包,腳穿著髙齒木屐,趁著暑期開學前獨自去伊豆旅行。
而此時的他,無心欣賞沿途上旖旎的風光,只為急急地追趕心中暗戀著的那個舞女。
正在這時,一場大雨恰到好處地襲來,少年索性奔跑了起來,爬上山坡,衝進山巔上的一座小茶館裡避雨。抬頭看時,內心像小鹿亂撞般狂喜,因為一切恰如他心中所料,那個可愛的小舞女和那一行江湖藝人們也正在裡面避雨。
影片《伊豆的舞女》就是以這樣引人入勝的開頭拉開了序幕。
電影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三浦友和飾)——一個早早失去雙親的19歲少年,在即將進入東京的高等學校學習前夕,為排遣心中不可言狀的憂鬱和煩悶,獨自來到伊豆旅行。
在旅行中,他邂逅了一家江湖藝人,並和其中純潔可愛的女主角薰子,產生了短暫而又悽美的愛情故事。
這部影片一如過去的日本情感電影,情節雖然平淡無奇,卻深深地打動著每個人的心。
影片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女主人公薰子(山口百惠飾)的美。一開始,少年就被她那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
她看起來約莫十七歲左右,穿著和服,腳踩木屐,手裡打著竹板,曼妙的身子配合著三絃有節拍地舞動著。
舞女有著豐盈漆黑的頭髮,五官精緻的鵝蛋臉上梳著古典而協調的大發髻,眼角處塗著古色的胭脂紅,她明眸皓齒,是個笑起來像花一樣燦爛的女孩。
除了外形和舞姿的美,更吸引人的是她的性情之美,那是日本傳統女性所特有的柔順和嬌媚。
看見進來避雨的少年,小舞女默默地把自己的座墊翻轉過來放在他的旁邊,而他為了掩飾內心的羞澀和慌亂,連忙掏出香菸抽了起來,此時她又不失時機地把菸灰缸推到了他的面前。
在無聲的交流之中,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兩顆年輕的心之間悄悄地萌動。
少年得知小舞女叫薰子,十四歲,還是個天真懵懂的花季少女。在結伴同行的旅途中,在伊豆那美麗而悽楚的山水之間,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就這樣一見鍾情,產生了美好而又青澀的初戀。
他們之間的戀情是美的,只因為它的純潔、含蓄和羞澀,而妙在彼此間又是心有靈犀和心照不宣。
薰子在旅途中處處流露出來的天真無邪和聰明美麗,以及對少年不加掩飾的好感,讓他魂牽夢縈,他的心情如同伊豆初秋的天空,變得開朗明淨起來。
其中有一個情節是薰子幫他去路邊拿竹竿當柺杖。只見穿著木屐,背上揹著鼓的薰子,從路邊抽出一根粗大的竹竿,追上來徑直遞給少年。
哥哥見狀忙制止她說不可以,被發現了會捱罵的。於是她只好急匆匆地放回原處,不一會兒又拿了一根只有中指粗的竹竿追上來,然後一屁股跌坐在路邊的草叢上,一邊開心地喘著粗氣。
看著她那憨態可掬的模樣,他們不禁哈哈地笑了起來。
在旅館裡,少年為薰子讀書,兩人一同下圍棋。每當那時,他總是神思恍惚,有意無意地偷看著薰子和她那烏黑的髮髻。只見她的大眼睛嬌媚地閃動著,雙眼皮的線條優美得無以復加,臉上全神貫注的樣子,十分惹人憐愛。
他們之間就這麼心心相印地互相吸引著。
在當時的日本社會,江湖藝人的身份十分低下,女藝人雖然只賣藝不賣身,但也常常會遭到流氓的糾纏。一想到可愛的薰子也有可能遭此厄運,少年就寢食難安,牽腸掛肚。
夜深了,隔壁傳來的陣陣擊鼓聲也在敲擊著少年的心,他知道他們還在為客人表演歌舞,少年輾轉反側,夜不成寐。
可是,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處境之下,由於身份的迥異,少年不得不和他們保持一份距離,但他無法抗拒內心愛的衝動,時時想靠近她,保護她。這是他的情感糾結之處,也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矛盾衝突之所在。
對於他們之間的身份差異,有著最清醒認識的莫過於藝人們中年紀最大的那個,就是薰子哥哥的丈母孃。
這對少男少女的情思全部被她看在了眼裡,當薰子滿心歡喜地和少年約好晚上單獨出去看電影時,她無情地制止了燻子。失望的薰子難過地跑下樓去,她無法理解老人的這種做法。
作為一個過來人,這個媽媽心裡清楚,他們之間沒有相愛的權利,與其長痛不如短痛。惆悵失落的少年只好以快要開學為由,提前結束了旅行。
離別那天的清晨,霧靄沉沉,薰子悄悄地跟在哥哥的後面趕來為他送行。只見她蹲在碼頭,強忍住眼淚,低著頭一言不發,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少年如鯁在喉,想和她說聲再見,可是直到船隻啟航了,薰子依舊緊閉雙唇,臉向一邊凝視。
當船駛離了碼頭以後,依依不捨的少年一直站在甲板上。忽然他欣喜地發現,她似乎在朝他這邊開始揮動白色的東西,激動的少年於是用力地揮舞著雙手迴應她,一直到看不見為止。
