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也許能解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10
回覆列表
  • 1 # 拾點左右

    卵生 -> 卵胎生 -> 卵殼退化 -> 演化出起固定作用的胎盤 -> 演化出可以和母體交換物質的胎盤

    生物界有很多類別的生殖方式,主要分為如下幾類。

    一、無性生殖:凡不涉及性別、沒有配子(精子和卵)參與、沒有受精過程的生殖都稱為無性生殖。  (一)裂殖:單細胞生物,如細菌、草履蟲、變形蟲、眼蟲、瘧原蟲等。 (二)出芽:酵母菌、水螅。(三)孢子生殖:真菌和藻類能產生大量孢子。  (四)動物的再生作用:原生動物再生能力很強,如纖毛蟲,只要有核,便可再生。  腔腸動物和渦蟲的再生能力從前到後遞減。  蚯蚓頭部再生能力比後部體節強,如果摘除腹神經,便失去再生能力。  海星、海參等的再生能力也很強。切碎的海星,只要有一部分中央盤,就能再生完整的海星。  脊椎動物的再生作用:例子很多,如手指破了,不用創可貼也會很快癒合,但其再生作用只限於修修補補,而不能產生新的生物個體。

    二、有性生殖  (一)同配生殖:2個配子的大小、形態完全相同,但生理上已有雌雄的分化,有鞭毛或纖毛,能運動。如衣藻。  (二)異配生殖:2個配子大小不同,但形態相同,都有鞭毛,能運動。如實球藻。  (三)卵式生殖:卵子大、富含營養物質,但不能運動;精子小,含營養物質很少,但運動能力強。  (四)雌雄同體:有性生殖Þ雌雄配子Þ兩性分化,生物體不一定都分為雌性個體和雄性個體。許多生物是雌雄同體,如植物的雌雄同株、兩性花、雜性花,多為異花傳粉;無脊椎動物的大多數寄生蟲(絛蟲)、蚯蚓、蛤、蚌等雌雄同體,大多為異體受精,其精巢先成熟,釋放精子後退化,卵巢成熟晚,產卵;脊椎動物大多為雌雄異體。  (五)孤雌生殖:很多無脊椎動物,如輪蟲、甲殼類、某些昆蟲等的卵不經受精即可發育為成蟲的生殖方式。①輪蟲:秋末有雄蟲出現,以厚殼受精卵過冬。②蚜蟲:環境惡化時,精、卵結合。我主要講一下動植物生殖方式的進化。動物與植物的生殖方式從無性到有性生殖,其歷程長達數億年。但是動植物生殖方式進化方向卻不同,高等植物是是雌雄同體,高等動物卻是雌雄異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任何物種的特有的生殖方式都是為了適應環境、繁衍最多的後代。動物可以遷移,而植物不能移動,所以各自選擇了有利於自己繁衍後代的生殖方式。第二,無論雌雄同體還是雌雄異體,肯定都是適應了自然選擇的結果。

    動物生殖方式的進化。

    動物的出現要遠遠晚於植物,因為動物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以植物為食的。

    根據化石來判斷,最古老的動物應該是無頜類動物。包括腔腸動物、苔蘚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半脊索動物、脊索動物和牙形石。這些門類的動物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但它們比較低階,雌雄同體。

    因為他們的活動範圍比較小,行動緩慢,所以這樣的生殖方式更有利於他們種群的繁衍。比如現在還存在的蝸牛、蚯蚓和水蛭等,都是雌雄同體。奧陶紀(距今約4.9億年至4.38億年)是菊石、鸚鵡螺和三葉蟲的時代,和三大門類的動物十分興盛,幾乎遍佈世界海洋。這麼多的個體,生殖方式也很特別,有利於生物的發展。這時的動物生殖方式已經從無性進化為有性。他們雌雄同體,只要是兩個個體之間就可以交配,沒有性別的障礙,為後代的繁殖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和基礎。

