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歌49

    也可以這麼認為文明一般用來描述一段歷史裡的人類對社會及自然的認知度,而文化一般用來描述某個人對社會及自然理解程度。

    如只針對某人用文明和文化來描述。那麼就存在很大差別,說某人有文化:是某學科博士,是某工程院院士,是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等等具有專業知識描述;說某人比較文明:就會說此人胸懷大度、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與世無爭、聖人風度等等具有道德涵養的描述。

    而往往一個有文明的人也是有文化的人,比如老子、孔子都是文明程度高於文化程度的人,也就是高於神、仙頭銜的聖人。

    而一個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文明。比如成吉思汗對於指揮鐵騎兵作戰的知識可謂很有造詣,也就是有軍事文化,但是成吉思汗道德就很差,看見大鵰這種鳥就射下來,看見大宋良家婦女就強搶。成吉思汗是很不文明的人,只是有軍事文化的人。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魯迅對漢字簡化方案的態度,他也是一個有所爭議的人。文化高的離譜,甚至提出漢字已不適應華人使用,要滅了漢字即“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對於某些已經掌握“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的人來說,這種提出滅繁體漢字,提倡“簡化”代替的行為比扒了他的祖墳還難受,他就認為魯迅不符合中華文明。而從發展眼光來看,魯迅的提法確實高明。

    比如現在國際通用語言就是英語,計算機程式語言就是英語。

    而人類想與宇宙天體交流,連數學語言也不行了,更別提漢字了,假如你向月亮問句中文“你是太陽嗎?”,月亮不會給你任何答案,而只有用一系列的震盪波敲擊月亮,才知道月亮內部是空心的,裡面有嫦娥住。用一系列量子波探測太陽,才知道太陽進行著“核聚變”釋放能量。

    現在人類理解太陽系的大部分天體,可以認為人類具有太陽系的文明,因為目前還沒發現太陽系內有高於人類文明的其他物種或外星人。

  • 2 # 三元智慧

    個人認為文明與文化的區別主要從意思、出處、側重點三個方面去區分即可。

    首先,文明與文化所表述的範疇不同。

    文明的內涵及表徵

    文明就是社會關係與次序的構建。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在考古界,文明具有最基本的明顯的特徵:文字、工具、城邦、信仰,後來把家庭、國家、法律等要素也歸為文明的集合。

    文明受時間和地域上的分佈不均勻的影響,後來泛指是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如西方文明、東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明等四大文明,以及由多個文明交匯融合形成的俄羅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東南亞文明。因此,文明具有西方精神色彩的內容,同時,文明具有光明、有文采的意識。

    文化的內涵及表徵

    文化就是社會財富及其人類生活的綜合表現。文化是人類社會的一切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是人類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活動內容,包括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

    人類文化內容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範,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精神圖騰等等

    “我們把脫離大腦的感覺、思維、意識、觀念,向主觀、理性、真理,一級一級的私湍增量,稱為文化。”這個是比較狹義的定義,雖然不可取,但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考古學界,“文化”屬於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佈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等。 而我們經常所說的文化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其次文明與文化所有的出處不同

    《文心雕龍》“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認為萬物自有天地之道,人能夠靠自己的內心去感知這個世界。當內心有所感悟的時候就想表達,於是有了語言。當語言有了之後,文字、文章也就出現了。所以“文明”可以表示為人類對於外界感知的一種沉積,或為具體的,或為抽象的。魯迅《準風月談·抄靶子》“中國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國度。”

    “文化”是中國語言系統中古已有之的詞彙。

    “文”的本義是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易·繫辭下》載:“物相雜,故曰文。”《禮記·樂記》稱:“五色成文而不亂。”《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

    “化”的本義為改易、生成、造化。如《莊子·逍遙遊》:“化而為鳥,其名曰鵬”。《易·繫辭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黃帝內經·素問》:“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文”與“化”並聯使用較早見之於戰國末年的《易·賁卦·象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漢以後,“文”與“化”方合成一個整詞,如“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說苑·指武》。“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選·補之詩》。這裡的“文化”,或與天造地設的自然對舉,或與無教化的“質樸”、“野蠻”對舉。

    因此,在漢語系統中,“文化”的本義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本屬精神領域之範疇。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不相信漢朝對待匈奴的誠意,看不起長安文化。”

    文明與文化所表述的側重點不同

    文明指物質文化,文化指精神文化和社會文化。文化是文明的基礎,文明是文化的昇華。

    考察一種文化是否已經過渡至文明階段,國際公認有幾個標準:一是城市的建立;二是文字的產生;三是獨特、發達的禮儀文化;四是人造金屬器的存在,即有一定的金屬冶煉技術。四個基本特徵中城市的產生是最為重要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滿足後三者中的其二便可基本確認為一種人類文明。

  • 3 # MrsB

    對於題主的問題很有興趣,或者是本小姑娘喜歡的那種問題。再給定的前提假設範圍中回答,是很重要的。

    對於問題的回答不如咬文嚼字一般,慢慢咀嚼。首先提幾個問題在進行慢慢回答。什麼是歷史學範疇?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區別要點是什麼?

    歷史學的範疇是歷史學時間,歷史學結構,歷史學一般規律等。那麼在這個前提下,選取歷史學時間這個一般長度單位進行衡量。對於文化,文明咬文嚼字一番,在時間長河中,文或者說文字起到一個無與倫比的載體作用,一是讓人這個生物去明,明白瞭解物質與精神,其中哲學,數學,科學等等; 二是讓人這種區別於猴子的化,教化下一代,我們要區別於別的物種,我們不是猴子,尋求作為人這個物種的意義與價值。所以綜上而知,在時間長河中,載著文這艘小船不斷探明前路以及傳承教化後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二下學期,數學呈直線下降,到初三進步空間大嗎?