躺在船艙裡,少年任憑眼淚撲簌簌地流下,內心彷彿交織著一種莫名的悲傷和甜蜜。也許離別是這段戀情最好的結局,雖然不能彼此擁有,卻早已將對方珍藏心底。
《伊豆的舞女》是根據川端康成早期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影片表現的少男少女之間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在物慾橫流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不僅給人一份清新脫俗之感,也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空靈唯美的世界。
尤其是女主人公薰子,她雖然只是一個底層的舞女,可是身上那純潔質樸的品質,就像沒有經過世俗汙染的一泓清泉,盪滌著每個人的心靈。
其實每個人的天性裡都有一顆純淨美好的初心,只是大多數人隨著歲月的流逝,會在不知不覺中蒙上世俗的灰塵。始終擁有一顆不含雜質的潔淨之心,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和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本片所要給我們展示的極致之美。
影片中兩個人的初戀雖然沒有完美的結局,可是透過這一段難忘的旅行,內心孤獨的年輕人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美好的情感,使原本悲傷陰鬱的心變得溫暖明亮起來,並學會了主動幫助別人和自然大方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初戀是什麼?有人說,初戀是一枝無果的花,一枚無因的朵。它就像枝頭上初綻的新芽,迎著早春的第一縷Sunny。只可惜,在嚴酷的現實面前,這顆嫩芽很容易夭折。
儘管如此,真正的愛情依然是美好的,也是千百年來文藝作品中永恆的話題,因為它純粹而不含任何雜念,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境界,值得我們為之嚮往和追求。
也許,當兩顆心互相碰撞之時,產生的火花曾經照亮了彼此的心靈,讓雙方看到人性中的美好和人生的希望,在漫長的一生中,哪怕只是一個剎那也就足夠了。
縱使情深緣淺,我也不後悔愛過你
八月末的伊豆半島,暑氣漸消,重巒疊翠。綿延的天城山猶如展開的一幅幅絕美的畫卷,美不勝收。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一個心中氤氳著淡淡哀愁的19歲少年,他頭戴學生帽,身著藏青色碎白花紋的衣服和裙褲,肩上挎著書包,腳穿著髙齒木屐,趁著暑期開學前獨自去伊豆旅行。
而此時的他,無心欣賞沿途上旖旎的風光,只為急急地追趕心中暗戀著的那個舞女。
正在這時,一場大雨恰到好處地襲來,少年索性奔跑了起來,爬上山坡,衝進山巔上的一座小茶館裡避雨。抬頭看時,內心像小鹿亂撞般狂喜,因為一切恰如他心中所料,那個可愛的小舞女和那一行江湖藝人們也正在裡面避雨。
影片《伊豆的舞女》就是以這樣引人入勝的開頭拉開了序幕。
電影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三浦友和飾)——一個早早失去雙親的19歲少年,在即將進入東京的高等學校學習前夕,為排遣心中不可言狀的憂鬱和煩悶,獨自來到伊豆旅行。
在旅行中,他邂逅了一家江湖藝人,並和其中純潔可愛的女主角薰子,產生了短暫而又悽美的愛情故事。
這部影片一如過去的日本情感電影,情節雖然平淡無奇,卻深深地打動著每個人的心。
影片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女主人公薰子(山口百惠飾)的美。一開始,少年就被她那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
她看起來約莫十七歲左右,穿著和服,腳踩木屐,手裡打著竹板,曼妙的身子配合著三絃有節拍地舞動著。
舞女有著豐盈漆黑的頭髮,五官精緻的鵝蛋臉上梳著古典而協調的大發髻,眼角處塗著古色的胭脂紅,她明眸皓齒,是個笑起來像花一樣燦爛的女孩。
除了外形和舞姿的美,更吸引人的是她的性情之美,那是日本傳統女性所特有的柔順和嬌媚。
看見進來避雨的少年,小舞女默默地把自己的座墊翻轉過來放在他的旁邊,而他為了掩飾內心的羞澀和慌亂,連忙掏出香菸抽了起來,此時她又不失時機地把菸灰缸推到了他的面前。
在無聲的交流之中,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兩顆年輕的心之間悄悄地萌動。
少年得知小舞女叫薰子,十四歲,還是個天真懵懂的花季少女。在結伴同行的旅途中,在伊豆那美麗而悽楚的山水之間,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就這樣一見鍾情,產生了美好而又青澀的初戀。