    泥盆紀(距今約4.1億年至3.54億年)是魚類的時代。這一時期,魚類極度繁盛,幾乎佔據了所有的海洋和河流湖泊。此時魚類已經是雌雄異體,但少數種類的魚類性別可以轉換,這都是為了種群能夠繁衍壯大。魚類是天生的弱者,成活率很低。為了後代能夠存活,他們只有繁殖儘量多的後代以提高後代成活的數量,比如一條鯉魚一次能夠產生三千萬顆魚卵,但是能夠存活下來成為成熟體的不到三十條,所以成活率很低。

    泥盆紀晚期已經出現了兩棲類動物,陸生生物大發展。但是兩棲動物的卵還是排在水裡,他們的生殖仍離不開水。

    石炭紀(距今約3.54億年至2.95億年)兩棲類大發展,筆石滅絕,晚期出現了爬行類。原始爬行類的出現,從而使動物界擺脫了對水體的完全依賴,真正完成了征服大陸的歷史過程。

    而爬行類的生殖方式進化的更加適合陸地生活——出現了羊膜卵。羊膜卵外面有一層較厚的石灰質外殼,能夠防禦損傷和減少卵內水分的蒸發以及阻遏細菌對卵的侵害。卵殼上有許多細小的小孔,可以讓氧氣滲入和二氧化碳排出,保證了胚胎在發育過程中能夠進行正常的氣體代謝;卵中具有一個很大的卵黃,供應胚胎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當胚胎髮育到一定階段後,圍繞著胚胎會逐漸形成羊膜,羊膜圍成一個腔,充滿羊水,胚胎就在相對穩定、特殊的水環境中完成各階段的發育,就可以在陸地上孵化出下一代動物。羊膜卵的出現為脊椎動物登陸生活和繁殖後代創造了必須的條件,是動物進化史上中的一件大事,是脊椎動物征服陸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科學界關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了標準的答案:先有蛋後有雞。在雞出現之前,孕育它的那個蛋中已經有了它的基因,而這些基因源於基因突變。而蛋的母親並不是雞,而是其他的生物,或者說沒有進化成為雞。關於生物種類的劃分,是否能夠自由交配產生下一代是一個重要依據,但是既然能夠產下蛋來並且可以孵化成為雞,那麼這隻雞與產生蛋的生物應該是同一種生物,那麼產生蛋的那個生物就是雞了。這個生物與雞的種類界限很模糊。

    侏羅紀(距今約2.05億年至1.37億年)被稱為 “裸子植物的時代”、“爬行類時代”和“菊石的時代”。這一時代爬行類十分繁盛,佔據了海洋、陸地和天空,在陸地上佔據優勢地位長達1.2億年之久。

    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前,發生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特大災難,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滅絕了,宣告著恐龍時代的結束。新生代出現了鳥類和哺乳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祖先都是爬行類,生殖方式更加高明。鳥類產的卵具有堅硬的外殼,可以更好保護胚胎,而哺乳動物則直接將幼崽生出來進行哺乳。

    胎生與卵生,各有優缺點,都適合與自身種類的生存條件。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他們把一個巨大的卵細胞產下,其成活率要遠遠高於產下幼崽;而哺乳動物,胎生的成活率會比較高。但是缺點是一次生存的個體少,孕育週期比較長,如大象,懷孕週期達到20個月;種群數量增長緩慢,遠遠低於魚類等動物。但是基數大了以後,哺乳動物的繁殖速度是驚人的,如十九世紀澳洲的兔子在二十年的時間由最初的幾對繁衍了幾十代、達到數億隻。

    鳥類和哺乳動物以植物為食,直接或者間接為植物進行授粉,為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礎。動植物互惠互利,各自的種群都會強盛。

    總結:數億年的時間,動植物的生殖方式由無性到有性,生殖方式由低等到高等,從而進化到現在數百萬種的生物,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系統,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自然選擇會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而動植物生殖方式也會適應環境的變化,變得更加有益於自身種類的強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羔羊開口料和羔羊料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