他們之間的戀情是美的,只因為它的純潔、含蓄和羞澀,而妙在彼此間又是心有靈犀和心照不宣。
薰子在旅途中處處流露出來的天真無邪和聰明美麗,以及對少年不加掩飾的好感,讓他魂牽夢縈,他的心情如同伊豆初秋的天空,變得開朗明淨起來。
其中有一個情節是薰子幫他去路邊拿竹竿當柺杖。只見穿著木屐,背上揹著鼓的薰子,從路邊抽出一根粗大的竹竿,追上來徑直遞給少年。
哥哥見狀忙制止她說不可以,被發現了會捱罵的。於是她只好急匆匆地放回原處,不一會兒又拿了一根只有中指粗的竹竿追上來,然後一屁股跌坐在路邊的草叢上,一邊開心地喘著粗氣。
看著她那憨態可掬的模樣,他們不禁哈哈地笑了起來。
在旅館裡,少年為薰子讀書,兩人一同下圍棋。每當那時,他總是神思恍惚,有意無意地偷看著薰子和她那烏黑的髮髻。只見她的大眼睛嬌媚地閃動著,雙眼皮的線條優美得無以復加,臉上全神貫注的樣子,十分惹人憐愛。
他們之間就這麼心心相印地互相吸引著。
在當時的日本社會,江湖藝人的身份十分低下,女藝人雖然只賣藝不賣身,但也常常會遭到流氓的糾纏。一想到可愛的薰子也有可能遭此厄運,少年就寢食難安,牽腸掛肚。
夜深了,隔壁傳來的陣陣擊鼓聲也在敲擊著少年的心,他知道他們還在為客人表演歌舞,少年輾轉反側,夜不成寐。
可是,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處境之下,由於身份的迥異,少年不得不和他們保持一份距離,但他無法抗拒內心愛的衝動,時時想靠近她,保護她。這是他的情感糾結之處,也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矛盾衝突之所在。
對於他們之間的身份差異,有著最清醒認識的莫過於藝人們中年紀最大的那個,就是薰子哥哥的丈母孃。
這對少男少女的情思全部被她看在了眼裡,當薰子滿心歡喜地和少年約好晚上單獨出去看電影時,她無情地制止了燻子。失望的薰子難過地跑下樓去,她無法理解老人的這種做法。
作為一個過來人,這個媽媽心裡清楚,他們之間沒有相愛的權利,與其長痛不如短痛。惆悵失落的少年只好以快要開學為由,提前結束了旅行。
離別那天的清晨,霧靄沉沉,薰子悄悄地跟在哥哥的後面趕來為他送行。只見她蹲在碼頭,強忍住眼淚,低著頭一言不發,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少年如鯁在喉,想和她說聲再見,可是直到船隻啟航了,薰子依舊緊閉雙唇,臉向一邊凝視。
當船駛離了碼頭以後,依依不捨的少年一直站在甲板上。忽然他欣喜地發現,她似乎在朝他這邊開始揮動白色的東西,激動的少年於是用力地揮舞著雙手迴應她,一直到看不見為止。
躺在船艙裡,少年任憑眼淚撲簌簌地流下,內心彷彿交織著一種莫名的悲傷和甜蜜。也許離別是這段戀情最好的結局,雖然不能彼此擁有,卻早已將對方珍藏心底。
《伊豆的舞女》是根據川端康成早期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影片表現的少男少女之間那種朦朧、純真的情感,在物慾橫流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不僅給人一份清新脫俗之感,也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空靈唯美的世界。
尤其是女主人公薰子,她雖然只是一個底層的舞女,可是身上那純潔質樸的品質,就像沒有經過世俗汙染的一泓清泉,盪滌著每個人的心靈。
其實每個人的天性裡都有一顆純淨美好的初心,只是大多數人隨著歲月的流逝,會在不知不覺中蒙上世俗的灰塵。始終擁有一顆不含雜質的潔淨之心,是人類的最高理想和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本片所要給我們展示的極致之美。
影片中兩個人的初戀雖然沒有完美的結局,可是透過這一段難忘的旅行,內心孤獨的年輕人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美好的情感,使原本悲傷陰鬱的心變得溫暖明亮起來,並學會了主動幫助別人和自然大方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初戀是什麼?有人說,初戀是一枝無果的花,一枚無因的朵。它就像枝頭上初綻的新芽,迎著早春的第一縷Sunny。只可惜,在嚴酷的現實面前,這顆嫩芽很容易夭折。
儘管如此,真正的愛情依然是美好的,也是千百年來文藝作品中永恆的話題,因為它純粹而不含任何雜念,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境界,值得我們為之嚮往和追求。
也許,當兩顆心互相碰撞之時,產生的火花曾經照亮了彼此的心靈,讓雙方看到人性中的美好和人生的希望,在漫長的一生中,哪怕只是一個剎那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